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商标、商号是特许经营体系中许可使用的主要对象,但因我国相关规定不完善,对于商号的许可使用有待进一步理顺关系.无论何种特许经营,特许人都可将已有产品商标和服务商标作为许可使用对象,但服务商标在商业特许经营模式中是否可为许可对象我国实践中认识模糊.对未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被撤销的许可的效力应分别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
无论何种类型的特许经营,都是围绕商标的许可使用而展开的,因此,商标的许可使用在特许经营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特许经营体系的构建和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意义。然而,面对特许经营中注册商标和非注册商标并存的现状,能否将非注册商标用于特许经营中的商标许可使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李运华 《法制与社会》2010,(34):127-128
商标是维系特许经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功的特许经营企业,必须有全方位的商标策略。本文指出特许企业应树立现代品牌战略意识,重视品牌的管理与运作,合理应用商标设计策略、商标注册策略、商标使用许可策略,及时有效地处理商标权法律纠纷,维护特许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4.
特许经营商标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特许经营商业模式被世界各国普遍推崇,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利用跨国公司、特许经营这些商业利器来打开局面。中国的特许经营行业也正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像"全聚德"这样的一些老字号也凭借着其雄厚的工艺技术内涵逐步涌上国际舞台,其他一些新兴的企业,比如"小肥羊"、"恒源祥"等也怀着向国际市场进军的梦想稳步前进着。特许经营的实质就是包括商标权在内的一系列的知识产权授权,特许经营最直接的作用是通过品牌也就是商标的使用扩大影响创造经济效益。无论是特许人还是被特许人都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商标。如何利用和保护好商标权对特许人来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国际特许经营中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造成了对特许经营人商标独占使用权的侵害。本文着力分析了这一具体平行进口模型中平行进口行为的性质,试图探求一种被侵害知识产权的救济方式。在效益不同而权利发生冲突时应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如何通过保护特许经营人之商标权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或者至少防止利益失衡应成为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商业特许经营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商业特许经营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商业特许经营(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特许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战略对餐饮特许经营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我国餐饮特许经营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运用知识产权战略能力的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餐饮特许经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应贯穿于餐饮企业特许经营的始终,在开始特许经营前就初步建立起知识产权体系,并在特许经营的过程中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商标是现代企业在自己商品上使用的特定标记,其商标信誉与企业产品经济效益关系非常密切.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更重视其商标专用权的法律保护.目前,我国一些名牌产品的商标屡遭假冒,久禁不止,这既侵犯了企业的商标专用权,也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海法 《法庭内外》2007,(1):41-43
加盟,变称特许经营,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授予被特许人(即加盟商)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  相似文献   

10.
朱菁 《法制与社会》2014,(10):130-131
中国的特许经营是以外资为主导发展起来的,而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特许经营这一被称作"主导二十一世纪的商业模式"也不负众望地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陆上发展起来。然而,在我们为特许经营在中国发展的势头鼓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种新型灵活的商业模式对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带来了不少的冲击,在司法实践中制造了许多不稳定性。其中,未注册商标的特许就是一个争议颇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海敏  王春良 《河北法学》2007,25(12):144-147
特许经营的营销模式,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原有的商标与商号的冲突等问题,还出现了限制竞争行为与垄断的界限、特许经营的责任分担等新问题.因此,笔者将就该等特许经营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力图找到解决这些矛盾的平衡点,以使特许经营这一新型的营销模式能够保持更旺盛的生命力而长久不衰.  相似文献   

12.
郑新建  王茜 《知识产权》2010,20(1):82-86
商业特许经营许可他人使用包括商标、商业名称、店徽、经营模式、实用新型、著作权、技术秘密权或专利权在内的一整套工业产权或知识产权。其实质是对知识产权权利的复合授权使用,是对商誉知识产权的经营。商誉权许可使用应该尽早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这也是商业特许经营法律调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电视广告为切入点,以商标法对广告中商标的使用规范为依据,考察了电视广告中商标使用的状况,分析了现今电视广告在商标使用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企业在电视广告中商标的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未注册商标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室荣 《知识产权》1995,5(6):41-42
按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企业可以使用未注册商标。但是,未注册商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商标,如何对待未注册商标的使用,这涉及到《商标法》的基本精神,商标的功能作用,企业的商标意识和商标战略策略的运用,还涉及到商标与包装装璜的关系以及《商标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了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有必要对未注册商标作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司法实践中两则在先使用商标是否侵权案件之不同裁判观点的介绍,从比较法的视野分析了国际社会解决在先使用商标与注册商标之间关系的法定规则,阐释了使用取得和混合取得商标权的国家一般均建立了在先使用商标的保护制度.我国应在已经建立的过渡期服务商标在先使用保护制度、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制度和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妥当规制我国的在先使用商标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戴蓉 《法制与社会》2010,(29):105-106
驰名商标以其广为知晓和享有较高的声誉著称,它源于经济活动中企业使用自主商标,不断增加商标附加值,提高商标知名度。随着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实施,驰名商标正在成为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利器。然而,因我国《商标法》固守传统的混淆保护理论,使驰名商标在现实应用中未得到充分保护,商标抢注、商标淡化等行为频频发生。为此,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一方面应当突破混淆保护理论的束缚,建立以反淡化理论为核心的驰名商标法制体系;另一方面应当运用企业商标战略,主动应对来自全球市场对驰名商标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商标使用许可属于国际上通行的许可证贸易的内容之一。由于它是经济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所以,我国《商标法》第二十六条也专门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多年以来,不少企业根据《商标法》的这一规定开展了商标  相似文献   

18.
商标权是企业对注册商标享有的财产权,但要使注册商标成为一项工业产权,为企业创造现实或可得的利益,则必须通过使用.商标的使用首先是指商标直接附着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而行销于市.此外,在商品交易文书上,或者为了商业目的将商标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业务活动,同样构成使用.商标的使用既可以是商标所有人的自行使用,也可以是商标所有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被许可使用.商标许可使用是商标所有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权利,运用得当,可使企业获益多多.对此,企业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9.
[公布机关 ]商务部 [文 (令 )号 ][2 0 0 4 ]第 2 5号令[公布日期 ]2 0 0 4 1 2 30 [类  别 ]经济法·商务[施行日期 ]2 0 0 5 2 1 [同时废止法规 ]1 997年《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 (试行 )》①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商业特许经营行为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商业特许经营健康有序发展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商业特许经营 (以下简称特许经营 ) ,是指通过签订合同 ,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 ,授予被特许人使用 ;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 ,并向特许…  相似文献   

20.
商标法作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商标法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要保护商标的专用权,维护生产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我国过去的商标立法没有关于保护商标专用权的规定,只强调企业使用商标应当注册,而不提企业获准商标注册后所取得专用商标的权利。这样不但使一些企业对商标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