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欧洲共同体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总称。其主要机构有理事会、执行委员会、议会和欧洲共同体法院等。欧洲共同体法院作为司法机关,行使共同体的司法权。共同体法院由十一名法官和五名公设律师组成。这些法官和律师由成员国一致同意选出,但都不是任何国家或政府的代表。他们独立行使自己的职权,而不考虑各自国家的利益。法官任期六年,每三年更换一部分,可以连选连任。欧洲共同体法院具有国际  相似文献   

2.
预审裁决制度是<欧洲共同体条约>当中最引人注目,最重要的规定之一.在特定的案件中,成员国法院在作出判决之前,必须将某些欧共体法律问题交给欧洲法院作出预审裁决.它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保证欧洲法院对欧共体法律拥有做出最明确解释的司法权,以保证欧共体法律解释的统一,同时消除成员国法院之间对欧共体法律在理解上的分歧.  相似文献   

3.
随着庭审功能的强化,特别是在强调当事人举证,实行按期直接开庭的情况下,庭审中出现许多新情况,对法官驾驭庭审活动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庭审中的法官行为也自然成为亟需剖析的课题。1.庭审中的法官行为的性质。庭审中的法官行为本质上属于法院在庭审阶段的诉讼行为的范畴。根据主体的不同,民事诉讼行为可分为法院诉讼行为、当事人诉讼行为、其他诉讼参与人诉讼行为三大类。民事诉讼过程实际上是三类诉讼行为汇集、连续的过程。虽然诉讼程序的开始与终结同当事人诉讼行为有密切关系,但在诉讼法律关系中,法院始终是居于主导地位,代…  相似文献   

4.
一、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目标 刑事审判方式。通常称为刑事诉讼结构模式,它是指法院的诉讼行为与当事人(公诉人、自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的诉讼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推进过程中的权限分配方式。 公正、效率、效益,是现代法律制度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追求实体真实与正当程序的统一,是现代诉讼制度的价值取向,审判方式的设计,当然也应以此为价  相似文献   

5.
欧洲共同体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联营的总称。其成员国,起始时有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至今共12个成员国。  相似文献   

6.
诉讼契约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其救济方式之不同。对于诉讼性质诉讼契约之违反,法院依照双方约定的有关程序继续进行或者对双方约定的诉讼行为直接予以认可;对于私法性质诉讼契约之违反,法院在审查双方关于实体部分的合意是否合理履行基础上判定该违反行为是否有效。对于诉讼契约之违反,首先由当事人提出抗辩,在当事人未提出抗辩时,法官负有一定的释明义务。  相似文献   

7.
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公益诉讼是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被侵害的危险时,法律允许公民或团体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包括民事、行政、刑事三种类型,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它不要求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内涵包括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化、原告资格的适当放宽、环境公益诉讼的受理范围、举证责任的分配、诉讼费用的分担、建立原告奖励制度、发展环保团体和防止诉讼滥用。  相似文献   

8.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公民、有关组织或者机关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已经侵害了公共利益或者对公共利益有现实侵害可能的,虽与自己无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行政权的行使极其容易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补救。可是,在没有特定利害关系人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现行机制却无法向法院提起诉讼来加以维护,从而导致侵犯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应当阐明行政公益诉讼有关概念、提起诉讼主体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并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9.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扩大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空间,进一步保护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是法定特殊地域管辖,不排斥协议管辖。劳动合同可以协议地域管辖法院,属于约定特殊地域管辖。《解释》第8条没有体现对劳动者实质倾斜保护,而且跟不上形势发展。2013年生效的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四)》对此未做规定。立法或司法需在《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1条的基础上,坚持劳动诉讼可协议管辖法院的规定,增加劳动者住所地和其他与劳动合同有密切联系的地点作为有权管辖的法院,以完善劳动诉讼地域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民事诉讼的理论和实践中,不少国家都将“程序法适用法院地法”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晚近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回家去”的趋势。如美国《冲突法重述》(第一部)第583条规定:“所有程序问题,应由法院地法支配。”匈牙利1947年《关于国际私法的匈牙利草案》第38条规定:“匈牙利法院在处理诉讼和非诉讼案件时都应适用匈牙利诉讼法规范。”《巴西民法施行法》第15条规定:“诉讼权限、诉讼形式和答辩方式,都应依提起诉讼的法律来裁决。”《布斯塔曼特法典》第314条规定:“在诉讼程序方面应适用法院地法。”等等。外国学者萨瑟早在1967年他的巨…  相似文献   

11.
李明明 《外交评论》2007,39(5):30-36
超国家制度的建设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然而随着一体化的深入拓展,欧洲认同的建构问题也变得重要起来。两者逐渐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欧盟的制度结构对欧盟成员的认同具有建构作用,但是这并非一种单向的关系,由于自身的国内政治条件成员国及其民众对此产生的回应同样影响了欧盟的制度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2.
欧洲法院作为欧共体的最高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大胆突破传统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为欧共体司法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欧洲法院通过其扩张性的司法解释,在确立了自身"宪法法院"地位的同时,解决了欧洲法院与成员国司法机关之间和欧共体法与成员国国内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欧共体法能够在所有成员国得到统一和同一的解释与适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仲舒甲  李健 《外交评论》2005,37(6):95-100
从制度主义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欧盟共同外贸政策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三个变量——权限分配、权力结构和决策程序,来透视影响共同外贸政策制定的制度性因素。成员国与欧共体委员会之间就共同外贸政策的权限之争在历次条约改革中得到明显体现,欧盟共同外贸政策始终存在共同体权限缺失的不足,即使是在欧盟宪法条约中也没有授予共同体在外贸政策上完全独享权限。欧盟委员会仅仅是共同外贸政策的执行者和代理人,它对部长理事会及其下属机构特别是“133委员会”存在严重依赖,并受到欧洲议会和欧洲法院的牵制。部长理事会内大量使用全体一致通过的表决原则,影响着共同外贸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即便是特定多数表决方式下,由于“卢森堡妥协案”的深远历史影响,成员国往往也寻求一致通过决议。这些因素均对欧盟共同外贸政策的连贯性和有效性产生掣肘。  相似文献   

14.
Both Canad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EU) have been active in developing pension policies despite the lack of formal mandates to do so. While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used its fiscal powers to expand its role in pension programs when pension emerged as a policy issue, the EU has been strongly limited by its lack of resources, institutional complexities, and the maturity of public pension programs in its member states. The EU experience generates interesting lessons for Canadian policy makers who are dealing with increasingly complex pension issues.  相似文献   

15.
为制定一部统一适用于欧盟各成员国之民法典,欧洲民法典研究所下属工作组起草了一部《欧洲法通则:买卖篇》。本文在简要介绍其立法内容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这部草案对传统民法的性质提出了挑战,并对我国民法典的起草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欧盟警务一体化主要由欧洲刑事警察组织、申根合作等构成。虽然存在种种制约因素,但欧盟警务一体化已经呈现一系列发展态势,即进一步规范警务合作,强化现有合作组织职能,并发展新的合作组织和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一场欧债危机让世界上唯一能够在经济上抗衡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体陷入空前危机。如何解决目前的危局,欧洲人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这暴露了欧洲人在走向联合过程当中的困境,即是做自己的欧洲还是欧洲的自己。欧债危机也让欧盟的政治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一个仍然是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秩序里,国家利益和共同体利益的博弈一直是阻碍共同体发展的一个绊脚石。欧债危机让这个绊脚石再一次显示出它的威力。未来的欧盟将走向何方,这是欧盟人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如何推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年中欧关系是绘制蓝图和确立目标时期,目前中欧关系已进入勇于解决问题和实现雄心壮志的阶段。双方应抓住谈判签署新的合作协定的机会,将战略伙伴关系定义为“贸易战略伙伴 全球负责任伙伴”。这是介于普通的合作伙伴和军事结盟之间、基于二者间的合作对于双方本身以及全球问题均具有战略影响的一种新型伙伴关系。中国在与欧盟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时要把握欧洲的特殊性,认识到欧盟是一个特殊和复杂的国际行为体,并对其内部的差异性做到心中有数。解决武器禁售问题需要外交技巧,中国应主动与欧盟一道共同影响和改变美国的态度。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解决则有赖于中欧经贸关系大背景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贺万忠 《外交评论》2004,(2):96-101
欧盟理事会《民商事件管辖权与判决承认及执行条例》的生效,标志着欧盟直接民商事裁判管辖权体制正式形成。而三项管辖规则构成该管辖权体制的三根支柱,即住所在欧盟成员国内的人原则上均应在该国被诉;在欧盟一成员国有住所的人可依特别规定在另一成员国被诉;在任何成员国无住所的人得在一成员国依该国国内法规定被诉。欧盟民商事管辖权体制的运作真正实现了欧盟成员国在有关民商事管辖权规范方面的高度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