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丰硕的历史成果,对其进行考察和分析,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即: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对中国现实国情和革命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基础,回应时代关切、解决时代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需要,建立并完善自身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向成熟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农村发展战略是深 深扎根于中国现实国情基 础上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的根本问题。由于建国后历次“左”的失误,到1978年底,中国广大农村,仍有几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高度关注。邓小平复出以后,以其高瞻远瞩的目光考察了中国的现实国情,敏锐地抓住了农村问题这一关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重要环节,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提出了中国农村发展的大战略,从而为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及整个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问题指明了正确…  相似文献   

3.
赵培 《求知》2013,(2):8-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开创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现阶段最现实、最关键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5)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对走这条道路的坚定信念,是我们党通过理论、实践、历史、现实检验得出的正确选择。道路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来源于科学的理论指导、成功的实践总结、必然的历史选择、现实的国情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5.
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模式可以描述为"外诱--模仿型".与西方发达国家"内激--内生型"的发展模式不一样,同时,它身上有更多的工具色彩.这使得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有两个主要的参照资源,即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安排和中国本土的政治制度安排.其错位体现为既有忽略国情而盲目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安排,又有以国情为理由而过分迁就现实.为此,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发展遇到的困境主要是:当代中国民主化过程与公务员制度化过程重叠,后官僚制国际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影响,过去干部人事制度的历史包袱和当代中国的动力困境等.  相似文献   

6.
王超 《学理论》2010,(25):64-66
以人权为切入点,基于中国的人权状况一直受西方国家的抨击的现实,运用历时与共时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西方人权发展历程的梳理,进而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要实现自由平等的发展,就要发展中国的人权理论的结论,提出中国只有将西方人权的合理内核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确定人权发展的中国模式——人权中国化,才能促进中国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以人权为切入点,基于中国的人权状况一直受西方国家抨击的现实,运用历时与共时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西方人权发展历程的梳理,进而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要实现自由平等的发展,就要发展中国的人权理论的结论,提出中国只有将西方人权的合理内核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确定人权发展的中国模式——人权中国化,才能促进中国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谁行为,谁被告”是对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被告确认规则“谁主体,谁被告”的完善,是由人权理念的提升、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中国加入WTO等现实国情决定的。文章从宪政基础、现实基础和行政行为的性质等方面探讨行政诉讼被告确认规则的理论基础,进而论证“谁行为,谁被告”的行政诉讼被告确认规则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必须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战略问题。世界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日显突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现实国情,以“独立自主、扩大开放”的方针为指导,采取得力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