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16,(3)
遵义会议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重大的转折点,并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彻底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加快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杨帆 《北京观察》2021,(12):54-57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于黔北重镇遵义县城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解决了长征路上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伟大历史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共产国际和党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党具有独立自主的悠久渊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的产生做出了决定性贡献;长征途中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电讯联系的中断等。遵义会议从酝酿、筹备到正式召开都是我党独立自主完成的;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军事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纠正过来的;重建党中央的领导机构问题是我党独立自主地完成的。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对中国革命、建设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保证了长征的胜利完成,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4.
李东朗 《人民论坛》2013,(25):24-25
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虽然可以从不同方面去考察和评判,但首要和决定性的因素却是领导核心的成熟邓小平在回顾党的领导集体时曾指出:"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5,(5)
近几年来,有一些人认为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没有担任最高负责人这一职务,不认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确立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一种错误的政治观点,严重违背历史的实况。对于这样的历史问题,分析的方法和角度不同,结果也会有差异,尽管毛泽东当时没有担任最高领导人职务,但是遵义会议已经确立了毛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遵义会议决议为什么在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同时,却又肯定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对于这一问题,虽然人们曾作出过各种解释,但我认为仍需继续进行探讨。对这一问题最早作出解释的是张闻天。1943年12月,他提出:遵义会议肯定过去党中央政治路线的正确,是毛泽东为了革命的利益,为了党的团结所作的“原则上的让步”,并说“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完全正确的。”这就是说,决议并不是全党对于党中央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对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初步确立的重要贡献张检明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初步确立姑于遵义会议。对此,邓小平说得十分明确:“在历史上,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①之所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前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正如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评述的:“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遵义会议后四十四年举行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  相似文献   

9.
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在长征出发时,他同毛泽东、王稼祥结成"中央队三人团"。湘江战役失败后,"中央队三人团"在政治局内部开展了对错误军事路线的斗争,提出并坚持中央红军正确的战略方向,促使政治局作出召开遵义会议的决定;二是在遵义会议上,他第一个站出来作反对"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的报告,对遵义会议的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三是他担任总书记后,立即起草了《遵义会议决议》并召开政治局会议予以通过,及时向中央红军、全国各地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领导机构,传达贯彻了遵义会议精神,为引导全党全军的战略转变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11)
湘江战役是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伟大事件。中央红军以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和"誓死保卫党中央"的英勇气概,突破蒋介石国民党30万大军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国民党妄图全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同时也宣告了王明"左"倾教条军事路线的破产。毛泽东在越城岭运筹帷幄,中央红军胜利过广西,为通道转兵、黎平会议和遵义会议作了积极准备。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21,(16)
正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2.
"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并不只是一个历史故事,更多的是在会议的整个过程中所彰显出的革命精神。"[1]这种精神就是遵义会议精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近十年我国学界对遵义会议精神研究的论著屡见不鲜。厘析这些丰硕成果,我们对遵义会议精神的提出与产生形成、遵义会议的基本内涵以及遵义会议的当代价值等作出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空间,以期使遵义会议精神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3.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反腐的最好制度之一,但必须要慎之又慎,否则会遭遇不可预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一、官员财产公开是防治腐败的最好措施胡锦涛同志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将反腐败提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足见党中央对反腐败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党的文献中,历史上用"生死存亡"来形容党所处的环境只有两次。第一次是遵义会议,当时  相似文献   

14.
张闻天是“开明君主”,这话是毛泽东说的。张闻天听到了以后高兴地说:“这是毛主席对我的最高评价。” 毛泽东的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常说,我党在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的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开始进入了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并在之后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一系列的正确思想,逐步得到了全党同志的普遍拥护,也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  相似文献   

15.
今年1月是著名的遵义会议召开60周年。这是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举行的扩大会议,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接受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我们党内领导地位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历史实践证明,遵义会议标志着党中央领导的成熟:亦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正确路线是党的事业走向胜利的决定因素。 为了纪念遵义会议60周年,本刊特地发表朱仲丽同志写的文稿,分两次刊载。全文采撷了鲜为人知的史料,情理交融,富有生活气息,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3)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形势下,遵义会议的召开在全党重新确立了正确思想及组织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挽救了革命,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集邮     
遵义会义五十周年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主党中央于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危急中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一九八五年一月十五日,邮电部发行《遵义会议五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共两枚。  相似文献   

18.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生死攸关的情形下召开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不仅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军事路线问题,而且开始反省政治路线中的"左"倾错误,会议还客观上推动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以遵义会议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并成为一支成熟的政党活跃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5,(10)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遵义会议转变了中国革命陷入低潮的困境,中国革命渐渐寻到了属于中国的正确革命道路。全面分析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真正独立和探索革命道路等方面产生的作用,总结遵义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以便人们对遵义会议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是长征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和取得圆满成功起了关键作用;他全力支持并保证毛泽东一系列正确决策的贯彻执行,全心全意地协助毛泽东指挥红军取得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他代表党中央最先提出并全面阐述北上川陕甘方针,是实现北上方针的最坚定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