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法》第396条第一款规定了私分国有资产罪。新刑法增加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规定,目的在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惩治单位侵吞国有资产的腐败犯罪行为,保证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和国有单位的正常管理及生产经营活动。私分国有资产的案件屡见不鲜。然而,被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名判刑的案件寥寥无几,许多基层检察机关,尽管也接手了一些审计机关移送的案件线索,但在具体查处过程中却遇到许多困难。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在查处私分国有资产犯罪案件中存在多处“瓶颈”,具体有“三难”——一、定性难。在定性问题上存在…  相似文献   

2.
浅谈私分国有资产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政府发文成立的临时性机构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应该以该机构的职责来论,而不应以该机构或该机构的组成人员的身份来论;在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过程中,应强调其私分行为是否体现单位的意志和单位的整体利益,不能仅凭单位是否“人人有份”来认定其犯罪构成;对单位私分“小金库”的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了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修订后刑法第396条明确规定了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属于单位犯罪,在某些方面与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贪污国有资产的行为极为相似。然而,私分国有资产罪和共同贪污犯罪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私分国有资产罪和共同贪污犯罪虽然都带有一种“集体”的形式,但其实质是不一样的。首先,私分国有资产罪是一种单位犯罪。其次,在私分国有资产罪中的这个集体一般都是依法成立的合法组织,他的成立…  相似文献   

4.
杨健鸿 《检察风云》2014,(24):20-22
私分国有资产被免职 2014年1月24日,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六名厅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其中就有“高忠宝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买房产方式先后收受贿赂人民币278.81万元”。事实上,从2010年开始,网络上就开始流传中石化云南分公司私分“党员活动经费”的举报。  相似文献   

5.
一、认定“集体私分”的依据“集体私分”,是指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的主管人员或有关人员挪用或转移国家预算内预算外资金,截留销售货款、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非常规性的临时收入、罚没收入、违价非法收入或其他各种收入等,以单位的名义,采取发放奖金、福利补助费、律贴等形式将公共财物进行集体瓜分的行为。较之个体贪污犯罪,这种行为具有下列特点;1.主体的广泛性。通常来说,集体私分至少是三人以上,而且一个单位内人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私分公共财物;2.行为的公开性和欺骗性。集体私分公共财物总是假借发奖金、福利补助费、津贴等形式,在合法形式的掩盖下大肆集体私分公共财物。它往往是对外是暗  相似文献   

6.
日前,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二分院研究室、二审处与虹口区院研究室共同召开了私分国有资产罪法律适用研讨会。会上,与会人员就近期在办理私分国有资产犯罪案件中,遇到的私分国有资产与集体共同贪污、违反财经纪律滥发奖金行为的区别、国有资产的认定、“国家规定”的含义等热点、难  相似文献   

7.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是导致集体私分国资事件屡有发生的原因●国有企业出资人的实际虚位,必然导致国有资产“起诉人”的实际虚位●出资人职能不到位,企业就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违反国家规定’,这一概念在应用中的疑难探析 这里的所谓“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由于这一  相似文献   

9.
卫民 《检察风云》2002,(10):9-10
前不久,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检察院成功查处了一起私分国有资产大案:一个连临时工计算在内也不过26人的单位,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私分国有资产740万元。这是河北省证券登记公司在世纪之交依托股市交易运作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10.
案由:私分国有资产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食品公司是一家全民所有制企业。被告人杨某某于1990年1月任该公司经理、法定代表人,直到2005年1月。1998年至2004年期间,由杨某某直接负责主管并提出议定,以该公司名义采取“工龄补贴”、为职工购买“国寿鸿泰”(分红型)保险等手段。将286.4638万元国有资产集体私分。具体事实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了私分国有资产等问题,为了加强国有资产保护,1997年刑法规定了私分国有资产罪。然而,我国社会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纷繁复杂,以致司法实践中在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时存在分歧。日前,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检察院与本刊共同邀请专家,对“国有公司为职工购买商业保险如何处理”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院在办理一起私分国有资产80余万元案件的过程中, 对该案涉及的资金是否属于国有资产问题,委托县财政局进行界定,县财政局答复:你院既已认定其为“小金库”资金,故该案涉及的资金均属于国有资产。我院对该案以私分国有资产罪向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县人民法  相似文献   

13.
王茜 《法人》2023,(4):85-87
<正>历时多年,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剑南春”)原董事长乔天明行贿、私分国有资产案一审判决出炉。据四川省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乐山中院”)3月24日消息,现年74岁的乔天明因行贿罪、私分国有资产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4亿元。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剑南春一直活跃在白酒行业的浪潮之中。但该公司长期受制于乔家的官司影响,未能在资本市场有所迈进。去年4月,乔天明的儿子乔愚正式出任剑南春副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主持公司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了私分国有资产罪。对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在司法实务和理论界中存在不少争议的问题,这是立法不明确、司法解释不全面所致。笔者结合工作实务,通过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谈谈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企改制中隐瞒国有资产案的定性五花八门,其中不少被认为“法无明文”而作非罪处理。本文通过对隐瞒的国有资产是被新企业非法占有还是被行为人等股东非法占有,如何划清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限,如何区分贪污罪、私分国有资产罪既遂与未遂以及何种未遂应予定罪处罚等三个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定性处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林晓芳 《检察风云》2004,(20):30-32
2003年电力审计中,审计署太原特派办审计发现了山西省电科院涉嫌私分的案情:山西省电科院从1998年至2003年,采取转移隐瞒收入、虚列成本等手段,擅自截留应缴收入1.05亿元,并将其中4339万余元国有资产集体私分。为此,中纪委、监察部派出专案组与山西省检察院反贪局共同办案。日前,此案取证工作基本完成,太原市检察院将对此案提起公诉。“这可能是山西省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私分国有资产案。”山西省检察院办案人员如是说。山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由山西省电力实验研究所、电力建设总公司调整试验所、环境监测研究中心三个单位合并…  相似文献   

17.
黄东龙 《法制与社会》2010,(35):118-1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但是国有企业、公司中的一些单位主管人员借企业改制之机,损公肥私、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的现象比较严重,且有的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也以各种名义私分经手、管理、使用的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面对有些地方和部门私分国有资产行为愈演愈烈的现状,司法机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贪污罪、贿赂罪、挪用公款罪,由于规定为犯罪时间较早,一些相关的司法解释陆续出台,加之各司法机关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查处起来驾轻就熟。但私分国有资产罪规定为犯罪时间较短,许多问题不好把握,因此认真分析研究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理论问题及司法认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明确国有资产的范围、内容、种类.是正确查办私分国有资产犯罪的前提。私分国有资产罪作为新罪名,虽然目前刑法规定得过于原则,“两高”也来就国有资产属性作出具体司法解释.但司法者应当从法治的高度和历史的角度,根据实际,依法、公平、公正地定性处理,确保既不枉不纵,有效保护国有资产.促进经济发展.又正确反映和兼顾相关利益关系.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9.
江川 《检察风云》2006,(13):20-21
国土管理部门掌控着国家土地资源,被视为最易产生“小官大贪”的部门之一。本期我们刊登了两篇有关“土地爷”的职务犯罪案件,反映了国土管理部门个别掌权者疯狂私分、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刑事司法中对国有资产界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1997年10月施行的《刑法》中新设立的罪名。增设私分国有资产罪目的在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惩治单位侵吞国有资产的腐败犯罪行为,保证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和国有单位的正常管理和生产经营活动。在查处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实践中,存在着主体的认定问题、私分与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