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敬平 《人民论坛》2010,(10):46-47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要着力完成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牢记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经验教训;必须坚持群众史观;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恽淇丞  刘丽华  解航 《群众》2008,(4):42-43
近年来,常州市坚持把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战略高度来看待。作为全局工作来推进。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利益问题,先后实施了“慈善常州”、公交优先、“五房”住房保障、公园免费敞开、菜市场改造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民生实事,形成了民生工作“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3.
倪士俊 《群众》2008,(2):39-40
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核心要求,折射的是一种对群众的情怀,体现的是一种对百姓的责任。近年来,我们江都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工作的第一导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富民、成果惠民、保障安民、服务便民,顺应了民意,凝聚了民心,团结了民众,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有了厚实的群众基础,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改善民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民 《中国民政》2010,(4):14-20
近年来,对民政工作的理论探讨越来越深入,理性认识越来越深刻,理念建设越来越深化。在2009年民政论坛上,民政部领导首次提出"民生民政"的概念,并要求把民生民政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民政政策理论研究的重点。高度重视这一研究重点,深化民生民政的认识,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创新民政政策理论的全新课题。民生是古今治国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民生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后,思考问题的基点也从否定人的利益的经济政治模式,转向承认和发展人的利益。随着民生成为党的主要执政之道,唤起了广大民众民生意识的提升。如今,国人对民生的关注,达到从未有过的广度、深度、高度;同时,历史积淀的民生问题迅速凸现,民生矛盾加速尖锐,民生任务急剧增添,民生工作难度加大,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复杂、尖锐、凸出。在这样的情势下,从民政的视角深化对民生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是民政部门在履行解决民生、维护民权、落实民利的核心职责中,科学推进民生实践创新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当代广西》2008,(18):26-26
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民生是社会和谐之基,民生问题不解决,社会和谐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切实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职责和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7.
季建业 《群众》2008,(2):37-38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理念、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从2002年开始,扬州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改善民生工作,重点解决“四个基本’、两个就”(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和下岗职工再就业、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尤其是失业、  相似文献   

8.
徐宝义 《新东方》2009,(7):36-39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必须抓住改善民生这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根据这一要求和现实民生的实际,迅速改善农村牧区民生势在必行。并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理念,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报告的独立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响亮地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在我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彰显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新调整、执政方式的新变化和执政重点的新转向,标志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下面,我就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谈点个人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0.
建言献策中的"金点子"有多少,服务科学发展的成效怎样,凝聚各方力量的工作是否有新进展,工作创新是否迈出新步伐……常州市政协正在用这样一些标准衡量、评价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一年来,市政协积极主动围绕常州发展大局,紧扣履行职能的重点,解放思想,创新理念,谋思路,推举措,富有成效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促进常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对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彰显“以人为本”理念在民政工作中的巨大作用。但是.在低保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存在着一些不如意之处,大致可归纳为三点: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理念,为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各级政协组织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强大动力,把关注民生、履职为民作为现阶段人民政协的突出任务,作为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切入点、着力点,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推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这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结合社区实践,我认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就必须加强社会管理的全方位建设。其中要以不断改进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方式为先导,以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持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引导发挥好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主力军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与实践》2006,(1):17-20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参加革命和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化,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新变化,我们对金融和综合经济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员质量,关乎党的生命,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是确保新党员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大同市委注重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出发,大胆创新思路、不断探索发展党员工作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了以“六建、六保”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党员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