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四军N4A符号臂章,是庄五洲设计的。 庄五洲是一位华侨,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日本人,一家人在南洋谋生。庄五洲酷爱绘画,在学校专攻西洋画。抗战爆发后,他与许多爱国华侨青年毅然回国投身抗战事业。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庄五洲担任刚创办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美术系教员。当时,国民党撤销新四军的番号,而我们则针锋相对,  相似文献   

2.
1941年,新四军在新军部领导下,不断对日伪军进行袭击.第1师在歼灭顽军李长江一部,粉碎日军南浦旅进攻盐城计划后,又连续攻占靖江、泰兴地区的古溪、蒋垛、苏陈庄、大泗庄、孤山及老庄头据点,并在泰兴姚家岱战斗中击毙泰兴警备司令孙德旺.第2师在天长、仪征地区,连克谢家集、金家集据点,又在金牛山战斗中歼灭日伪军700余人.新四军连战皆捷,气坏了南京日军总司令火田俊六.他决心进行报复,铲除新四军军部.  相似文献   

3.
<正>英雄,既是一个国家辉煌历史的记忆,是历史天空中璀璨的星辰,更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在江苏淮安市,有两座遥相呼应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一座是众所周知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另一座则是鲜为人知的“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曾任新四军3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大将生前评价大胡庄战斗“应与淮阴刘老庄战斗齐名”,而提起“大胡庄八十二烈士”,百岁老将军、成都军区原副司令员胡继成仍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4.
1943年深秋,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淮南盯眙县黄花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整风学习运动,已转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按照华中局代书记和新四军代政委饶漱石的安排,10月26日下午,由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华中局常委会上作自我批评.陈毅以严格要求自己的态度,坦率、诚恳地作了自我批评式的检查.他严于律己,不谈功绩,只着重检查自己20年革命生涯中曾经犯过的错误和教训,主动承担责任.当晚,饶漱石以华中局、军部主要领导成员的名义,致电中共中央,罗列“陈毅十大错误”,要求中央派人来主持军事工作.陈毅亦致电中央,简单陈述黄花塘事件的经过,他情操高尚,顾全大局,维护团结,提出去延安学习.毛泽东认为陈、饶矛盾较深,一时难解,11月8日复电,“希望陈毅来延安参加七大.”2 1942年12月,一支由新四军数十名旅团级干部组成的教导队,从黄花塘出发,赴延安参加  相似文献   

5.
“皖南事变”前,顾祝同为剿灭“江南新四军”煞费苦心,积极部署。(一)在皖南部署嫡系52师、东北军108师、川军144师和145师,“限制”与“防范”新四军行动。1940年10月,何白“皓电”发出后又从江浙调集79师、40师、146师分兵把守皖南太平、旌德、三溪、休宁、屯溪等地,使皖南国民党兵力达7个师8万余众.几近皖南新四军兵力10倍,形成包围态势。(二)顾派遣战区上校高参、军统特务陈渍如到新  相似文献   

6.
陈毅为他改名 提起刘飞将军在阳澄湖畔“沙家浜”的故事,还得从陈毅为他更名说起。 抗日战争爆发,刘飞和一批干部从延安“抗大”毕业分配到新四军工作,他先到皖南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担任组织科长。不久,三支队六团开进苏南敌后,刘飞被任命为六团政治处主任。 1939年2月,周恩来到皖南向新四军传达六中全会精神,要求新四军放手组织民众抗日,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敌后,并要新四军执行“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陈毅从军部回到苏南茅  相似文献   

7.
1939年早春2月,皖南山区,春意盎然,清风拂面。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从重庆出发,绕道桂林,亲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皖南泾县云岭。周恩来此行,肩负着党中央重托,将妥善地解决新四军有关重大问题。 陈氏祠堂不寻常的一天 1938年4、5月间,新四军健儿挺进敌后,在大江南北点燃了抗日烽火,战绩显著。但是,新四军领导人项英怕得罪国民党,强调“江南特殊性”,认为江南不比延安,不宜自由活动。如要发展,势必和国民党发生磨擦。于是,他不积极贯彻党中央要求新四军“东进苏甫,直逼京沪,渡江北上,  相似文献   

8.
杏树岗是西满解放区杜尔伯特旗(今属内蒙古)的一个小山沟。东、西、北3面是长满野杏树的高山岗,岗上建有炮台4座,南面有一小片开阔地,挖有1丈多深的壕沟做暗堡群。这里是“座山雕”(凡绺匪头子统称“座山雕”)王克复经营多年的老巢。此人50多岁,细高条儿身材,两道凶眉,一对黄眼睛,双手使枪,百发百中,残害百姓,狠毒无比。周围百十里的人提起他,无不咬牙切齿,恨之入骨。伪满时期,他出任屯长、村长(甲长、保长);抗日胜利后,他投靠国民党东北光复军第三军军长尚其悦。黄克诚将军军领新四军三师解放西满地区后,他又阴谋发动叛乱。因此,西满军区下令,由林甸军分区宋康旅和新四军三师八旅骑兵团负责剿灭王克复这个“座山雕”。  相似文献   

9.
<正>“群众说我们真不错”洪学智对新四军第三师这支部队有着特殊的感情,对三师在苏北时期惊心动魄的战斗历程更是印象深刻。后来,他在多个场合经常提起。三师师部先后在盐阜区阜宁县的郭树张庄、板胡孙西舍、益林桑树街、南窑和羊寨孙河庄等地驻扎过,师领导每到一地,都十分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相似文献   

10.
李子芳1910年5 月4日出生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岑兜村的一个爱国华侨之家,他193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2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在1941年“皖南事变”中,他以新四军组织部长之身被俘,1942年4月29日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于江西上饶集中营,终年32岁。华侨赤子弱冠革命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学术会上,我见到了他.他,叫黄祖友,原赣州地区计委副主任,13岁参加信丰油山红军游击队,1937年10月,赣粤边红军游击队在大余池江改编为新四军时,他是新四军第一批文工团员,他曾长期在叶挺、项英、陈毅、粟裕、陶勇身边工作.血与火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项英一句话,他开始了艰难的戎马生涯池江改编时,一次,陈丕显同志到油山红军游击队三中队检查整编工作,见黄祖友个子矮,年纪小,一把将他抱到神台上,笑着说:“小鬼,这次我们要走很远的路,要开到北方去打日本鬼子,你年纪小,还是过几年再来吧!”黄祖友一听说要他回去,急得哇哇地哭了.这时,中央分局书记项英走了进来,见黄祖友鼻涕眼泪的,便问:“小鬼,你哭什么?”陈丕显在一旁解释说:“他年纪小,我叫他回去,他不肯.”  相似文献   

12.
<正>全面抗战初期,陈毅任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他麾下第2团战功赫赫,创下了新四军江南首战日军、首俘日寇、首克敌据点、首次攻占敌县城的辉煌记录,被江南百姓誉为“新四军老虎团”。而“老虎团”的首任团长张正坤,是陈毅十分器重的一员骁将。  相似文献   

13.
1939年12月,徐海东甫抵皖东,抱病指挥部队作战,一举粉碎了日军对皖东的第一次大“扫荡”,为民族的解放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毛泽东说徐海东是“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抱病“请命” 敌情,敌情,一道道火烧火燎的情报传到了中共中央中原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和新四军第4支队司令部:敌人从南京、蚌埠一线抽调了2000多名日伪军,进到滁县城(今滁州市)、沙河集、全椒县城,即将对皖东进行一次大“扫荡”。  相似文献   

14.
在淮安市的淮阴县北乡,离城约50华里的地方,耸立着两座烈士纪念碑。分别座落在大胡庄烈士陵园和刘老庄烈士陵园,以其高大而肃穆的形象,记载着两次抗日战斗,记载着两个连队、两个82位指战员的集体阵亡,更记载着新四军三师部队的“忠勇”,“不脆、不屈、不止”和“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而大胡庄纪念碑的建竖,还得益于老师长黄克诚的关心和提醒。1981年在北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07,(3):17-17
毛泽东在1944年9月指出:“新四军是消灭不了的”,新四军“已经成为华中人民的长城”。阅读这篇文章,对我们研究和宣传新四军的历史是一个巨大鼓舞。今年是新四军成立70周年,特将《毛泽东文集》第3卷发表的原文予以转栽,以供学习。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潘汉年》上映了,它终于使这位我党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在蒙冤几十年后,得以功绩大白于天下.潘汉年同志长期在国统区、敌占区和香港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和秘密情报工作,并且是一位“严守纪律、不自居功的优秀共产党员”(夏衍语),所以他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至今仍鲜为人知.他为创建新四军所起过的重要作用、作出的历史贡献,仅仅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举行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重点发展华中,刘少奇出任中原局书记。他在血与火的考验中,组织与建立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刘少奇任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兼华中军分会书记,以他的雄韬伟略,重振新四军雄风,华中大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抗日民主新气象。此时,在华中敌后奔波劳累的刘少奇,并不知道远在延安的党中央和毛泽东正热切地关注着他,酝酿着如何更好地发挥他的才智。在“九月会议”上,一些中央领导人不约而同推崇刘少奇。会后,毛泽东赞誉他是“正确的领袖人物”。1941年深秋…  相似文献   

18.
项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出身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新四军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于192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二大”代表,第三至第六届中央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书记处书记,担任过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中革军委代主席,中共苏区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副军长(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东南局)书记等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是中国革命史、党史、军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一位人物。为纪念项英诞辰100周年,笔者根据多年来研究项英所接触到的史料,对项英早年在湖北的革命活动作一简要介绍,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9.
景泰蓝作为我国特有的手工艺品,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它以华丽灿烂的光泽、典雅凝重的造型和精巧丰茂、富于民族风格的图案而蜚声海内外。清朝宣统元年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诗句赞美它说:“工艺局成侈美观,各般制造尽追探。就中绝技高天下,压倒五洲景泰蓝”。诗中所说的“压倒五洲”确有所本。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景泰蓝曾经一展“芳姿”,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收京、入沪”,是陈毅在1944年12月27日提出的,预见深远,经过他统率的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4年又5个月的艰苦奋战,到1949年5月29日终于成真。它是陈老总戎马生涯的光辉篇章,显示了杰出军事家的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