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浒》中的公孙胜是一个道教信徒,他三次从二仙山下来,参与水泊梁山的事业,他不为名利。他的出现在《水浒》一书的人物构成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通过他的进进出出,把许多水浒英雄一个个引出来,最终形成108人的英雄团体。  相似文献   

2.
50年代,由于七十回本《水浒》的出版,曾经引起了(盛况远远超过30年代胡适《水浒考证》)一场评论热潮。参加讨论的有茅盾、聂绀弩、王利器、张友鸾等学者(详见《水浒研究论文集》和聂著《水浒五论》)。其中有个争议较大的问题,那就是“《水浒》是不是一部有机的长篇结构”?以茅公、聂绀弩为一方认为,全书不是有机的长篇结构,而是在都市说话人基础上的中短篇的缀合;另一方则认为《水浒》尽管残留着说话时朴素的章回形式,个别章节还有个别英雄的传记特色,但就长篇结构来讲,它仍是一部有机结构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 奇书,《三国演义》是一部兵 法大全的话,那么,《水浒》无疑称得是上一部用人宝典。纵观《水浒》用人的宝贵之处,可概括一个“巧”。梁山一百零八人,个个是人才,但又非全才,但却一个个被用得“活龙活现”。如“神行太保”专事送信、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4.
牧惠 《瞭望》1992,(34)
《水》学中有“两种《水浒》、两个宋江”说,称七十一回本《水浒》的宋江是“打着红旗的造反英雄”,而百回(或百二十回)本《水浒》的宋江则是“叛徒、特务、战犯‘三合一’的奇丑”。金圣叹砍掉后几十回竟化腐朽为神奇至此,可谓点铁成金之魔术师。此论之伟大,自不待言。本歪批望尘莫及,只配拾其余唾,创“一本《水浒》、两个宋江”说。老牧以为,七十一回本也好,百回本也好,百二十回本也好,虽小异实大同,都写的一身而二任焉的宋江。  相似文献   

5.
编余琐记     
韩羽寄来一组漫画,共计八幅。画风是他独有的;见地也是他独具的。既曰“漫画”,当然不是“写真”,似不必费心去查找出于《水浒》的哪一回,哪一节。读画嚼文,或可破颜一笑,因为其间确蕴含着一些生。  相似文献   

6.
刘洪伟 《侨园》2015,(Z1):95
历史上,毛泽东酷爱《红楼梦》是出了名的。何以见得?请看以下几件事——他经常谈及《红楼梦》可以说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就爱上了《红楼梦》。毛岸青、邵华合著的《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一文中说:"《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爸爸在少年时代就看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毛泽东不但喜欢读《红楼梦》,而且有较高深的认识。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向贺子珍谈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的读书评语中,《水浒》是一部政治小说。而毛泽东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本书。  相似文献   

8.
你问我,《红楼梦》里的个别人物例如龄官,可否从原作中独立出来,另立新篇。我看是可以的。但这种自由的再创造活动也有不自由的一面:既不应受原作具体情节的拘束,又要符合原作人物的性格与相互关系的规定性。评书巨子王少堂说《水浒》,显著长处在于对原作实者虚之,特别是虚者实之。说书的记录本《武松》,比原作《水浒》有关篇幅扩大得多,甚  相似文献   

9.
《三国》、《水浒》、《西游》、《红楼》,被称为四大古典文学名著。这四大是如何评选的,我不知道,在我看来,至少《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比之"四大"是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然而,近些年这些名著被频频  相似文献   

10.
在毛泽东的读书评语中,《水浒》是一部政治小说。而毛泽东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本书。1936年,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说:  相似文献   

11.
谢狱 《瞭望》1988,(31)
陈洪绶(1598——1652),字 章侯,别名老莲。明末浙江诸暨 人,擅人物画,所作《水浒叶子》,绘梁山泊人物绣像栩栩如生,颇有个性。他为人豪爽,当年画《水浒》40人,是为赈济孔嘉八口之贫。作画时张岱亦在座。张岱说:“古貌、古服、古兜鍪、古铠胄、古器械,章侯自写其所学所问而已耳,而辄呼之曰宋江,曰吴用,而宋江、吴用亦无不应者,以英雄忠义之气,郁郁芊芊,积于笔墨间也。”(见《陶庵梦忆》)张岱自视甚高,却颇看重老莲,说他“才足掞天,笔能泣鬼”,“力开画苑,遂能目无古人。”这些赞誉非一般的捧场话。看来陈老莲虽是文人,却颇有江湖艺人的侠气,因此他的言行震撼了书香世家出身的张陶庵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宋朝市场繁荣、商业发达,国库充盈,是个军事赢弱和经济活跃不对称的跛脚鸭。看过《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路》的人对大宋首都之繁华大约有些简略认识,即使是小说家所言的《水浒》,  相似文献   

13.
一勺 《瞭望》1990,(37)
郑振铎盛赞明代中叶以迄明末,是古代中国版画史的黄金时代。现在能够见到的古籍插画,大都是这个时代的,不仅绘画艺术极为精工,雕刻功夫也颇细致,如仇英为《列女传》所作的插画,唐寅的《西厢图》,陈老莲的《离骚图》以及《水浒叶子》,均是这一时期传世的珍品。  相似文献   

14.
牧惠 《瞭望》1992,(32)
由于其人不可能见到马克思又不那么服帖孔圣人,甚至可以说是调皮捣蛋,金圣叹这个人,封建文人骂他“左”(旁门左道之左),马克思主义者批他右(站在封建主义立场),左右不是人。他斩掉《水浒》尾巴,添上卢俊义惊噩梦,也成了反动的罪证。其实,同全本的尾巴宋徽宗一梦比,金圣叹所写这一梦,要合理得多。  相似文献   

15.
姚一鸣 《民主》2014,(7):43-45
<正>从旧书网上觅得的十几册民国杂志《开明少年》,1948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开明少年》的前身是《新少年》杂志,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开明少年》。杂志不仅有不少有关青少年教育的精彩文章,而且封底的图书广告充满书香韵味。如在"开明书店印行洁本《红楼梦》(茅盾叙订)、《水浒》(宋云彬叙订)、《三国演义》(周振甫叙订)"中,不仅编排精致,以名  相似文献   

16.
读牧惠的《牛二》,看到牛二不死、还活着,活得比在《水浒》里更潇洒,根本不把廿世纪放在眼里,直是如鱼得水一般,楼梯口,大街上,公共汽车里……所在都是,毛骨悚然。讲到万岁,我无意也不敢鄙薄孔孟老庄马克思,我以为他们不需要万岁,一切与哲学沾亲带故的人  相似文献   

17.
孙燕 《民主》2005,(9):43-43
《水浒》中写了个十字坡,张青、孙二娘在那里开黑店,时常用蒙汗药麻倒来客,然后取了他的财物,碎了他的肉,再做人肉包子卖出去。麻谁不麻谁有个唯一的标准,就是看来人财物的多少。显然,他们不甘于只侍弄菜园子,过清平日子,要走捷径,多弄钱,虽是江湖好汉,也逃不过“向钱看”,就像今天的一些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一样,在不当得利润面前有时也难以免俗。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0,(46)
梁山,是我国历史名著《水浒》故事的发源地,在这片英雄的故土上,八百里芦苇草荡曾孕育了无数豪杰。今天,一百零八条好汉的辉煌史迹己成为遥远的过去,而诞生在梁山水泊间的梁山轴承厂,却乘着  相似文献   

19.
五 他在汉西书院读了两年多,一九○七年,开县办起了一所高等小学堂。入学考试中,他的作文考了个第一。那时他已经念过八年书,从《三字经》、《幼学琼林》开始,还读了《四书》、《古文观止》、《东莱博议》,涉猎过《史记》、《汉书》、《纲鉴》等等。他课外还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许多小说,已经以善于讲故事受到家乡小朋友们甚至大人们的欢迎。他作文好,是有基础的。 他在那所高等小学堂读了一年,又入夔府中学一  相似文献   

20.
<水浒>中的职业军人落草为寇,各有不同的路径.后期的呼延灼、徐宁、关胜、孙立等人是在宋江的极力招揽下,半推半就.前期几位武官中,杨志落草的原因和家破人亡的林冲、抱打不平的鲁智深不一样,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划清与贼寇的界限,甭说泄漏国家机密的宋江没法和他比,就是鲁达、武松这些公人,对国家的忠贞都不如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