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征路上,在陕北窑洞,周恩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留着长胡须。是因为没有时间刮吗?诚然,时间对于当时担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来讲是极其宝贵的,但周恩来留长须却另有原因。1927年,蒋介石在叛变革命时对周恩来说:“在黄埔时,我是校长,你是政治部主任。现在,我是总司令,你还是来当政治部主任吧!”周恩来立即说:“我劝你还是跟革命走吧!假如你把我抓住了杀我的头,我跟共产党走的意志还是不会变。你要靠国民党发家,如果我们把你抓住了,我就把胡子刮掉!”从那以后,周恩来一直留着长须。有人不知其缘由,…  相似文献   

2.
黄瑶 《党史博览》2008,(3):18-22
周恩来与罗瑞卿在红军时期相识,西安事变后又都去了西安/到西安后,周恩来剃掉了留了多年的胡须,罗瑞卿也剪去他那一头披肩发周恩来和罗瑞卿的交往在20世纪60年代最为频繁,而他们的相识则在红军时期。罗瑞卿早就听说过周恩来的名字。1926年,罗瑞卿考进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黄埔军校的分校。但是,当罗瑞卿进入武汉分校时,周恩来早已离开黄埔军校,到上海酝酿、组织上海的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8月,周恩来来到武汉,但罗瑞卿已随分校学员编入叶挺指挥的中央独立师,去参加讨伐夏斗寅和西征杨森的战斗,未能见到周恩来。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志向远大,立志献身於祖国的解放事业。但是他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前,思想上有过许多曲折。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所崇拜、引以为楷模的人物。从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代写的文章和留日时的日记来看,周恩来所崇拜的人物是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家梁启超。梁启超出生于1873年,1896年23岁时在上海主编《时务报》,以通俗易懂的文笔介绍西方近代国家的社会制度、思想而名噪一时。1898年周恩来出生,正值梁启超协助康有为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自当往日本。在日本长期的流亡生活中,梁启超在《清议报》…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广东云浮市已故女教师范桂霞曾扮成周恩来的夫人,掩护周恩来留港养病,留下一段感人的故事。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在随军南下的过程中,周恩来患上了恶性疟疾,在中共潮汕特委委员、汕头地委书记杨石魂的掩护下,与聂荣臻  相似文献   

5.
李海文 《党史博览》2012,(10):18-22
博古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因飞机失事遇难。在21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0年的时间是和周恩来共事。博古和周恩来的关系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第二阶段,博古是周恩来的领导。第三阶段.周恩来与博古是并肩作战的战友。第四阶段.周恩来是博古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姚远 《世纪风采》2006,(11):4-9
老父乍逝,痛哭尽孝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重庆住的时间长,生活相对比较稳定,因此周恩来的父亲周劭纲和邓颖超的母亲先后来此居住。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近半个世纪漫长的岁月里,可能没有人知道他们握过多少次手。然而,在摄影记者杜修贤的镜头里却留着他们最后一次握手的瞬间。1974年,周恩来的病情已恶化,身体明显消瘦。可是,周恩来作为—位政治家,十分清楚自己在中国政局中处于何等重要的位置。他拖着重病之躯,夜以继日地忙碌着。这一年5月25日这天,周恩来把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引进毛泽东的书房,把陪见的人一个一个地介绍给毛泽东相识握手。而他自己则和以往一样,默默地站立在摄影镜头之外。毛泽东与希思一见如故,两个人无拘无束地聊了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一个多小…  相似文献   

8.
罗瑞卿应当说是在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同周恩来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位。他们的交往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但是他们相识则要追溯到红军时期。1931年底,周恩来化装成富豪,留着满脸大胡子,进入中央苏区。红军中的指战员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胡公”。罗瑞卿早就听说过周恩来的名字。他于1927年初进入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黄埔军校的分校。他知道周恩来正是黄埔军校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留"美髯"是其在革命斗争中改变和隐蔽自己面貌特征的重要手段。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传》中提到,周恩来是敌人抓捕和暗杀的主要目标,特别是认识他的人很多,因此"他通常装扮成商人,后来又留起了大胡子,所以党内许多人叫他‘胡公’。"西安事变具备秘密战线的所有特征,周恩来的"美髯"也是一条重要线索,反映了周恩来刚到西安的活动,也折射出当时共产党与张学良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伟人周恩来生前自己填的表格上,都是192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比他实际入党时间要少一年半。周恩来到底是怎么人党的?他为什么要少报党龄呢?现在改过来了吗?把这个历史事实澄清于广大读者,足以见证周恩来的一贯谨慎和谦虚。  相似文献   

11.
1947年3月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后,根据解放战争的需要,中央政治局三月清涧会议决定:以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任弼时组成中央前委,留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丁委到晋察冀边区的平山县西柏坡一带驻守,  相似文献   

12.
冷月 《党史文苑》2002,(3):9-13
周恩来对祖国、对人民有着强烈、执著、深厚的感情。在处理同志、战友、夫妻关系方面,值得称颂。下面整理的是几则真实故事。为“金属块事件”赔礼道歉周恩来从飞机上拍电报给“楼外楼”周恩来到杭州,只要时间允许,总要忙里偷闲到“楼外楼”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安排客人到“楼外楼”吃饭。1957年三四月间,草绿春深,大雁南归。周恩来、贺龙陪同外宾到杭州,在“楼外楼”举行宴会。菜肴上过“叫花童鸡”、“葵花迎宾”后,又上来了周恩来很喜欢的“双味脆梅”,周恩来照例站了起来,给在座的中外宾客一一夹菜,然后自己夹了一块慢慢…  相似文献   

13.
李恩和 《世纪风采》2011,(10):9-11,17
青年时代的周恩来曾多方探求救国救民道路。他的留法经历已广为人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在五四运动前夕,他还曾白天津东渡日本学习约1年半时间。日本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夕,与会代表都得填写登记表。周恩来填写的表格上是:1922年夏,经巾共中央批准为中共党员。其介绍人为张申府、刘清扬。他的这个入党时间在他生前一直被认定而不存疑问。但是后来周恩来的入党时间被改掉了.被重新确定为1921年。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夕,与会代表都得填写登记表。周恩来自己填写的表格上是:1922年夏,经中共中央批准为中共党员。其介绍人为张申府、刘清扬。他的这个入党时间在他生前也就一直被认定而不存疑问。但是后来周恩来的入党时间被改掉了,被重新确定为1921年。一个党员的入党时间为什么会存在“波动”呢?  相似文献   

16.
赵赓 《世纪风采》2009,(10):25-27
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在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行列中,有一位身穿长衫、面留长须的长者,他就是张澜先生。据说,在开国大典之前,大典筹委会主任周恩来曾特批专款给张澜先生,让他置办服装。而张澜先生却以不愿耗费公款而谢绝这笔款项,仍穿着平生穿惯了的长衫,与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并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盛典。  相似文献   

17.
陈国民  华烨军 《湘潮》2006,(8):51-52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无题七绝,是周恩来1917年9月东渡日本留学前写就初稿,1919年3月回国前书赠留日同学张鸿诰的。周恩来书赠张鸿诰的七绝手迹现保存在国家博物馆。手迹为横幅,诗的左侧跋语云“:右诗乃吾十九岁东渡时所作,浪荡年余,忽又以落第返国图他兴,整装待发,行别诸友,轮扉兄以旧游邀来共酌,并伴以子鱼、慕天,醉罢书此,留为再别纪念兼志吾意志不坚之过以自督耳。”手迹上尚有3枚闲章(为后来张鸿诰所加),诗前1枚,跋尾2枚。张鸿诰是吉林长春人,生于1897年,长周恩来一岁。张鸿诰和周恩来是…  相似文献   

18.
正周恩来十分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也曾留过胡须,有"美髯公"之雅号。在日常生活中,理发、刮胡是他常常要做的事,因而也留下许多这方面的故事。留不留胡子视斗争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恩来在上海领导地下斗争时,常常利用自己胡子的变化和敌人周旋。在严酷的斗争环境里,周恩来的住地经常变换,租住的地方都是亲自挑选。一般是在租界的贫民窟,房子上、下两层,有前  相似文献   

19.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张普通的学校食堂伙食费收据,是周恩来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又一佐证。那是1966年的夏天,“文革”风暴席卷全国。那年的7月,周恩来先后五次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看大字报和听红卫兵们的辩论。据周恩来生前秘书、时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任教务长的李越然和当时陪同周恩来去该校的现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高振普等同志回忆,周恩来每次都是早早地去,先默默地看学生们写的大字报;辩论会开始后,他就和师生们在一起,坐在自己带去的坐具马扎上,听红卫兵漫无边际的发言。7月28日那天,由于红卫兵们辩论的时间比较长,本来…  相似文献   

20.
《党史纵览》2010,(3):55-55
周恩来和邓颖超入党时间不同,地点各异,也不在一个地方工作,谁也不知道对方在什么时候入党的。两人早年在通信中也从来没提过党的纪律不许说的事.各自守口如瓶。直到周恩来从欧洲回到国内.经过组织的沟通.他们彼此才知道对方是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