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渠柳 《党史文汇》2008,(4):53-53
上海学者冯锡刚新著《郭沫若人物与春秋》2008年1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视角比较独特的郭沫若研究专著,分为“郭沫若与当代人物”、“郭沫若与文化批判”、“郭沫若春秋与亲情”三个版块,由20多篇散文笔法的研究文章结集而成,既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
1966:“领导关心甚,大隐入园林”1966年4月中旬,郭沫若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发言,检讨自己的思想“没有改造好”,甚至表示要将自己几十年来写的几百万字作品“全部烧掉”。根据毛泽东“要保护郭老”的指示精神,这个发言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刊出。检讨虽有失尊严,但在世人的心目中,郭沫若依然是文坛泰斗。这年六七月间在北京召开亚非作家紧急会议,郭沫若出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并且担任大会执行主席,这就更加深了世人的这种印象。这年8月,毛泽东首次接见红卫兵。此后不久,红卫兵包围了郭沫若的宅园。事情是从一张传单引发…  相似文献   

3.
魏奕雄 《党史博采》2002,(12):27-28
“七七事变”后,流亡西欧和澳门十载的叶挺与隐居日本十年的郭沫若,先后回国报效,1938年1月相聚于武汉.当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叶挺正在筹建新四军,郭沫若即将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三厅厅长。叶挺邀郭沫若住到汉口太和街26号新四军办事处,并请他题词留念。郭沫若欣然命笔,书写了《论语》中的两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是叶挺最喜欢的名言,他连声叫好,请人精心装裱,此后三年转战大江南北,一直随身携带,挂在自己的住房里,作为座右  相似文献   

4.
1978年4月,86岁高龄的郭沫若在病危中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的几个子女郑重交代后事:“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从此,虎头山上耸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纪念碑”。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虽邻近农村,但一生行状甚少  相似文献   

5.
1978年四五月间,86岁高龄的郭沫若在病危之中对夫人于立群和身边的几个子女郑重交代后事安排:“我死后,不要保留骨灰。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寨,肥田。”6月12日,这位文坛泰斗走完了86个春秋的人生历程。在举行了高规格的追悼大会之后,根据逝者的遗愿,这位文坛泰斗的骨灰于6月下旬撒到大寨的层层梯田之中。从此,虎头山上耸立起一座“郭沫若同志纪念碑”。5年之后,陈永贵在北京病逝。陈永贵作出魂归故里的后事安排是不难理解的。于是,虎头山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人文景观:文坛泰斗的纪念碑与农业劳模的墓碑并峙相映。郭沫若出生于四1;1…  相似文献   

6.
1916年,佐藤富子在日本东京圣路加医院与郭沫若相识,随后,23岁的佐藤富子与24岁的郭沫若在日本同居,为此,佐藤富子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郭沫若为佐藤富子取了个中文名“安娜”。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郭沫若离开日本,与安娜断绝了联系。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1948年,安娜带着孩子到香港见郭沫若,当她知道郭沫若又有新老婆于立群后,  相似文献   

7.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与郭沫若这两位以革命救国为己任的战斗者,在大革命的高潮中相识、相知,随后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枪和笔并肩作战。他们的思想和心灵是息息相通的。然而,在革命胜利后,郭沫若紧眼毛泽东,使自己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以毛泽东的意见为意见”,结果是,毛泽东正确,郭沫若正确,毛泽东犯错误,郭沫若也随之犯错误。  相似文献   

8.
杨洋 《当代党员》2010,(8):18-19
“一年种了十年的树”,是重庆这座“山城”发展理念上的嬗变,是这座“水泥之城”演绎为“森林之城”决心的彰显。建设“森林城市”,意义有三——  相似文献   

9.
法纪即规则     
用不懂得“官场规则”来为自己开脱,已被判无期徒刑的唐文峰其实并没“醒悟”。  相似文献   

10.
坐落在大渡河畔的乐山市沙湾区,山青水绿、风清奇秀、这里因诞生了现代文坛巨匠郭沫若而倍受世人瞩目。如今,沙湾街头的橄榄绿更为这座美丽的小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1.
周婷 《湘潮》2023,(2):46-47
<正>南岳衡山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书院——邺侯书院,该书院门口一处石刻上,刻有《登衡山邺侯书院》诗一首,其中最为人称颂的是尾联:“犹有邺侯遗迹在,寇平重上读书堂。”诗中充分展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抗战豪情和决心。而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名扬四海的郭沫若。  相似文献   

12.
肖卫 《党史纵横》2008,(7):22-24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文革”后,科学领域的一次盛会,在这次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深刻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等重大而深远的论断。在这次大会的闭幕会上,播音员代郭沫若朗诵了《科学的春天》一文,赢利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13.
在“大跃进”十分热闹的1958年,67岁的郭沫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12月27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这样一条报道:“中央国家机关党组织增添新力量,三百余名优秀分子光荣入党——郭沫若、李四光、李德全、钱学森等同志开始过党的生活。”很快,郭沫若就将入党后的感想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1959年元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上。这就是当时及后来为许多书籍收录,并广为报刊引述的《学习毛主席》。当时的郭沫若,在青年人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力。他在文章中这样说:“近几年来,我内心有件很遗憾的事,就是有些青年朋友在说:‘郭沫若也没有入党,我何必…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2,(1):69-69
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是一个颇有造诣的书法家。一次,于立群想用隶书录毛泽东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万方乐奏有于阗”一句,谁知不慎把前三字写成了“万方春”,便打算废掉。这时郭沫若在一旁将这张废字纸重新铺在案上,略思片刻,便也用隶书续写成了一对联:“万方春色;千顷湖光。”联语突兀见奇,顿添风采,虽是戏笔,却别有一番风趣。  相似文献   

15.
秦立海 《党课》2014,(12):103-108
书写中国近当代的革命史、文化史,郭沫若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一个人在多个领域内都有极高的建树,难得。郭沫若在1958年12月公开宣布入党以前,一直以“无党派民主人士”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其实,早在1927年8月,他就经周恩来介绍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先生以诗人与历史学家著称于世。但是,他对社会改造的理论问题,对马列主义,一直怀有极大的兴趣。我们从他研读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的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一、差点翻译了《资本论》1924年11月,在国外留学的郭沫若由日本的福冈携妻儿回国。抵达上海后不久,一个名为“学艺社”的组织,打算办一所私立大学——学艺大学。郭沫若被指派为筹备委员,并被预定为学校未来的教授。当时离学校的开办还有相当一段时  相似文献   

17.
杨敏  王庆 《世纪桥》2012,(13):23-24
允许译文不忠实于原文,是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引起众多批评和争论的主要原因。《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真的美”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理论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8.
报刊文摘     
郭沫若与沈尹默 郭沫若与沈尹默是半个世纪的老朋友。早在1921年,郭沫若在日本求学期间就结识了沈尹默。那时,沈作为北大教授在日本京都大学进修。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在祖国的召唤下秘密潜回上海。一下轮船,便奔大西路美丽九号沈寓。沈当时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他安排郭隐蔽在该委员会办公处。“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郭沫若在归国途中,曾用鲁迅的诗韵写了一首极为著名的七律。沈为郭的爱国激情所感动,也曾和诗,并载诸当时报刊。 抗战期间,郭、沈在重庆亦有来往。1941年11月16日…  相似文献   

19.
两位才子初次见面郭沫若和陈布雷,是同一时代的两位才子。上世纪20年代,郭沫若和陈布雷均曾居住上海,虽未曾谋面,但互慕文名。郭沫若和陈布雷崭露头角时,正值蒋介石为其创“大业”而网罗天下名士,自然,这两位才子就都进入了他的视野。1926年春,郭沫若到广东大学文学院任院长,蒋介石正在广州当黄埔军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报》1999年5月18日刊登王乾荣的《读贬郭长见识》。文章说,近日读了一本名叫《反思郭沫若》的书,真长了不少见识。这书的编者说:“(书中)一些文章把郭沫若作为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加以考察,从而看到他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这种悲剧在每个知识分子身上的表现千差万别。郭沫若因为经历和地位的特殊,悲剧发生在他身上就有了一种典型意义。”该书一篇文章说,在政治领域,郭沫若“成为台前木偶”;在文学上,他“退化”成“文学弄臣”。“郭氏虽为1949年以后的‘第一文人’,实际上仍是‘倡优畜之’——班头,不过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