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名界画廊     
《各界》2013,(2):F0004-F0004
姜怡翔,著名国画家,1962年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198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任国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1970年11月16日出生于辽宁。1983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附中。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1989年12月,举行了第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199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代培,从师于周广仁教授和金石教授。1993年考入德国威斯巴登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研究生班,从师于著名演奏家、教育家弗露丝娜教授。1993年12月,应威斯巴登市长的邀请,入市政府演出,受到市长的接见,  相似文献   

3.
赤霄 《各界》2014,(2):50-54
十年兴教 杜斌承原名杜丕功,字斌丞,以字行世,榆林米脂县城隍脯湾人,出生于1888年3月20日,七岁入私塾读书,后毕业于三原县宏道高等学堂。19l3年,杜斌丞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  相似文献   

4.
汪夕茹 《党政论坛》2010,(14):10-10
汪道涵自幼聪慧好学,在父亲创办的明光小学和初中读书,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东南大学附中高中部录取,1932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他在学校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全家奔赴延安,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宝禅 《各界》2014,(11):45-48
吴沙浪原名吴国昌,化名吴沙浪、高志德,1916年3月10日出生于韩城县乔子玄乡马村一个耕读之家,1932年考入韩城县芝川镇县立第二高级小学,1934年就读于韩城中学。  相似文献   

6.
<正>戴逸(1926-),江苏常熟人,历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中国史学会会长。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铁路管理系,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1948年进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后留校任教。1964—1972年,先在山西参加四清工作队,后到江西干校下放,1972年随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小组拨归北京师范大学,1978年人大复校后受命组建清史研究所。最初从事中国革命史、近代史研究,后转入清史研究,是清史学科开创者之一。  相似文献   

7.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09,16(6):F0002-F0002
陈国权知名公共管理学者。浙江温州市人,1961年8月8日生。1978年考入浙江大学,先后在浙江大学获工学学士、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8.
刘肃勇 《侨园》2013,(9):49-49
<正>张灵甫杀妻弃子张灵甫1903年8月生于陕西长安县东大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念私塾。1912年小学毕业后考入陕西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张灵甫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25年夏初,去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四期步兵科,并加入国民党。1926年10月毕业,24岁的张灵甫去国民党军第十军21师任排长,参加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结束时升任连长、营长,于1933年升任胡宗南军的独立团团长,性  相似文献   

9.
刘俊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生,四川省乐至县人。1982年考入四川师范大学,1986年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当年分配到西南政法大学工作,于1992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武汉大学,师从刘德厚教授读博,2005年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0.
李明博1941年12月19日出生于日本,在韩国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随父母回国。因家境贫寒,李明博青少年时期饱尝生活艰辛。后来,他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考入高丽大学商学院,并靠勤工俭学完成了大学学业。  相似文献   

11.
张起浚  崔增印 《各界》2010,(4):88-90
早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从电影中看到国外农业生产已经是机械化耕作,拖拉机、康拜因奔驰在田间多么先进,多么神气。生物课上讲到达尔文进化论,米邱林的遗传育种学说,启蒙了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兴趣。所以我在1951年中学毕业的时候,第一志愿就报考农业学科,考入北京农大。  相似文献   

12.
沙平 《各界》2010,(8):23-25
熊向晖,1919年出生于武汉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曾任湖北高等法院庭长。1936年,17岁的他考入清华大学,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很快便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清华南迁长沙,在长沙他接到党的指示:不要暴露身份,报名参加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到胡宗南的第一军服务。  相似文献   

13.
陈强峰 《民主》2005,(9):31-33
周训典于1921年出生在宁波市大沙泥街90号翰林第的一座二层旧式民居,1936年毕业于翰香小学,考入宁波中学,后转上海中国中学读书。“七七事变”爆发,回乡在宁波浙东中学(现宁波四中)读书。开学一个月后,学校遭日机轰炸解散,他立志抗日。1939年12月,考入航空机械学校,后又在美国学驾驶驱逐机,接受空中战斗训练。  相似文献   

14.
黄团元 《各界》2011,(3):69-71
于右任,1879年4月11日出生于陕西三原,17岁时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23岁中举,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成为国民党重要决策人物之一。他还是诗人、著名书法家。他出生于穷苦家庭,成名后爱国恤民,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5.
周易 《党政论坛》2011,(14):28-28
与李达结为连理 王会悟,1898年出生在浙江桐乡乌镇。父亲王彦臣是晚清秀才,他在镇上办的私塾,茅盾曾在那里读过书。王会晤6岁起随父就读,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从小养成了善良勤劳又刚强坚毅的性格。12岁时,她考入嘉兴女子师范学校。  相似文献   

16.
宝禅 《各界》2014,(4):58-63
游击建队 高朗亭又名高明镜,1912年出生在陕西省延川县贾家坪乡石窑村,后来进入榆林市省立第六中学读书,参加了共青团活动,1929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高朗亭考入绥德师范学校,不久后学生们闹学潮、砸县党部,学校被陕北军阀井岳秀关闭。此时高父去世,高朗亭只得停学回家操持家事。  相似文献   

17.
赵俪生,著名历史学家。1934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在校期间,曾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是“一二·九”运动的积极分子。他的不少同学如姚依林、蒋南翔等,后来都成了声名显赫的人物。以赵俪生的资历和对革命的热情.他本可以在穿越斗争的惊涛骇浪之后,踏上政治的红地毯。然而,他因坚守自由主义立场,一次又一次错失或放弃了。  相似文献   

18.
裴毅然 《各界》2013,(9):22-26
教育资源稀缺 1920年代初的陕西,全省只有一所大学、一所中学、一所师范。西北红军出身的高千;张秀山回忆:“1928年春,我考入榆林中学。是陕北23个县中唯一的一所中学,是经济文化,落后的陕北高原的最高学府。”(张秀山《哥的八十五年——从两北到东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这所榆林中学仅为初中。陕北宜君县直到1930年代初,全县未有一所中学,只有一所高小。  相似文献   

19.
云君 《各界》2014,(11):41-44
薛和昉又名何爽、曼棠、河上、董丰,1908年10月出生于韩城县芝阳乡清水村,幼年丧母,在外婆家长大。少年时,薛和昉聪明好学,博览群书,考入韩城县立蚕业学校,毕业后入韩城中学读书,中途又考进西安中山大学。1929年夏,薛和昉到北京辅仁大学学习医学,不久薛父去世,薛和昉回家奔丧,遂留在家乡从医。  相似文献   

20.
彭淑  苏希杰  张嘉衍 《各界》2011,(11):26-28
i948年,高梁生于山东滨州。他的父亲顾准33岁,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东财委委员、山东省工商总局副局长、财政厅厅长。依照北方的传统,为了好养活,他跟上面的一兄一姊一样,乳名也是一种粮食:高梁(通粱)。I982年,他33岁,考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成为父亲的学生、经济学家吴敬琏门下的研究生,专攻比较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