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和性质。"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又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职责定位和作用。随着基层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不断推进,基层群  相似文献   

2.
去年3月,全县农村新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产生后,县人大常委会首先在冶北、粟山两村进行了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点,帮助村里建立了村民自治组织和以村民自治章程为核心的8项自治制度。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并讨论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相似文献   

3.
村务监督实施现状、障碍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少雄 《人民论坛》2014,(8):128-130
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设了村务监督机构、强化民主监督,但是法律文本规定原则性过多、"自上而下"监督机制缺失、监督机构监督不力等问题影响着村务监督的有效运作。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务监督的制度文本、发挥纵向权力监督的作用、构建村民监督委员会横向监督平台,是健全村务监督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政》2002,(8):12-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 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认真组织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举制度日益完善,选举活动不断规范,农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显著增强,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5.
村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组织,但为什么人大要对其村务公开行为进行监督?地方组织法第九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首要职权就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既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6.
帅长宝 《中国民政》2007,(10):41-41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自1998年颁布以来,已进行了三届村委会直选。随着我国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的深入,"一法两办法"中部分规定已不适应农村实际,导致一些具体问题和环节在操作上不易把握,在选民登记环节尤为突出。一、存在的问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以下简称"一法两办法")全面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村级组织共经历了三次换届选举(即2002年、2005年、2008年),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做法,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村务公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目前,我国在村务公开制度的规范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各地出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深入贯彻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实行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把实行村民自治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宪法、地方组织法,乡、民族乡、镇(以下统称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于最高地位;而根据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的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改了原有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试行 )》 ,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这标志着我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加强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建设 ,对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村民自治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村民自治及其组织形式———村民委员会 ,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我国广大农村的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梁玮 《浙江人大》2012,(4):57-59
2012年3月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如何进一步推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位一体"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此次修订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王燕 《人大研究》2006,(6):14-16
在农村,要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形成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要搞好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推进村务公开,这些村民自治的具体要求必须在地方人大的推动和督促下才能真正实现。一、地方人大推进村民自治的缘由在过去,村级组织的领导人都是上级组织任命的,这种体制造成村级组织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现象。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后,村民委员会作为基层群众直选产生的自治组织,与国家政权不再是隶属关系,农民与村级组织也不再是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在目前乡村民主制度尚不健全、民主政…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确定的村民自治,是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事情的最广泛的实践,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各地通过加强组织机构、干部队伍和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但是,从各地具体实践看,推进村民自治还存在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罗蔚 《公民导刊》2013,(9):11-12
<正>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2010年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村委会组织法坚持了四个原则,即"村民自治、直接民主、由民做主、党的领导"。事实上,伴随着上位法的修订,重庆市人大和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也一直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是1983年修订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许多内容已不适应当前司法实践的需要,所确立的司法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需要加以改革和完善。一、审判委员会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审判委员会是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之一,其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充分发挥审判委员会的作用,对于保证办案质量,确保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人民法院组织法有关审判委员会的规定比较简单,许多问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一种源自基层的法治探索,村民自治制度从建立到完善,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制度不断完善、成效不断体现的过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广西河池合寨大队的85位村民自发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并由此催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确定了村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质和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关系,开创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先河。依据选举原则,村民委员会应当向村民负责,并要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这是法律的基本原则。不足之处,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没有将这种监督进一步具体化。  相似文献   

18.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关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它明确规定了村民实行直接民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确立了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制度框架。进一步充实、完善这一框架体系,建立健全有关村级民主的各项规章制度,是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活动的制度保证。其中,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作为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有关问题的研究,对于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现村民自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宪法给予村民委员会以自治性质的界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试行之后,人们却又从中发现了诸多复杂而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 问题:法律上的自治组织与现实中的行政组织的冲突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好宪法宣誓制度亟待顶层规范。应该说,宪法宣誓制度在一些地方已早有尝试,只是没有通过顶层设计来规范。当务之急是要进行顶层规范:立法规范。应及时通过法律修正写进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依法明确宪法宣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