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次,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到空军某疗养院检查工作。他一到疗养院,见院内遍地枯枝败叶,杂草丛生,心里很不高兴。第二天清晨,他带领随行人员拔杂草、扫路面。该院院长听说刘司令员亲自带领人员打扫卫生,马上跑步到刘亚楼跟前,检讨自己工作没有做好。刘亚楼严肃批评说:"你看你把这么好的疗养院经营得像个什么样子,活像个没落的王朝!"接着,他把疗养院的负责同志都召集在一起,交待说:"空军疗养院要以为  相似文献   

2.
<正>都说"官儿不打送礼的",而开国上将刘亚楼则是一个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点将:"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在担任空军司令员期间,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儿,让人们认识到刘亚楼上将的铁面无私和为人处世。有一年,刘亚楼去青岛空军疗养院疗养。当天晚上,疗养院院长按照惯例带着人参酒、水果罐头等土特产品  相似文献   

3.
1958年12月中旬,彭德怀回到湖南湘潭、平江、株洲等地进行考察。据查有关史料,彭总株洲之行记述不详。最近,当年接待彭总视察的王又民老人回忆了彭总在株洲观察时的情景王义民1949年南下湖南,是当时湖南省公安厅的组建人之一。1957年,他曾调任株洲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并兼任市委接待处的领导工作。1958年12月,彭德怀到株洲视察时,他负责具体接待工作,一直陪同在彭总左右,得以收藏了彭总在株洲视察期间的宝贵资料。一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热潮中,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炼钢铁,钢铁生产指标一翻再翻,粮食高产纪录也一…  相似文献   

4.
1956年3月,我从印度奉调回国,任国防部外事处长.那时外事处属国防部办公厅管,但外事工作上一些重大事情彭总都亲自过问.周总理也交代过我:"你的任务就是给彭总在外事方面当参谋,凡事请示他."  相似文献   

5.
“主人自己大吃大喝,不吃穷才怪哩”高绪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彭德怀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从不特殊。1939年5月,彭总为了统战工作的需要.去会晤国民党河北省主席鹿钟麟。他路过南宫县时,见到了陈砰将军。陈赓那里正好有红鱼,请彭总吃。可吃伍时又...  相似文献   

6.
1966年 4月 2 0日至 2 5日 ,彭总到宜宾视察。他的英容笑貌 ,至今还留在宜宾人民的心中。一、参观赵一曼纪念馆赵一曼纪念馆在翠屏山上 ,没有公路 ,汽车上不去 ,只能步行登山。彭总虽是 68岁的老人了 ,可爬起山来腿不软 ,气不喘 ,上陡坡也不要人搀扶。到了纪念馆门前 ,他举头凝望着朱德题写的“赵一曼纪念馆”黑底金字扁额 ,似乎要品出每个字的功力。片刻 ,他进了展厅 ,对题词部份一掠而过。当他走到赵一曼事迹图片文字展板前 ,他的脚步停住了。他一边仔细听解说员的讲解 ,一边细心看着每一幅画面。彭总过去只知道赵一曼是个女英雄 ,但对她…  相似文献   

7.
7月24日上午,彭总和补一禹副首相率“八一办公室”人员由大洞到达大榆洞。在大榆洞,机要处和作战处在彭总住宅的一侧,彭总有时去机要处走走看看,有时到作战处的图版前背起手默默地思考问题,有时则在洞口散步。十月底的天气,已经很凉了,他仍光着头在寒风中不停地踱步,警卫员给他送帽子来,他好象没见到;敌机在空中嗡嗡作响,他也象没有听见。彭总在踱步、在思考,在不停地踱步、不停地思考。一场大战即将来临——志愿军出国第一仗就要打响了!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幸读到《西昌文史》14辑田兴成《彭总在螺髻山牧场》一文,记述的是彭德怀元帅1966年春视察四川省西昌螺髻山畜牧场时的一件往事:3月28日这天,彭总轻车简从来到牧场视察工作,探望彝族牧民家庭后,在场部吃了中餐。食堂按每人0.2元计收了彭总一行伙食费。回到邛海宾馆,彭总  相似文献   

9.
196 6年 4月 2 0日 11时 ,两辆陈旧斑驳的小轿车 ,缓缓驶进四川省宜宾地区第二招待所。从第二辆黑色轿车里走出一位身材魁梧 ,表情严肃的老人。他 ,就是大名鼎鼎的彭德怀元帅。前来迎接他的地委第二书记沈学理却叫他彭主任 (当时彭任中共西南局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兼三线建设副总指挥 )。当然也有几位前来迎接他的领导 ,在双手捧住那双厚重的大手时 ,也轻轻喊了声“彭总 ,您好”。他们都曾是彭总部队的基层指挥员 ,熟悉他 ,敬重他。彭总在和他们握手的时候 ,仍然腰不弯 ,头不低 ,淳厚的嘴唇还是紧闭着 ,但脸上却露出了微笑 ,显得十分慈祥。…  相似文献   

10.
1958年12月,彭总在平江县进行农村调查时,一位残废老红军战士写给他一首诗:“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彭总不负人民之托,在庐山会议上,挥笔修  相似文献   

11.
面孔     
<正>新任空军司令员丁来杭:搞演习要"不怕搞砸"9月1日,空军航空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丁来杭首度以空军司令员身份亮相,出席开学典礼并寄语新飞行学员。飞行员出身的丁来杭历任空军航空兵团长、军参谋长,成都军区空军参谋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兼沈阳军区空军司令员。丁来杭认为,抓训练搞演习,要突出实战  相似文献   

12.
一分地之迷     
《前线》1997,(7)
一分地之迷“大跃进”那阵,彭德怀一次在北京西郊吴家花园住地的水塘边,开了一块小小的实验地,面积整整一分。他仔细深翻平整,连每个土疙瘩都用手捏碎,连着好多天,他一天到晚都在这一分地里忙乎着。警卫员不免有些莫名其妙,就问彭总。彭总回答道:“这一分地神啦,...  相似文献   

13.
要绝对保证彭总的安全 解方十分重视志愿军总部、特别是彭总的安全。总部机关还好说,他一声令下,同志们就会立刻行动;但对彭总,他可为难了。因为彭总工作起来往往忘记自己。为了便于指挥,他常常把指挥部选定在距前沿阵地很近的地方;敌机在头上盘旋扫射,他照常聚精会神,  相似文献   

14.
<正>1955年授衔时,彭德怀在"哈军工"就读的侄子彭起超,按规定可授上尉。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硬是打电话让陈赓院长给侄子授了个中尉。显然,彭总这样做,为的是服众,体现公平。后来,他给侄子写了一封信解释此事:"起超,你既为彭家人,就要遵守彭家的家风,那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清正、廉洁、诚实。老实人有时会吃亏,但从长远看,老实人不吃亏。想想那些为革命牺牲的人,你还会为肩上多一颗豆豆、少一颗豆豆烦  相似文献   

15.
《纪检与政法》2004,(1):24-24
记者近日在宁夏工人疗养院采访时,疗养院的余安业院长说,老年人巧用十招可保持健康长寿,甚至能将生命延伸25年!余院长告诉记者,人身体中有保持健康的基因,这种基因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紊乱,最终导致整个生命体的衰老。老年人可以从十个方面着手,实现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16.
1949年7月,时任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的刘亚楼受党中央、中央军委派遣,负责组建新中国空军,并于1949年10月任空军首任司令员.他在担任空军司令员及党委书记期间,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投身空军建设事业,既讲究革命干劲、又重视求实精神,创下了不凡的业绩.在他和空军党委的领导下,空军成为当时全军建设的"标兵".  相似文献   

17.
11月17日,邓小平同志不顾身体疲劳,下了井冈山又来到泰和县,了解农业机械化情况.县委安排小平同志夫妇下榻县革委会院内小客房,并派出两道岗哨加强警卫.这一不寻常的安排引起了住在小客房另一端一位客人的注意.这位客人叫池龙,是泰和籍的老红军,空军通讯部原副部长.因得罪林彪反革命集团成员吴法宪,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革命”,囚居山东.他只得把三个孩子托付给家乡亲人和当地政府.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池龙回到北京.1972年秋,池龙返回故乡,一来感谢乡亲们和当地政府,二来看看离别数载的骨肉.17日晚上,池龙凭着军人特有的敏锐,感到住在客房另一端的客人,不是一般人物.18日,池龙从刘步山处得知来客是邓小平后,立即对刘步山说:“我要见他,我熟悉他.”  相似文献   

18.
彭总开炮     
1930年6月,骄阳似火,大冶苏区热气腾腾,每个人脸上被太阳映得火红火红,内心更是洋溢着说不完的喜悦.穷苦人盼望久的彭老总终于来了.此时的彭德怀是红五军军长(不久即任红三军团总指挥),可人们习惯叫他彭总、彭老总.他率领的红五军.走到哪里,就将幸福和希望带到哪里.苏区人民称他为“福星”;地主老财和白军,听到他的名宇就心惊肉跳,寝食不安.  相似文献   

19.
正背景介绍原载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五日《红色中华》第三百零六期十月革命专号第三版。该版刊发了《各地日军大演习》报道。报道指出:"日陆战队一队于九日晨九时半越界至市江湾路花园一带巷战演习,分攻守两部,有军官数名,在场指挥,并闻驻沪日军准备继续进行演习,北四川路一带日军情形如旧,无甚变动,仍在严密布防,搜查行人,上海居民恐慌万状,均纷纷移居其他各地。""日本在天津一带的驻屯军全部定本月二十五日起至十一月五日止,举行秋季大演习,地址在北宁路沿线,计参加者有步兵、骑兵、炮兵、空军等,日军已通令各部正在积极筹备,同时驻平丰台日军亦在继续举行演习,本月三日曾有日军一部开赴长辛店演习实弹射击,一时机枪声、大炮声隆隆不断,如战场一般。"在报道题头中配有一幅插图。  相似文献   

20.
在57位开国上将中,刘亚楼无疑是引人注目的一位。他深受毛泽东的器重和厚爱,当兵三年就当上了师长,他亲手创建的人民空军,短短几年就令美国为之侧目,他被列为世界十大空军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