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民法典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民法典有许多内容涉及民政工作,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法治需求,完善了民政领域法律制度,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连日来,全国各地民政部门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精心组织开展相关专题培训,采用集体学习与  相似文献   

2.
进入202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再次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作为与老百姓“距离最近”的法律,民法典的实施,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其实施水平和效果,更是直接关系到每一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然而,徒法不足以自行。民法典的“落地”,不仅面临着大量的新旧法律的衔接适用问题,如何处理好民法典与其他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也是正确实施民法典的应有之义。最高法院于2020年12月30日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并修改制定了第一批与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但《民主与法制》记者梳理民法典各分编时发现,仍有大量的法律问题和操作细节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由此可见,民法典要在全社会落地生根,真正成为一部对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的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让法治中国行稳致远,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3.
《小康》2020,(19)
正"通过!"2020年5月28日下午,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见证历史性一刻——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热烈的掌声,在人民大会堂久久回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一个重大标志性成果,是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制度保障,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天后,中南海怀仁堂迎来今年"第一课"——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围绕实施好民法典部署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二是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是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也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各项民政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学习和正确运用民法典,更好地推动民法典的实施,才能正确地履职尽责。  相似文献   

5.
正民法典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成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性工程,是一部扎根中国大地、借鉴世界文明、反映人民意愿、体现时代精神、彰显华夏气派的大法。民法典蕴含了国家治理的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是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器,是一部经世济民、治国安邦的基础性法律。  相似文献   

6.
<正>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通知指出,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相似文献   

7.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中国立法史上第一次以法典编纂的形式进行的立法活动。对于这一立法工作的全新领域,立法机关如何破解难题?民法典编纂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完成好民法典编纂这一历史重任,立法机关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总结我国民事立法的经验,针对现行民事制度、民法规范的不同情况,结合法治实践需要,灵活运用法典编纂方法,确保民法典编纂质量。其间,有六个字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地方立法树立了典范,也给地方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漯河市人大常委会以学习贯彻《民法典》为契机,坚持把《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落实到地方立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了,民法典不仅是我国法律规范体系中的重要基本法律,更是各项民政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民法典,本刊自2020年7月开辟了"民法典解读"专栏以来,先后邀请法学专家从10个方面围绕民法典中与民政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系列解读。专栏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对民法典的宣传和解读会持续下去,对各级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和正确运用民法典的客观要求是持续不变的。只有切实学习好、运用好民法典,才能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正确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0.
正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社会各界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学习民法典,深切感悟到民法典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鲜明的内容创新和重大的现实作用,它为国家治理、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法律保障。一、民法典的时代价值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表决通过了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针对当前婚姻家庭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现行婚姻法等规定作出修改和完善,回应了时代需求与民众期盼,为塑造健康和睦的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天津市民政局迅速组织学习,将宣传、推进、保障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实施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实施好民法典,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要  相似文献   

13.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自治区党委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等,着力推进广西法治社会建设。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作为调整人民群众、各行各业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基本法,民法典的实施为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民法典为各类民事活动设定行为规范和基本遵循,有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对民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长治久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将产生积极作用。为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广西各级法院积极把民法典作为民事审判遵循,不断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着力实现定纷止争、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目标,推动法治广西建设,为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张红 《求索》2023,(1):175-186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专门立法,是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之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而来,二者协力共同构筑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体系。《民法典》人格权编确立了个人信息民事权益的基本框架,《个人信息保护法》在个人信息的性质、定义、类型、处理原则、处理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方面发展了《民法典》的规定,更具有可操作性。《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规定了个人信息的国家保护义务,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建构了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在法律适用上,《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民法典》存在前者优先适用以及二者协同适用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婚姻家庭、儿童保护、社会组织……民法典的诸多内容都与民政业务息息相关,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充分反映了人民的福祉就是最  相似文献   

16.
正民法典的颁布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座里程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成果,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贯彻实施好民法典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全社会的努力,地方人大作为地方立法和法律实施监督机关,保证宪法和法律贯彻实施是其职责所在、使命所系,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下大力气宣传学习民法典,以高质量立法、高标准监督、发挥代表作用保障民法典全面有效实施,提升法治建设水平。民法典的贯彻实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加强民法典宣传普及,推进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  相似文献   

17.
李倩文 《中国人大》2023,(11):20-21
<正>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需要法律的强力支撑。婚姻家庭制度作为规范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关系到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民法典设置婚姻家庭编,针对婚姻家庭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修改和完善,回应了时代需求与民众期待,为塑造健康和睦的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息保护具有民事权利属性,《个人信息保护法》属于《民法典》的特别法,可以对《民法典》作出补充和例外规定,对其一般性规定进行变通和突破,但是不能违背其所确立的合法正当必要等基本原则。正确理解《民法典》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关系,在立法技术层面,应做好二者的协调和优化,尤其关于个人在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有关权利制度。从《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出发,基于实践意识和问题导向,《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可进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居于"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地位,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重要标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民政部门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民法典,将民法典作为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准绳。  相似文献   

20.
正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一部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颁布实施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民法典的热潮,将学习宣传民法典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