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甬人社发[2017]160号海曙、江北、鄞州区、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人力社保局、民政局、卫计委、财政局:为贯彻实施《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7〕115号)文件,现将《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试点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7年12月4日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试点办法为规范和统一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保险)失能评估办法,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7]115号)有关规定,结合我  相似文献   

2.
<正>一、什么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答: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保险)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二、为什么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答: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6年6月,人社部下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确定宁波等15个城市为长期护理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2月29日)沪府发[2016]11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本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失能人员基本护理需求,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和《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2月30日)沪府发[2017]9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修订后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健全本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失能人员基本护理需求,积极应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嘉善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县户籍总人口28.5%,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有4000多人,社会化长期照护服务问题日益严重与突出。如何应对这个"老且难"的问题?浙江省嘉善县于2016年12月在全省率先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效解决了重度失能者的生活照料和生活护理问题,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的事务性及经济负担。科学,建立健全政策体系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意见(试行)》,以及《嘉善县长期护理保险实  相似文献   

6.
<正>甬政办发[2017]115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9月26日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长期失能人员的护理保障问题,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结合宁波市实际,制定宁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表明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被正式提上政府议程。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首先需要思辨的是长期护理相关的内涵,界定长期护理的范畴,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建设的理论依据。其次需要认清我国建设长期护理保险的现实需求,如人口老龄化和预期寿命延长、家庭规模小型化和抚养比降低、女性外出务工的常态化以及失能群体的规模较大等。最后,制度的选择是建设长期护理保险的关键,主要涉及到制度的模式、目标的定位以及配套的法律规范。制度的模式是决定一国长期护理保险性质的重要因素,制度的实际操作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而整体的制度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一、为什么要制定新的《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经市政府同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我市成为全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试点城市。2017年7月31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印发《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服务机构管理办法》,于8月1日起在省内率先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办法》实施至2019年7月31日。实施以来,《办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目前带有全民保障性质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均已实现城乡人群政策全覆盖。因此,在扩大以解决失能和完全失能老人照护为主要目标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中,不应有盲区,建议按照统筹城乡政策框架的原则,在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中同步试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及《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数据,到"十三五"末期,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达4000万人,在老年人口中占比高达19.5%,其中完全失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青岛市从2005年开始开展医疗保险进社区工作,2012年7月份开始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2015年起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正式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框架,并将农村参保人员也纳入护理保险保障范围,实现了城乡全覆盖。一、青岛市失能老人长期护理实践(一)出台背景。随着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提高,失能老人日益增多,给全市医保体系带来很大压力。从2005年开始,青岛市开展了医疗保险进社区工作,将部分医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老年人口及失能老人大幅增加。失能老人由于自理能力差、健康水平低下及态度消极悲观等原因加剧了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养老机构发展不成熟、护理成本昂贵等使得护理服务供需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本文以吉林长春市老年群体为对象进行调研,发现:老年人参加护理保险的意愿会受到子女数量、身体状况、年龄阶段和代际关系的影响,因而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发挥社会多元主体作用,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之意,是基本养老服务制度的重要保障。其中,服务资金保障是核心。全面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快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推动形成符合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是目前国家确立的养老服务筹资保障机制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长期照护保险是近年来境外国家和地区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我国台湾及大陆地区的部分城市也在试点及实践这一制度。但是,受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福利文化价值观念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期照护保险究竟照护谁,是独立的制度设置、从属于医疗保险还是隶属于养老保险,是采取社会保险缴费制还是实行税收制,不同的政策设计及安排各有哪些优缺点等等,这些问题尚未很好的解决。厘清这些问题是建立健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的前提,因此,需要我们加以深入讨论,以期既能解决失能失智人员照护问题又能实现长期照护制度公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以及家庭结构变化情势下,占老年人口总数19%的4000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紧迫而又重要的问题。发达国家依托护理保险建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给我们以启示。长期护理保险最早由德国于1994年实施。  相似文献   

15.
正甬人社发[2017]159号海曙、江北、鄞州区、高新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人力社保局、财政局、民政局:为贯彻实施《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7]115号)文件,现将《宁波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7年12月6日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08年以来,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Long-term care insurance,LTCI)实施已有八年之久,是韩国五大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一项。由于采用社会化保险制度安排,其与德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可以说是效仿了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同时又借鉴德国经验作了很多调整。韩国长期护理保险从议题形成到政策实施所花费的时间并不长,仅为8年,因其人口老龄化时间表的推进速度与中国类似,且我国也在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失能老人照护政策作为一项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公共政策,对于促进失能老人的幸福生活与晚年安康、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协调的长期照护制度乃至健全我国养老政策的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家层面政策经历由萌芽到飞速发展的演变历程,梳理和比较地方探索多元照护模式的实施方案和总结借鉴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发现,在老龄化急速加快的宏观背景下,现阶段失能老人照护政策面临着政策定位不精准、配套整合性政策滞后、护理保障水平差异大、覆盖群体与责任主体不健全、政策帮扶对象信息不健全等诸多现实挑战。鉴于此,下一步失能老人照护政策的改革重点应着重从构建完整的失能政策体系、促进服务供需平衡、完善照护人才机制、构建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健全家庭照护支持体系等方面出发,推动失能老人长期照护制度的建立和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增进失能老人的福祉。  相似文献   

18.
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给付面临给付水平与现实需求契合度有待提升、给付内容界限模糊、给付方式未与实际需求相契合以及不同地区长期护理保险“碎片化”现象明显的现实困境,优化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给付,需要加大对失能老人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竞争机制,提升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明确护理保险给付范围。  相似文献   

19.
正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失能老人生活照护问题,韩国政府从2008年7月开始实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自新制度实施7年多以来,更多的老年人接受公共护理服务,减轻家庭负担。尽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促使韩国政府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正>聊城市聚焦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能力,创新建立“三三”照护服务模式,实现照护服务提质增效。强化三个保障,维护失能老年人合法权益。一是强化法律保障。创新探索失能老年人立法工作,重点围绕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部门职责、居家照护和社区照护服务、机构照护服务等内容,起草了《聊城市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条例》。二是强化兜底保障。建立健全特困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质量评价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照护方式,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提高到70.8%。全面建立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免费集中托养制度,已有98人免费入住养老机构,政府年度补贴资金约150万元。三是强化长期护理保障。确定茌平区、东阿县、莘县、高唐县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全市240万参保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