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与交流,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干部肩负着组织领导各族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重任。近年来,民族地区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法律素质与领导水平太低,政策水平、工作能力无法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缺乏,后备干部缺乏等。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在当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建设步伐逐步加快,但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观念落后、缺乏规划、基础薄弱、投入不足、数字鸿沟等问题。推动民族地区电子政务发展要创新发展理念、加强规划、加强政府合作、优化信息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马自欣 《学习月刊》2013,(14):21-22
恩施自治州是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地区,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恩施独特的民族文化。位于恩施市的三岔乡于2003年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块神奇而古老的土地培养了众多民间艺术大师,傩戏鼻祖谭学朝老先生、耍耍的开创者董兴林都是出自这里。因此选取三岔乡作为调查样本有很强的代表性,而且三岔乡文化站也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下乡表演到传承人的甄选,三岔乡文化站的工作人员都功不可没。为了深入而全面地了解民族地区民  相似文献   

5.
简论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努力提高开发农民旅游市场的认识、强化对农村旅游市场的促销力度、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等一些具体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柃妤 《世纪桥》2007,(9):56-57
渝东南民族地区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区县,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形成"一区四县"的经济格局,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在阐述渝东南地区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国内外文化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把民族文化旅游培育成为龙胜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把龙胜建设成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必须着力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寻找突破口、寻求新对策,进一步探索两者互动发展、互融共赢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云南的旅游业要更上一层楼,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突出云南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开发中必须敏锐地发现和利用各种机遇,必须在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在民族地区高校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除了应当采用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更应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这一非民族地区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用科研和文化事业的前景来留住人才,以求得自身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顾雪涛 《当代贵州》2007,(22):34-35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国家旅游局的专家组曾经在全面考察贵州之后,给了贵州旅游发展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16字方针: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如何把这16字方针贯彻到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本文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1.
四川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省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五大发展趋势:文化旅游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由政府主办的接待型向企业主办的市场型发展;民俗风情节庆化趋势势头不减;旅游个性化、旅游产品精细化和特色化的趋势;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城市化与回归乡土两种发展趋势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是指凭借农村地域上的一切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以满足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乡村旅游吸引物主要是乡村幽静的环境、秀美的景色、淳朴的民风和悠闲的生活节奏,是使城市居民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这种旅游方式的特征是客源稳定,重游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同发达地区相比,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诸多困难,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困难。因此,西部小康建设应该以完善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党和国家扶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为主体思路,采取多方面相应的实际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产业,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保护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保护西部民族地区人文环境以及保护当地居民权益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法律规范缺位,当地居民、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淡薄,使得当前西部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现象严重。为此,必须完善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法律体系,健全对政府管理行为的法律监管机制,加强旅游行业协会的依法管理职能,以此不断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纪念品市场是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子市场,但是,该市场上产品严重同质化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了特定的经营者和消费者(游客)的交易行为,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了该市场的发展与繁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信息传递机制以及有效的制度,以促进交易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与国际化更为紧密联系。过去旅游曾经是富者的特权,现在已经为平民百姓普遍享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民俗旅游则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较为突出的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成因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转型的推进、城市化的双重效应、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精神文化的塑造.要实现西部多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应着力于发展以保障民生的社会建设、塑造"善治"的政府管理、发挥少数民族社会精英的作用、塑造多元统一的新型民族文化、依法严格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生态破坏类型之多、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在西部民族地区表现得最典型、最强烈,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最具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重点加强"三支队伍"人才建设;确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良好的用才、引才环境;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必须坚定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要通过加强法治,推动西部地区形成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活力的开发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客观规律,依法开展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工作,保证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