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左琦 《法制与社会》2013,(4):107-108
现代社会民事活动中指印的应用非常广泛,当需要对民事活动中的指印进行检验时,这些指印表现出一些有利于检验的特点和不利于检验的特点。本文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一些民事案件指印检验鉴定时的应用方法,以期对民事案件指印纹检验实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能力验证反馈结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当前相应鉴定专业的技术现状和鉴定质量.通过对2017-2021年CNAS指印鉴定能力验证反馈结果进行梳理,按纹线特征比对、印面特征运用、形成方式检验三个方面分类统计,分析评估鉴定机构对指印鉴定技术的掌握情况,评估结果可作为鉴定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检查、内外部专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3.
捺印形成的指印特征差异,是指在捺印过程中形成的指印与指纹之间中心花纹、三角、细节特征等特征的类型、形态、数量、位置、方向以及特征存在与否的变化,属非本质差异.在实际工作中,这些差异是通过三面捺印指印、正面捺印指印、现场指印之间的相互比较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4.
民事案件中的指印检验阎笑古据印,做为个人取信的手段,仍广泛存在于民间的各种财产往来或有特定意思表示的文书之中。所以,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文证上的指印需进行检验。与刑事案件中的指印检验相比,民事案件指印检验的理论依据仍是...  相似文献   

5.
残缺现场指印的鉴定有多少个相同点才能作出同一认定的结论是多数鉴定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由于每枚指印在现场遗留情况不同,而使问题变得复杂。科学鉴定是,根据现场指印的不同部位分析现场指印与样本指印在相同的细节特征点中有无高质量特征点反映,然后再考虑特征点的数量,不能一概而论。就一枚现场指印来说,评断一个细节特征点的质量没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它是鉴定人员根据细节特征点的种类与所在现场指印的部位、指印的花纹形态和纹线的流向比较凭经验作出的或者是鉴定人员的一种心理判断。笔者认为高质量的细节特征点应从细节特征点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遗留有指印的粘面往往与玻璃、窗框、衣料(布、绒、毛料等)、纸张,以及胶带本身的粘面与粘面、粘面与光面粘贴在一起,若一律采取撕剥的方法,留有指印部位的胶带粘面往往受到破坏,为下一步显现指印带来困难。过去,对胶带粘面指印的剥离,技术上一般采用化学试剂剥离法,主要有:氯仿与无水乙醇混合液、丁酮与无水乙醇混合液、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液、四氯化碳与无水乙醇混合液等。最近,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乙醇汽油剥离胶带指印用碳素墨水显现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DFO指印显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介绍了DFO指印显现技术配方、操作方法和系统应用实验研究结果,发现DFO方法可以有效显现各种纸张上的汗液指印和血指印,对陈旧指印和微弱指印显现效果良好,显现成功率远远高于茚三酮和茚三酮/氯化锌方法,在实际办案中也取得了理想的显现效果。  相似文献   

8.
1利用载玻片提取指印对汗液指印,传统的作法是将指印经粉末刷显后,用指纹胶带纸将载体上的指印粘下贴在反差较大的衬纸上(比如黑色的相纸)。这种方法有两方面的缺点。第一,存档时间长了,相纸受潮起泡,或干燥爆皮,破坏指纹特征,从而影响检验鉴定的准确性。第二,鉴定前还要将衬纸上的指印进行二次翻拍,从照相冲卷洗片到最后制成指印照片相当繁琐,既费时又浪费胶卷,而且经翻拍后制作的指印照片在质量上达不到原件的标准,为检验鉴定增加了难度。使用载玻片提取指印,就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其操作过程同传统的作法完全一致,只是…  相似文献   

9.
在现场勘查中,利用照相胶卷带有粘性的特点,提取灰尘指印,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它具有简便易行、可直接利用等特点。现将此法介绍如下:1胶片粘性的可利用性照相用135或120型全色胶卷,其底片药膜面组成成分中有一种原料—明胶。明胶(Gelatin)又称“白明胶”,为白色或淡黄色透明固体,能溶于热水,呈亲水胶体,不溶于有机溶剂,其溶液具有相当粘度。明胶在胶片中作胶体支承物,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提取灰尘指印。2提取指印前的准备工作将全色135或120型胶卷在未曝光条件下定影、水洗、晾干,分成小段(135型胶片小段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高仿真制模伪造指印的识别方法.方法 选取多个印泥指印作为母版,分别采用曝光法制作指模,将母版指印与对应的伪造指印进行整体比较及显微比较.结果 伪造指印较母版指印尺寸存在差异、纹线略变粗、纹线间隔略变小、细节特征易黏连、细小痕迹及细微特征不反映或反映不全、单根纹线的墨迹分布平实且缺少细微漏白等.结论 识别伪造指...  相似文献   

11.
指纹与指印     
通过对指纹和指印的概念、形成机制、表现形式、所起作用的阐述、论证了“指纹”与“指印”两个术语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地发掘模糊指印形态特征在司法实践中的可用性和实用性,我们利用文件上有色指印的阶段性痕迹--墨迹边缘状态、积墨形态分布“、空白”形态分布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等非纹线特征,分析研究了不同捺印人以油墨为介质连续捺印的样本指印50组共200枚,结果发现使用非纹线特征能够准确地分辨出同一手指连续捺印的同组指印。本文还对应用指印非纹线特征的各项技术要点进行了讨论,并且列举了该方法用于鉴定实践的三个成功案例。指印非纹线特征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对模糊指印只能出“具不具备鉴定条件”的结论模式,而且使适合使用该方法的被检指印形成相对时间的难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3.
王龙 《刑事技术》2011,(5):72-72
某年2月,某镇发生一起撬门入室盗窃案,嫌疑人对现场翻动较大。笔者在对现场进行勘验时,现场已遭到破坏,但在中心现场三楼楼梯间(楼内置楼梯间)转角平台一侧的卧室窗户玻璃内侧面发现一枚指印,指印上覆盖有微量灰尘尘垢。将遗留有指印的玻璃整块提取带回实验室检验。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办案中,经常会遇到残缺的疑难现场指印。有些指印由于遗留部位小;纹线模糊;稳定性细节特征点少或受其他条件所限而无法作出鉴定结论。如果现场指印是2枚或3枚关联残缺指印,即使每一枚指印的条件差,特征点少,将它们综合检验往往就能够起到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15.
1 案例简介 2007年10月,某县一商店被盗。刑事技术人员勘验现场时,在柜台玻璃上发现有多个掌印。其中,有2个掌印均为同一人右手所遗留,两掌印中,各指指印均不完整,但右手小指指印一个是指印左侧三角部分,一个是右侧部分。将两个不完整指印用粉末显现后胶带提取,扫描输入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查询系统,查询本地捺印库。由于特征少,分值较低,未能查中。遂将2个不完整指印在Photoshop软件中拼合,重新录入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查询系统,查询本地捺印库,直接查中张某的捺印指纹。  相似文献   

16.
显现汗液指印常用方法之一是“502”熏显法,因某些汗液指印,汗液的成份、数量不同,使汗液纹线粘附502胶不均匀,从而形成部分是汗液纹线,部分是白色502胶纹线的残缺502胶指印。如何将这类残缺502胶指印一次性拍照在同一画面上,并且纹线特征全部清晰,反差完全一致,是刑事照相中的一个难题。1案例2000年1月9日晚,长沙某办公楼发生一起盗窃案犯罪分子作案时,在盛装文件的黑色塑料盒底部留下一枚汗液指印,经采用OF-1O1A型全自动502熏显柜熏显后,形成了一枚指尖部分仍为汗液纹线,指印中心花纹及指节部…  相似文献   

17.
一些案件中的案犯为了掩盖犯罪事实,常会将在现场使用过的物品用水进行冲洗浸泡,而经过水浸泡的客体上指印往往很难显现提取。笔者在实践中利用胶带粘面显现剂对水浸泡过的光滑客体上汗潜指印显现有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紫外反射照相显现指印与502胶熏显指印方法的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紫外反射照相与502胶熏显两种方法显现指印的成功率,确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那种显现方法。方法对玻璃、陶瓷、黑白照片上3种类型上的汗液指印,油脂指印和普通指印各100枚,分别用紫外反射拍照显现与502胶熏显,统计两者达到3等级以上的比例,来判断效果的好坏。结果紫外反射照相显现法在3种客体上显现的成功率高于502胶熏显法。结论实验结果为选择指印显现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脂指印的特点,采用先期冷冻油脂指印,然后用红珠填充的方法,提取到了很好的指印.  相似文献   

20.
现场勘查人员对犯罪现场进行勘查时往往会提取到很多细节特征点不多的残缺现场指印,我国指纹技术人员一般认为能作出同一认定的现场指印细节特征点一般不少于8个(特殊除外),这样那些现场提取的细节特征点少于8个的残缺现场指印往往由于不能同一认定而被丢弃,这就影响了刑事案件的侦破进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在指纹检验鉴定工作中认为用虚拟特征法能对一些细节特征点多于2个而少于8个的残缺现场指印进行同一认定,现就具体操作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