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的同志认为表扬和批评,简单得很,好就表扬,不好就批评,谁都会;有的则认为,如今的职工,只兴实惠,表扬和批评,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在乎了。从而对表扬和批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就此谈点体会。一、表扬和批评的内涵及作用何谓表扬?何谓批评?表扬就是赞美,即...  相似文献   

2.
批评的艺术     
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鼓励先进,激发后进,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但有时我们的表扬和批评,往往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有时领导批评一个人,被批评者无动于衷,而有的人却“对号入座”,认为领导批评的是他,以致产生不满。这样的批评就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乐于接受表扬,却难以面对批评。表扬与批评往往不能正确开展,表扬容易“变味”,批评难以“较真”。表扬与批评,是我党和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传统工作方法,是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巩固与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力武器。正确开展表扬与批评,是作为一名领导者或管理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当前,实施表扬与批评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不讲原则。表扬时奉行“好人主义”,表扬、奖励轮流坐庄。批评时,要么对问题避而不谈,绕道走,明知错了,仍然睁只眼闭只眼,实在绕不开,便应付性地批评一下,不…  相似文献   

4.
表扬与批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通过对人们不同的动机和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称赞或指责,引导、控制、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达到扶正祛邪、引人向上的目的。长期以来,表扬与批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表扬与批评的境况并不乐观,其效应出现弱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一是对表扬或批评的反映淡漠了。一些人对表扬不以为然,得了奖状扔到一边,有些人视批评为儿戏,把批评当耳边风,二是产生了对表扬或批评的逆反心理。一些人害怕当先进,不愿受表扬。  相似文献   

5.
宽容批评     
在"三讲"教育中,许多干部通过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有的说:"真正拿起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才体会到它是清除缺点、纯洁思想的法宝。"但也并非人人都能正确对待批评意见的。人都喜欢受表扬,不愿挨批评。然而,人无完人,因而批评别人,或是受到批评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工作中免不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和失误,有人批评(多数都是善意的批评),只会促进我们的工作。如果没有批评,一片赞扬声,那真是有点不正常了。因此,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批评。宽容批评,首先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批评。我们生活在这…  相似文献   

6.
表扬,作为对人们积极良好言行肯定的反馈,是一种有效的正强化的激励手段。但是,现在有的职工却不愿意当先进、受表扬了,而以处于中间状态为满足。这应当引起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注意和研究。本来,在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有归属感和荣誉感,都希望能改善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得到群体(群体是个人的直接社会环境,得到群体承认,就意味着得到社会承认)积极肯定的评价,成为群体中不可缺少的、出类拔萃的一员。表扬作为社会对人们言行的肯定和赞许,能使表扬对象产生愉快的感情体验,满足其归属感、荣誉感等高级的精神需要,进而强化其积极良好的定势。但是,表扬的激励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往往要借助社  相似文献   

7.
批评下级,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中必须运用的一种方法,它对教育和帮助下级,使领导工作和下级本身摆脱错误言行羁绊,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人们多喜欢表场而反感批评,对批评的关心程度往往大大超过对表扬的关心程度的缘故,所以,某些下级往往听到表扬高兴,听到批评扫兴,得不到表扬不以为然,受到批评如坐针毡。这就要求领导者对下属实行批评时,必须讲究方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8.
表扬(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正面激励方式,是思想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是对人们良好行为的一种积极肯定。但是,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表扬不同于批评。批评逆耳,因而要慎重,同时也比较注意研究批评的艺术和方法;而表扬,是人们乐于接受的一种心理需要,所以也就忽视了表扬艺术和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钟发远 《学理论》2009,(29):244-24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一篇反映孔子教学思想的杰作,其中包含了出色的课堂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批评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子路的点评中,这种批评一针见血,直截了当。表扬艺术主要体现在对冉有公西华曾皙的点评中,具体表现有三:(一)表扬有理,以小见大;(二)表扬有方,火候精准;(三)表扬有度,含而不露。总之,正是表扬艺术和批评艺术的成功调用,使得孔子作为至圣先师的风采毕现,使得本章具有情味悠长、意韵隽永、理趣无穷的教学经典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赏罚要带点辣味辽宁曲世民好不容易看到了一条让人神经兴奋的消息:长春一汽集团,每月召开一次质量评比会,用设置“特殊席位”的方式,在主席台的左侧安排了表扬席和批评席。表扬席的红牌写着被表扬单位的名称,批评席的黑牌写着挨批评单位的名称。领赏的与挨罚的同居一...  相似文献   

11.
上级不敢批评下级,同级不能或不愿批评同级,下级不敢批评上级,群众不能批评领导,这是目前从社会到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风气。有时批评,也只是把批评变成“希望”,以‘希望”宋代替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严肃认真的批评。有的单位明明是问题成堆,经济工作搞得一团糟,特别在领导班子内部是一乱二散三腐败,工作无对策,发展无思路。上级领导来调研后,仍然运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工作方法,认为班子是团结的,成绩是主要的,即使发现一些问题,也不敢直言严肃批评,而是把批评变成“希望”,希望今后怎么样怎么样。更有甚者是上级对下级的…  相似文献   

12.
正确实施表扬与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表扬与批评的方法,仍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正确地实施表扬和批评,坚持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就会激发高昂的士气,形成良好的行风行貌。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群众,武装群众,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因此,对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给予大力表扬,引导更多的人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不断成长进步,成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13.
表扬的“错位”,是一位老工程师向我提出的。他说,技术人员做工艺,有的做得好,下面执行很顺利;有的做得不好,下面老找他,他也不得不一再“下基层解决问题”。然而,受表扬的往往是后者。该表扬的不表扬,不该表扬的却表扬了,这种表扬“错位”的现象在实践中并非个别。譬如,搞环境卫生,搬走垃圾山越多的越受表扬;检查设备,查出事故及事故隐患越多的越受表扬;扫黄,单位中查出淫秽物品越多的越受表  相似文献   

14.
伸手要表扬     
乐意受到别人的表扬,大概属于人之常情。正常的表扬,可以使被表扬者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激励。自然情况也有不同。有的人原不着意于获得表扬,只是觉得应分如此,便那样做了,表扬之来只是一种自然的结果。也有的人在某种行为之始,就存在着追求表扬之心。不用说,前者的境界要超过后者。然而即使是后者,那表扬,仍然只能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而现在,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情况,即祈求或强索别人的表扬,形象一点说,即伸手要表扬。 伸手要表扬的事,我自己曾碰到过,但以为事属偶然,过后也就淡忘了。最近却在短短的二十天之内,  相似文献   

15.
报刊文摘     
批评“三式”——王瑞权——现在,有些同志的批评方式越来越“讲究”了: 其一:表扬式。有位同志对领导说:“我真的要批评你,你太不注意休息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你下班后还办公,身体搞坏了咋办!”这哪里是批评,分明是奉承。其二:曲线式。把批评说成希望,谈希望还要婉转而又婉转,如此兜圈子,绕弯子,批评的棱角全磨光了。这种隔靴搔痒的批评,能有多少效果呢? 其三:否定式。有人把批评的内容说完后,马上话锋来个一百八十度急转:“我所提的批评意见,是个人的看法,很可能是错的,仅供参考。”这种批评等于零。  相似文献   

16.
一要“适时、适地、适情”激励。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激励中,能选择适当时机是关键。“适时”就是要避开职工逆反心理强、未平心静气的时机,“适地”是批评职工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和环境,“适情”是要避免在职工遇到困难、处于逆境时、承受压力时的批评。二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职工在得到物质奖励的同时,更需要精神方面的激励。  相似文献   

17.
近来读到一篇批评报道 ,文章首先对过去的成绩宣传一番 ,来一个总体肯定 ,然后部分否定 ,指出其违法之处 ,“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最后再带一句“这样的事情虽然不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吸取教训”云云。笔者不禁疑惑这究竟是批评呢?还是表扬?其实 ,现今 ,“批评难”已经不再是“极个别”的现象。无论是互相批评 ,还是自我批评 ,不少人都“懂得”一个简单的“程式化”的模式 :先表扬(过去的成绩) ,再批评 ,接下去找原因(主要是客观原因) ,接下来就是安慰和自我安慰。每一次批评或者自我批评 ,都好像一次全面总结和…  相似文献   

18.
相比表扬,多数人是听不进批评意见的。其实对于批评,除了常人的一般感受外,还可以有更为理性的解读。批评是一种期望。因为寄予期望,所以要求也高。通常情况是,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期望越高,所受的批评也就越多。批评是一种关注。单位主管、先进典型、业务骨干,由于他们责任重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泰州纺织厂为了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一句赞”的表扬方法。“一句赞”,就是抓住每一件事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写在板报上,让车间工人都能看到,使大家受到教育和鼓舞。这种短而精的表扬形式,很受职工的欢迎。细纱车间保全工曹兆林,为减轻女工的劳动强度,尽快安装落纱机,在小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由于资金短缺,来料加工不足、市场疲软等原因,致使我厂生产停停打打,产品积压。企业遇到了困难,职工的思想也产生了波动。有的说,即使在北京发生动乱和反革命暴乱的情况下还能月月完成任务,现在怎么就不行了?有的职工担心企业的前途和个人收入下降。也有少数职工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