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亚鹏 《创造》2001,(5):15-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暴露出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负担过重;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缺乏完整的立法和统一的管理等诸多问题,因而迫切要求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体系。   一、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及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地说,可以分为城镇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姚健 《当代建设》2003,(2):62-63
一个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主要目标。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既具有一般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性,又反映了我国特定社会制度的个性,是一个相生相进、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一、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完善和提高的前提与基础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社会保障水平作为人民整体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提高有其必然性。其次,经…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目标,为加快建立完善吉林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指明了方向。最近,我们到长春、吉林、延边等七个县市就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与部分县、乡、村干部、农民座谈,采取抽样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吉林省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现状有了较深入了解,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过程中,应根据残疾人需求,把残疾人的生活保障等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的资金、人力等资源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学忠 《中国人大》2012,(19):31-31
残疾人社会保障应该既贯彻社会保障的基本宗旨,同时又能充分考虑和体现残疾人群体对社会保障需求的特殊性。要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的政府补贴,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尤其是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逐步将残疾人急需的康复医疗项目纳入社会保障支付范围。要大力发展残疾人福利,逐步将残疾人特殊的迫切需求纳入福利保障范围,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尚全 《政策》2006,(1):40-4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对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弱势群体的基本构成与基本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均GDP翻了两番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仍比较明显,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处于低收入水平,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尚待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孙慧琴 《前沿》2007,(8):153-155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着手探讨了如何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及如何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智利社会保障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比较了中国与智利在经济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总结智利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很好借鉴。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是一个涵盖着多种内容和项目的有机体系,对此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社会工程。社会保障功能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只有在充分认识政治、经济、文化、居民需要、社会习俗等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配置社会保障的内容和项目,确立其保障范围和居民受益程度,才能建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据国情,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以核心突出、项目有限、齐抓并重、标准有别的原则来配置。  相似文献   

10.
夏春音 《群众》2009,(8):64-66
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世界主要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了学习会。他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是现阶段解决我国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公安研究》2011,(8):91-92
尹蔚民在《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时期。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从总体上讲,社会保障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是基础,它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保障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它对经济发展具有双重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既能促进经济发展,也能阻碍经济发展。正确认识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泉州市场经济发育较早,城乡差别较小,非公有经济较为发达,体制机制灵活,在劳动就业、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障方面,这几年工作中呈现不少亮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直是北京市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宏伟蓝图,社会保障对象也从城市和企业职工逐渐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和居民转变。在全球面临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拉动内需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手段。就北京而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在党的文献中经过了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为主体的“小体系”;十四届三中全会发展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的“大体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中体系”.十六届六中全会将这一体系的发展目标确定为“覆盖城乡居民”。党‘的十七大明确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内涵概括为三项基础制度、三项重点制度和两项补充制度.这是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内涵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国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琼 《创造》2009,(2):68-68
长期与机关公务员挂钩、处于较高水平的大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不再单纯由国家财政负担,而是按照企业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来发放。将事业单位人员养老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范围,是破除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保障是全国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若干立法层面构成,要解决立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就应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为改善提高,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当许多人为连续超过7%的GDP指数欣喜不已时,全民福利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话题逐步提上了议程。因这里,我们提取向个关键词,为30年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做一个大致的回顾。  相似文献   

20.
彭志敏 《世纪行》2006,(2):33-34
近年来,我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以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步建立,保障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保障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在不断提高,政策、法规也在不断完善。这对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挥了独特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