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前,浙江省政府召开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督查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全年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全省民政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民政30条")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切  相似文献   

2.
正新时代赋予了民政工作新使命、新任务、新目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民政事业创新争优的重要意义,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民政工作创新争优,奋力谱写新时代广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推动广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争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民政事业创新争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  相似文献   

3.
"1+8+X"大救助信息平台全面运用,民生事项网办率、掌办率、承诺时限压缩比等均居全国第一,率先实现婚姻登记全省通办,着力打造"精准保障标杆区、和谐自治标杆区、幸福颐养标杆区、暖心服务标杆区"……以改革创新态势致力于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浙江省,年年推出一些开创性、前瞻性、突破性的新举措。去年,浙江把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列入省委、省政府七个重大督查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立足"政治性",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融入事业发展血脉。及时向省委、省政府专题汇报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召开第十八次全省民政会议暨第六届浙江慈善大会。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保障支撑等7个方面提出了30条意见,着力破解民政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政策含金量足、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5.
推进县域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是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打通党和政府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当前,民政事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县域民政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县域民政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提升县域民政服务水平。本文以湖北省为例,就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县域民政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结合新形势、新职能、新任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围绕"最底线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会服务、最基础的社会治理、最悠久的专项行政管理"的民政职能定位,确定了2019年民政工作九项重点工作任务,以期推进新时代哈尔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哈尔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贡献。强化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认真抓好社会救助工作。一是全方位推进民政兜底脱贫。落实《脱贫攻坚三年行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民政工作,近期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提出了许多创新性举措,彰显了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探索。一是将以人民为中心具体化为历史交汇期的民政发展愿景。党的十九大指出,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于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民政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对于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还有大量的创制性、开拓性工作需要系统谋划,加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正当其时。一是服务新时代民政事业转型升级正当其时。加强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探索民政事业发  相似文献   

9.
程强 《中国民政》2023,(22):15-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党对民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政篇,为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增添奋进动力、提供根本遵循。《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一书的公开发行,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引导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深入、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全力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各级民政部门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大力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奋力谱写新时代民政工作新篇章。  相似文献   

11.
正浙委发[2019]27号(2019年11月1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的新期望,认真贯彻"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智慧民政建设为主载体,深化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嘉兴市依照国家和浙江省关于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将民政工作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扩大内需、乡村振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坚持以民为本、锐意担当,谱写了新时代红船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其业务贯穿于人的全生命周期,从儿童福利到婚姻登记、从社会救助到社区治理、从养老助老到殡葬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全省民政系统要紧紧围绕民政事业改革发展“1358”工作体系,对标新蓝图、谋划新思路、推动新发展、展现新作为,争当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排头兵,勇当全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不断开创新时代浙江民政工作新局面,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一、深入开展学习宣贯活动,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民政系统一贯到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14.
正"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广东民政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总定位总目标为动力,结合新形势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从聚焦主业、理顺职能、明确责任、提升质量、强化安全、综合发展等角度出发,探索打造以"大救助、大养老服务、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为核心的"五大工作体系",同时坚持干部选取向"五大工作体系"集中,资源投入向"五大工作体系"倾斜,政策创制向"五大工作体系"优先,走出了一条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地方动态     
《中国民政》2020,(6):27-28
山西省召开2020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1月10日,山西省民政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贡献力量。会议强调,2020年,各级民政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识把握民政工作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和协同性的特性,努力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推进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会议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聚焦脱贫攻坚,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相似文献   

16.
正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青海民政不断强化责任担当,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四个民政"建设,即以"幸福民政"建设为目标、"智慧民政"建设为载体、"服务民政"建设为抓手、"阳光民政"建设为品牌,奋力打造新时代民政工作创新发展的"青海样板"。  相似文献   

17.
李洋  代惠 《中国民政》2020,(1):56-58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民政事业发展纳入全市改革发展大局统筹谋划,把民政服务设施纳入全市重大工程一体规划,把民政重点工作纳入民生实事大力推进,把民政目标任务纳入党委政府绩效考核推动落实,工作创新力度大、破解难题多、推进速度快、实际效果好。一些创新经验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部分工作跻身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前列,有力地推动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提供了指引,是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根本遵循。湖南省邵阳市民政系统将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推进新时代邵阳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各项惠民利民政策有效落实,社会救助的精准性不断提高,困难群众救助长效机制逐步建立,民政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今年4月起,辽宁省民政系统开展了"走进困难家庭倾情解忧暖心"专项行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有效推动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20,(14)
正近年来,南海民政局吐故纳新再发力,提振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精气神,打造民政领域"大救助、大养老、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五大工作体系,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百姓对民政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有力服务了南海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