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半月谈》2004,(5):8-8
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新一届政府最突出的施政特色的话。那就是“以人为本”。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做的一桩桩亲民、爱民、为民的实事中,从党中央、国务院推出的一系列体恤民生的重  相似文献   

2.
丁安卿  李利克 《政策》2004,(1):51-51
据媒体报道,武汉市抓紧兑现年初向群众承诺的十件实事,并提出一定要向全市人民交好这份“答卷”,这个消息令人振奋。振奋的不仅是这十件实事本身给武汉人民带来的福祉,更重  相似文献   

3.
三峡大坝已全线建成。这一大坝不仅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也是一座质量优良、安全可靠的特大型堤坝。站在大坝坝顶,著名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院士兴奋地说:“我可以放心了。”在当初,不少人确实对上马三峡工程“不放心”,对工程技术问题心存疑虑,提出过反对意见、批评之声。这种“不放心”一直来都十分强烈。1992年召开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三峡工程时,人大代表所投的赞成票占全部票数的67%,为人大会议通过议案的罕见低票数。很显然,这反映出了该工程在社会各界存在着严重的争议。事实也确实如此,这种激烈的争议,不仅存在于人民大…  相似文献   

4.
马畅 《公民导刊》2004,(11):53-53
“刁民”一词,辞书上无从查找,如果拆解其含义,“刁”字谓狡猾、无赖;“民”为人群或人。由此归纳,“刁民”即狡猾、无赖的人或人群。  相似文献   

5.
周恒祥 《思想工作》2004,(10):39-39
民意,人民群众的意志、意愿、意见等,在现实生活中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某些场合对它的“抬举”,甚至令它“受惊若宠”。  相似文献   

6.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正如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一样 ,正因如此 ,那些唾沫横飞的兜售假狗皮膏药的江湖郎中 ,才会成为民间世代相传的笑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我们说 ,对当前人们一致看好的“阳光”———包括阳光法案、阳光操作、阳光交易之类 ,我们也应长个心眼儿 ,切不要被它那耀眼的光芒刺花了眼 ,迷糊了心。这番感慨缘于看了《羊城晚报》上的一则报道。报道标题劈面提出一个让人悚然而惊的问题 :谁来监管“阳光下的交易”?振聋发聩 ,且一针见血。细读消息 ,方才知晓 ,这一问题 ,是广州市人大代表提出来的。人大代表真是火眼金睛。这…  相似文献   

7.
“六哥您好:我们非常感谢甘棠党委、政府领导,关心群众利益,重视美丽甘棠……”1月17日下午,回到家推开门的“六哥”,看到地上有一个信封,上面写有“老维六哥收”字样,打开一看,是一封感谢信。  相似文献   

8.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感人肺腑.110分钟的答问,14个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改革大业,关乎祖国统一,关乎世界发展.渗透于其中最为引人共鸣的是总理对人民群众,对老百姓的深情关爱和承诺.  相似文献   

9.
曹嘉懿 《现代领导》2003,(11):11-12
二十一世纪,中国已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继“申奥“成功后,“申博“的成功使经营城市的理念日益凸显。对于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城市经营,人们的认识尚属朦胧,众人的说词则是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0.
颜彦  王永前 《半月谈》2004,(5):9-14
聆听完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回眸一年来走过的艰难而更坚实的路程,参加今年“两会”的许多代表、委员用八个字盛赞本届中央政府: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更是“人”的权利和“民”的利益备受重视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刘建明 《政策瞭望》2012,(11):58-58
清人高廷瑤《宦游纪略》中记有这样一则问答:有一次,巡抚钱培山问他:官如何才为爱百姓?高廷瑤说:必有一副爱之之心,必有一副爱之之力,无此心则抚摩噢咻(指关心百姓疾苦),无非沽名市惠(捞取实惠),是假之也,何有于民?有此心而才具精神不足赴所欲为(指躬行实践),亦徒虚此爱耳。故真爱百姓者,以实心行实政,废一不可也。  相似文献   

12.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记录着多少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些生动、朴实、感人的故事。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说起来很轻松的顺口溜,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人们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特征。"补丁",是指补在破损的衣服、鞋帽或其他物品上面的东西,以使原物品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命。补丁的选择,可能是同类物品,更多的是近似物品,只要功能上过得去,可延续  相似文献   

13.
此文写于2004年秋,一直没有能够发表。现在新的“信访条例”已经颁布实施,不知从效果看,是取代了还是包容了这一个原本于法无据的变通举措。当时我读到这条新闻,带着偶然性,因为是在街头阅报栏浏览所及,后来有没有关于这个“点”的后续报道,就不得而知了。时过境迁,这篇拙文当已不再有一定不能发表的理由了,是不是?  相似文献   

14.
感受掌声     
常常主持会议,最担忧的是掌声不响。有一次,我干脆先发安民告示,“请大家鼓掌的时候投入一点,劲用大一点,巴掌拍得响一点”,此举真还收到一点效果,但这种小把戏是不能经常玩的。  相似文献   

15.
王远 《创造》2003,(12):55-55
宾川县力角镇党委、政府自2002年4月开始,在全镇推行了"民情日记"制度。全镇140名镇村干部职工紧紧围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办百家事、帮百家富、聚百家心"这个主题,进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解民忧、疏民困、帮民富,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做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自"民情日记"工作开展以来,镇村干部职工下乡都怀揣印有"中共力角镇委员会、力角镇人民政府民情日记"的本子,带着感情、带着任务、带着责任走村串户,记民情、载民意,以"民情日记"为载体,把群众对"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鲁钟鸣 《政策》2003,(12):9-9
相当一段时间,我们说某某官员如何勤政为民,便会赞其曰"爱民如子"。如今析之,这"爱民如子"说,并没有准确定位官与民的关系。因为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故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仅仅做到"爱民"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做到"畏民如父"。只有"爱民"才能扑下身子真正为民服务,只有"畏民"才能有所畏惧,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社会化的需要,利益的实现是需要的满足。由于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表现为方方面面、多种多样。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种整体利益。这种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这些具体利益,如果按照利益主体所处的社会阶层来划分,可以分为工人的利益、农民的利益、知识分子的利益以及其他各劳动阶  相似文献   

18.
如果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没有过时的话,那么农民在城里打工的辛勤所得就应该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了!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劳动力市场远远供大于求的现实,这些没有文化、缺乏专长的农民工的“劳动力价值”之低是不难想见的。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点钱恐怕只够用来维持“劳动力自身的简单再生产”,至于一些地方官员大肆宣扬的所谓“打工经济是致富捷径”之类的说辞,如果不是确实不了解情况,那就很可能是居心叵测了。  相似文献   

19.
谢汝平 《前进》2014,(9):64-64
午后的阳光暖暖照着,几缕光线穿过窗子,定格在母亲身上。母亲正坐在桌前缝补衣服,专注而认真,一副恬淡从容的神情。手中那块颜色并不相同的旧布,是从别的不能再穿的衣服上剪下来的,经过母亲的仔细比划,然后剪成所需的形状,再用针线密密地缝补在破洞处。缝补丁是件重要而兼具创造性的工作,最起码母亲是这样。可能在母亲看来,为儿子缝补衣服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可以将心中的慈爱以及所有的叮咛,通过针针线线缝进补丁里,让我时时都能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再就是尽管家里买不起新衣,母亲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尽可能展示出美好,即使是一块小小的补丁,也决不草草了事。  相似文献   

20.
金陵客 《文明大观》2003,(11):2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