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世界各国都有以保障出狱人顺利适应社会生活为目的的一些保护性措施。国外对出狱人社会保护工作认识较早,理论研究比较深入,机构设置、工作内容也都比较健全,目前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出狱人社会保护制度。我国的出狱人社会保护制度正在形成,应当借鉴国外经验,尽快立法,形成规范,巩固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出狱人重新犯罪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降低出狱人重新犯罪率是出狱人自身、监狱、社会共同构成的一个有益性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以出狱人的保护为出发点,构建符合我国实情的出狱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贾洛川 《河北法学》2012,(12):91-98
社会管理创新的时代背景呼唤着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创新,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出狱人社会保护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和谐社会理念的引领、教育刑主义的延伸、社会保障理论的支撑和社会连带理论的运用等方面。出狱人社会保护在我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面对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管理创新的要求,还有不少值得进一步改进之处,需要进行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创新路径选择,如加快制定专门的出狱人社会保护法,着力提升出狱人社会保护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更新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出狱人社会保护的渠道和重视出狱人社会保护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我国出狱人保护工作受到一定的重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出狱人保护的发展轨迹迥异的是,我国出狱人保护的催生动力源于国家的核心权力,很多层面都忽视了"草根阶层"的介入与互动,所以建构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关注、公众参与"出狱人保护的全新框架,更多的辟展新的保护手段与可行性路径,乃当下我国出狱人保护事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出狱人的社会保护是帮助出狱人重新适应社会生活,预防再犯所进行的活动。随着刑罚观念的更新和刑事政策的变化,出狱人社会保护的适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内容更加丰富,并朝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的安置帮教工作与国外的出狱人保护制度相比有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而,须建立健全我国的出狱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出狱人社会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狱人保护,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我国目前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实践是:以国家力量为主导,多机构负责;以安置帮教工作为主要内容;民间参与话程度不够。结合目前我国的国情,有必要制定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法》和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出狱人保护的管理工作,并且从民间吸收大量的志愿者,还有就是充实保护内容,这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设立刑法中的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出狱人保护机构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狱人保护机构应当具有就业帮助。生活引导。心理帮助等功能。为此。对出狱人的保护。目前不能采用由国家包下来的官办型模式。而应多采用准官办型的摸武,其中,国家督导型或国家参与型可任意选用。  相似文献   

8.
出狱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出狱会在就业生活等方面遇到各种困难,社会应当给予其必要的保护和帮助。我国传统的出狱人帮教措施不仅效果不好,也可能会导致反向歧视,影响昂社会公平。本文认为,应当从根本上解决阻碍出狱人融入社会的因素,在我国建立前科消灭制度。同时,建立出狱人社会保险制度,并加强对出狱人的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9.
<正> 所谓出狱人保护系指对出狱人及其类似者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救助与辅导,以助其自力更生,顺利复归社会,预防再犯,使国家、社会免遭不法侵害的制度。追溯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历史,目的是使我们能对该制度立足过去把握现在,并着眼于未来。  相似文献   

10.
对完善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出狱人保护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为强化出狱人保护工作 ,应制定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法 ,完善出狱人保护的组织体系 ,充实出狱人保护的具体内容 ,设立刑法中的前科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设施内矫正的一般原理、矫正手段及出狱人保护问题,其中重点论述矫正手段。我国设施内矫正的基本原则有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原则、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原则、人道主义原则、社会参与原则、个别化原则。设施内矫正手段主要有管理、教育、劳动、心理矫治和社会参与几种。出狱人保护工作事关矫正效果的实现,因此本文特别予以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社会连带关系理论与社会责任理论以及市民社会发育为社区积极参与刑事活动提供了法理性的根据。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社区理应在刑事和解、社区矫正以及出狱人保护等刑事活动中发挥重要的角色。在此语境下,应积极培育社区制度,完善社区建设,促进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元社会结构的发育,最终实现社区在刑事活动中功能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我国监狱法制实际情况的分析入手,从改革传统自由刑的行刑方式、实现刑事执行权的合理配置、重视出狱人的社会保护等方面构建依法治监新思维,并为实现依法治监的最佳境界提出若干发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重新犯罪是复杂的社会问题,监狱构建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体系是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对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实现刑罚的特殊预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监狱构建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标准的评估要件和评估标准的设计、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标准、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方法和机制等。监狱在对罪犯出狱后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要注重客观性,体现本土性,坚持实践性,注意保密性。  相似文献   

15.
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当中相对脆弱的群体。在民国社会特定的背景之下,灾荒逃民、战乱流民、失业游民及老幼病残等人构成了民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堪忧,严重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稳定。对此,民国政府作出了必的回应,采取措施,开展立法,建立机构,与社会民众一道共同推进弱势群体保护事业,确保社会稳定发展。民国政府在开展弱势群体保护的过程中,表现出保护对象的广泛性、救济措施的主动性、政府民间的合力性等特色,值得当下的我们进一步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江晓亮 《中国法律》2006,(4):27-28,88-91
中国的公证事业历经风雨,走过了26年的历程。至2005年底,中国公证机构发展到3160个,公证员发展到11738人,公证人员发展到两万余人,年办理公证超过一千万件,在经济活动、社会生活、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曰益显着的作用。2006年3月1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人权保障责任与国家人权机构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主权国家日渐向国际社会开放其边界的全球视野中,国家的人权保障责任具有了国际与国内两个维度。在人权普适价值的指引下,人类找到了在谅解、宽容、平等的基础上和平对话、共促社会正义实现的新的可能性。建立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国家机构是将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推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中国建立国家人权保护机构是我国应履行的大国责任,此机构的建立有利于我国履行人权保障责任、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监狱学自18世纪创立以来,已走过二百多年的历程。经过诸多法学家、监狱学家和监狱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监狱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一定理论体系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我国监狱学理论研究者和监狱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对监狱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创造新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改造罪犯的理论和方法,著有成效地改造了一大批罪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罪犯权利的保障;运用心理学原理矫正和改造罪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罪犯社区矫正制度和出狱人保护制度。在监狱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中应当明确:监狱学理论研究是监狱学学科建设的基础;实践、教学、科研三结合是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监狱学研究队伍的整合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北京人牛玉强被判定为保外就医逾期未归,刑期被顺延12年,要到2020年2月21日出狱。27年前被判死缓的他,是中国最后一个以“流氓罪”在监狱服刑的犯人。而早在1997年7月1日,修订后的刑法实施。流氓罪被删除  相似文献   

20.
暂予监外执行是本应在监禁机构行刑的犯罪人暂时变更到监禁机构外进行刑罚执行,其本质特征应为行刑人道主义,行刑人道主义分为功利的人道与公正的人道两种不同理念。建议我国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变更为暂停监禁刑罚执行制度。在构建我国暂停监禁刑罚执行制度中,遇到保护个体的功利人道与保障社会整体的公正人道冲突时,应做出保障个体功利人道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