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 ,证券市场所存在的法律真空也呈现出来 ,只有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法律规制已经明显不足 ,《1·9规定》对虚假陈述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案件进行了明确规定 ,标志着我国证券民事赔偿机制初步建立。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情况 ,还应继续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经验 ,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等侵权行为也加以规制 ,以完善我国的证券民事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证券犯罪的本质在于其对证券市场的破坏,因此,应将证券犯罪界定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违反证券法规的规定从事证券的发行、交易、管理或其他相关活动,严重破坏证券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与《证券法》对证券犯罪的规定存在冲突。对此,采用附属刑法的模式完善证券犯罪的立法是较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和证券法是密切相关的两部法律。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改需要相互衔接。具体来说应当在三个方面注意衔接。首先,在股份公司的设立方式问题上,公司法应对股份公司的设立方式做出规定,而证券法应对不同设立方式下的设立条件做出规定,特别要对募集设立股份公司的条件做出规定。其次,在公司的增资、减资问题上,公司法应明确规定公司增减资的方式,即增资分为实质增资和非实质增资,实质增资的方式应明确规定为IPO、配股、增发;非实质增资应规定具体方式。减资的方式应明确规定为股东减少、回购股份、股份缩水,并规定相应的程序。而证券法应当规定增减资的实质条件。再次,在公司治理问题上,公司治理是公司法律规范的核心,公司法应吸收《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有关规定,强化公司治理,而证券法律不应再超越公司法对公司治理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证券市场颇具前景,然而现实的、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法制缺陷的分析可知,法制的完善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的完善,规范公司的法人治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全面引进股东诉讼特别是派生诉讼,完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及司法制度,切实保证投资者的利益,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公平有效的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新《公司法》的修订,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最终在立法上得到了认可。作为一种新的公司形态,一人公司对传统的公司法的一些基本理论构成了直接的挑战。而我国新出台的《公司法》虽对一人公司规定了六大防弊措施,但仍存在一些尚需完善的地方。如何在法律上对其进行规制并使之健康发展,成为当前急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三、对外投资的政策与措施为了鼓励企业积极向海外投资,保障投资企业的实际利益,韩国政府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扶持政策与措施。第一,韩国政府为了促进企业的对外投资,曾先后制订了《海外资源开发促进法》、《通牒》和《海外投资许可审查标准》、《扩大对外投资方案》等有关对外投资法律,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对外投资者应具备的条件,鼓励和禁止对外投资部门以及审批程序和注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政府有关部门为指导、监督外资企业顺利改制、上市,陆续出台了一些法规,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外资改制上市工作,但其中多为各个部委以“条例”、“实施细则”、“办法”、“规定”等名称出现的行政性法规,政出多门,缺乏系统性,个别之处甚至有前后矛盾现象。这必然对外资企业改制上市造成一定难度。外资企业如何改制,达到其预期目的,避免盲目性,我认为在设计改制方案时,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和把握:一、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股权的设计。根据《公司法》及《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8.
如何根据我国的具体承诺和WTO的有关要求,对我国现行的电信立法进行完善,对于我国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认为,目前中国电信业立法除应在立法体制、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上符合WTO的精神外。还应建立和完善包括以《电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和《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企业的管理规定》等主要内容的电信法律体系并建立起严格规范市场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9.
新《公司法》引入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但该制度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却有被滥用的倾向。基于该制度的特点,对其适用应遵循穷尽救济原则、被动适用原则和实际有效原则。另外,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面对国有公司时的尴尬以及证券市场与上市制度的不完善是造成该制度当前在我国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公司是我国风险投资企业的主要形式,为了完善其治理机制,应在《公司法》框架内仿效国外有限合伙制度,并在《公司法》中做出特殊规定并辅之以《风险投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