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社会救助体系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需要明确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任务的提出,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指明了新方向。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立了新目标。从经济发  相似文献   

2.
吴洪彪 《群众》2008,(10):23-25
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各地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进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初步构建起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灾害救助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为保障全省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促进江苏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决定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解决社会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年初,省政府成立了省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全省社会救助工作。各级、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完善救助政策,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协调救助行动,不断提高社会困难群众救助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目前,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4.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整体效能取得新突破,较好的发挥了“稳定器”、“安全阀”的作用。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为例,经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完善,社会救助实现了由城区居民为主到城乡救助并举,由原来的社会临救到基本生活的全面保障,由政府单一救助到社会力量整体联动的救助,由单项制度向制度体系方向发展的转变,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仍需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正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救助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以此理论为指导,成功地实现了对数量庞大的灾民、孤老残病等弱势群体的救助,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制度不断完善,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制度为辅助,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对象为重点、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以政府救济为主渠道、以社会互助为补充、以基层组织为依托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实现了城乡困难群体贫有所济、孤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困有所助、弱有所扶。社会救助的内容已经从单一的灾害救助向医疗、住房、教育、就业、法律援助等各方面拓展;  相似文献   

7.
2004年以来,商都县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围绕解决困难群众的衣、食、住、行、医、教等基本生活问题,着力构建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不仅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而且为贫困地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摸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相似文献   

8.
贾治邦副部长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总结交流自去年青岛会议以来各地社会救助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社会救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健全和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琼府[2007]41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保障工作,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省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基本框架。但是,我省目前还存在社会救助面较窄、救助标准偏低、救助资源分散、整体救助能力不强等不足,社会救助水平与城乡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和水平,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杜锁强 《中国民政》2006,(11):27-28
搞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近年来,西安市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制度入手,注意搞好配套制度建设,已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以教育资助、医疗救助、住房补助等制度相配套,政府救助与社会救助相结合,经常性救助与临时性救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体系,为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有力地促进了和谐西安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已经初步构建起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尤其建立健全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救助范围覆盖城乡、操作程序明确规范、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救助水平逐步提高的制度目标。尽管如此,社会力量在参与社会救助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与提升空间。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12.
王瑞 《人民政坛》2013,(11):13-15
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现行社会救助政策虽已基本完备,但与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社会救助法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定和出台社会救助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民政要着力三大体系建设,切实 解决好民生,落实好民权,维护好民利。 一要着力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解决 好民生。构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要着力构建 以城乡低保救助、灾害应急救助、住房救助、 医疗救助、助学救助为主体,以就业援助、科 技援助、司法援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与各类 优惠政策相衔接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形成 “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实施、基层落实” 的保障城乡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管理机 制。一是要推行自然灾害救助工程,妥善安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汕头市金平区致力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多项救助为支撑,以慈善救助、社会互助和临时救助为补充,建立覆盖城乡、兼顾边缘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为困难群众兜底线救急难。这是今年5月1日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以来,国务院作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意义深远。首先是对社会救助体系的重大完善。临时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方面,通过"兜底线、救急难",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16.
工作动态     
汉中市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成效陕西省汉中市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城乡低保为主体、农村五保供养、社会医疗救助和临时性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截止2009年底,全市城市低保对象有44341户77708人,占城镇人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政》2011,(4):29-31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坚持以健全体制机制为支撑、以创新社会救助方式为重点、以优化整合社会资源为核心,逐步建立了“政府救助为主导、社会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8.
《北京观察》2004,(2):27
去年以来,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市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主管领导与市民政局领导,亲自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本市低保工作以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相似文献   

19.
2009年4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决定》1+15文件,在广东率先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该区从社会救助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手,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加大救助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法律、慈善、突发事件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辖区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近年来,江苏省泗阳县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专项救助为主体、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并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应急响应、摆渡转介、补充兜底作用,强化制度间的互补联动和运行机制的互动衔接,构建了"急诊救助"新模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