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侯乙漆木器上文字均为刀刻,其书法艺术风格和字体结构没有金文那样俊美,文字特点也不是那么圆润流畅,但其笔画劲挺,意蕴深邃,从书法的形体看似为另类。曾侯乙漆器书法艺术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漆与木是分不开的,战国时期的漆木器飞速发展,漆木制品则与礼乐器、兵器、车马器、葬具、家具、生活用品有着密切的联系,曾侯乙墓堪称漆木器艺术地下宝库。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举世无双的曾侯乙编钟出土20周年,1998年5月20日至22日,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和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98中国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白俄罗斯的30余位学者、专家,还有20多位来自武汉的青年学子列席旁听了会议。代表们欢聚在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随州,大家满怀激情回顾和总结了20年来曾侯乙编钟研究在各个领域里所取得成果,并对曾侯乙编钟的文化内涵、乐理乐律、仿真复制、演奏技巧及开发利用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本次研讨会提交论文及代表发言的主要观点综述如…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世界第八大奇迹曾侯乙编钟出土20周年,由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博物馆、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98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研讨会,于5月21日至22日在湖北省随州召开。国内50多名历史学者、考古、音乐专家以及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家、歌唱家参加了研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音乐考古协会主席希特曼女士向研讨会发来了贺电。这次研讨会是继1988年第一次曾侯乙编钟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又一次学术盛会。研讨会围绕“拓展编钟文化的内涵,加快随州名城建设”这一主题,深人探讨了编钟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内在的统一性,编钟文化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李园园  李南杰 《世纪行》2013,(12):40-41
荆楚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博大精深,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马山战国丝织品、战国秦汉漆器等文物都是举世闻名的珍品。湖北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5.
亡志之音     
《说文》:志者,心之所之也.用白话说.就是心中的奋斗目标,个人的理想信念。以“亡志之音”为题,实是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6.
腐败之风与西晋短期而亡华东师大教授刘精诚西晋(265-316)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一个统一王朝,但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它从建立到灭亡共52年,而从统一全国(公元280年)到灭亡则仅36年。西晋为什么短期而亡?一般史家总归结为晋初实行分封和宗王出镇,...  相似文献   

7.
<正> 曾侯乙编钟与楚文化到底有什么关系?它在楚文化中到底应占有何等地位?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必要进一步弄清楚。自曾侯乙墓发掘以来,“曾国之谜”引起了不少学者极大的兴趣。在学术讨论中,有不少人认为出土文物上的金文曾国,就是文献中的随国,而随国到春秋中期,便沦为楚国的附庸。如果这个论断无误,那么,作为附庸的曾国,其编钟成果当然应是楚文化的一部分了。这种看法,权且称之为附庸说。  相似文献   

8.
喻遂生 《思想战线》2003,29(6):130-132
“亡其”是古汉语中的一个选择连词,但并不是所有的“亡其”都用作连词。连词“亡其”和副词“亡” 有明显的渊源关系,这对研究从甲骨文金文到秦汉典籍“亡”、“无”动词、副词用法的消长交替和流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孔令广 《传承》2008,(16):78-79
"得士则强,失士则亡"的战国法则对汉中央统治者应该说有影响,但是在汉初,士阶层选择的更多的效忠对象是诸侯王,而非汉中央政府。本文试图对这个原因作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得士则强,失士则亡"的战国法则对汉中央统治者应该说有影响,但是在汉初,士阶层选择的更多的效忠对象是诸侯王,而非汉中央政府.本文试图对这个原因作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