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美国新总统布什一再宣称将推进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主持召开了航天工作会议,决定在 1年之内组建一个新的军种——航天部队。 俄罗斯现有的战略火箭军主要由战略导弹部队、导弹太空防御部队和军事航天部队等力量组成。根据俄通社—塔斯社的报道,未来的航天部队将以战略火箭军的军事航天部队和导弹太空防御部队为基础组建,担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组织和实施太空作战。而太空作战的一项主要行动就是攻击敌方包括各种航天器和地面控制站在内的太空系统。由此来看,俄罗斯组建“天军”的一个重要意图…  相似文献   

2.
张岩 《瞭望》2005,(31)
研究以不依赖空气喷气推进方式的运载火箭为手段进入太空的现代航天科技始于20世纪初,二战期间,德国于1942年首次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弹道导弹V-2火箭,在工程上实现了航天理论先驱者们的技术设想。二战后,美国和前苏联在德国的研究基础上继续从事火箭及其他航天技术的研究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研制的各种类型导弹武器相继问世,形成了导弹武器系统,同时也积累了研制运载火箭的经验,建立了与之配套且初具规模的工业设施。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采用改装的P-7洲际导弹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3.
《求知》2004,(2):41-41
载人飞船即用多极火箭做运载工具,从地球发射的可在宇宙飞行的载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三种类型。载人飞船一般由3部分组成,第一段为推进舱,也称服务舱,为飞船提供电源、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火箭军某旅“导弹发射先锋营”一班班长何贤达,国字大脸上两道浓眉,25年军旅岁月在他身上刻下特有“气质”:身板挺拔如松,训练场上目光犀利、声如洪钟,口令掷地有声。他精通3型导弹武器,5次荣立军功,是“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优秀共产党员”“好班长标兵”,两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王牌号手”,是导弹发射操作手中的王牌。何贤达这个“王牌号手”却是从炊事班走出来的。1997年,从小就梦想着“骑马挎枪走天下”的的何贤达,  相似文献   

5.
肯 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 ,成立于1962年7月 ,是美国宇航局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之一。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位于美国洛杉矶北面的西海岸 ,成立于1964年5月 ,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用航天发射基地。主要用于战略导弹武器试验、武器系统作战试验和发射各种军用卫星、极地卫星等。拜克努尔发射场位于哈萨克斯坦 ,建于1955年 ,是前苏联最大的导弹和各种航天飞行器的发射场。普列谢茨克基地位于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 ,建于1957年 ,主要用于发射大倾角的侦察、…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在美空军空间作战中心首次举行了以太空为主要战场的大型军事演习后,俄军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导弹发射演习。先是俄战略火箭军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一枚"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尔后在巴伦支海海域的俄北方舰队的一艘导弹核潜艇和俄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也分别发射了海基弹道导弹和三枚空基巡航导弹,导弹均准确地击中了远东堪察加半岛靶场上的既定目标。这是俄自建军以来首次使用陆、海、空基导弹同时实施精确打击的演习。这不仅显示俄军21世纪重振大国雄风的决心,也初步反映出俄军打赢未来战争的作战方式。核战争…  相似文献   

7.
秦钟 《瞭望》1985,(12)
美国和苏联从三月十二目开始在日内瓦举行新的控制军备谈判。现将美苏在战略核武器、中程核武器和太空武器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力量对比简要介绍如下: 战略核武器 战略核武器是美苏争夺全面军事优势的重要一环,双方在这方面的竞争早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就已开始,迄今都已发展了四代战略核武器,在导弹贮存、生存能力、火箭燃料、反应速度、命中精度、摧毁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聂荣臻元帅逝世的噩耗传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职工们,沉浸在无限的悲痛中。与共和国导弹、火箭事业同步成长的专家,对长期主管国防尖端科技的聂帅更有着特殊的感情。戈壁滩上难忘的一幕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佩了一条黑领带,表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世界上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和导弹发展的热点区域,这些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和导弹对我国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台湾:可能发展核武的地区根据《简氏防务周刊》2006年1月8日的报道,台军“决战境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1,(37)
美国军方8月31日进行了计划用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新型火箭的首次试验,并获成功。 以色列9月3日出动军用直升机,炸毁了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的一栋巴勒斯坦情报局办公楼。 南斯拉夫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理金吉奇3日表示政府拒绝向海牙法庭引渡塞总统米卢蒂诺维奇。 韩国内阁4日提出总辞职。 美军9月4日再次出动战机袭击了伊拉克南部地区的防空基地。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化武器研制和发展中,战略导弹核潜艇可以说是一种隐蔽性能好、机动性强、又难以防范的作战系统。在中国,从事这方面研制的总设计师是黄纬禄。在他指挥下,我国于1982年10月中旬成功地发射了核潜艇弹道式火箭。 战略导弹核潜艇,是一个国家核自卫力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早在二次大战末期,德国在希特勒秘令下制造并向英国隔海发射V—2火箭。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弹道式火箭。  相似文献   

12.
美国“独立”号航空母舰上的海军人员在装载“哈姆”反雷达导弹1999年1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公布了美国“本上导弹防御计划”和“战区导弹防御计划”,并正式要求修改美苏于70年代初达成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此举明知会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和有关国家的特别关注,还是一意孤行,究竟意欲何为?美军在《联合战区导弹防御纲要》中给战区导弹下的定义为“针对一特定战区目标的战区导弹、巡航导弹和空对地导弹”。据美军有关人士解释,战区导弹通常指射程在70—3000公里之间的导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就是融被动防御系统、主动防御系…  相似文献   

13.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10年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论而誉满全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承担运载火箭、卫星、载人飞船以及战略战术导弹等航天产品的研制和发射任务的大型国有高科技企业,十分重视两个文明建设,他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典型引路,精神育人”,通过持之以恒、深入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了全公司干部职工的热情和创造力。自1996年10月至今,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连续19次发射成功,在世界航天领域赢得了良好的信誉。特别是6月25日风云二号卫星发射成功,成为航天人向党的79岁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9,(52)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张育林预测,未来人类发射新的航天器及出现空间城,将在新世纪得到进一步证实。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苏联发射了一系列载人空间站,达到了空间永久载人先进水平。到1997年,世界各国发射的航天 器达5400余个。其中,人造地球卫星占90%,全部的航天器中,有70%多用于军事目的。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航天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信卫星,用于无线电通信中继站,转发或发射无线电信号,以实现地面站之间或地面站与航天器之间的通信,可传输电话、电报、电视、传真和数据等。二是导航卫星,为地面、海洋、空中和…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与中国导弹核武器张作文我国的导弹核武器,是5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制的。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到1964年10月16日就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在此前后又成功地研制了氢弹、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和与之相配套的核弹头。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为...  相似文献   

17.
正核试验与导弹试射相伴相随,几乎已成为朝鲜近年来的"规定动作"。朝鲜核试验与导弹试射交替进行,至少显示其核武及导弹项目发展不再是政治宣示和外交筹码,而是在切实打造核威慑力。朝鲜的逻辑很清晰:没有核武的导弹威慑力有限,没有投射工具的核武不足以构成战略威  相似文献   

18.
近半年来,美国和西欧的航天火箭接二连三地在发射升空后发生严重事故,使西方的航天事业屡遭挫折。 最近一次事故是在五月三十日夜间,欧洲航天局在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第十八枚阿丽亚娜火箭。这枚第一次使用的“阿丽亚娜——2”型火箭升空仅四分半钟,在到达二百公里高度时,由于第三节火箭点燃不久就突然熄灭,使火箭失控,偏离航向坠落,地面指挥中心被迫遥控引爆。火箭运载的国际通讯财团一颗价值五千五百万美元、重二千一百七十五公斤的V—F—14大型国际通讯卫星也同时炸毁。这是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和1996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北海和台湾海峡成功地进行了三次军事演习。海、空军发射的舰对舰、空对舰导弹全部精确地命中目标,充分显示了我军维护祖国统一的强大能力。发发导弹竞显神威,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高度赞扬,也使为研制生产导弹付出艰辛劳动的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的广大员工深感欣慰,并受到巨大的鼓舞。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长征”系列火箭技术日臻成熟,已经多次发射成功。当时,我国经济还比较困难,不可能把大量的资金投放到发展火箭上,而火箭发射服务的国内市场又十分有限,因此,中国的火箭事业要争取到必需的资金,并不断推进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唯一的出路就是打开国际市场,参与世界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