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瑛 《新湘评论》2020,(3):54-55
何叔衡和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12名一大代表中,30岁以下的11名,何叔衡以45岁“高龄”成为年纪最大的一大代表。而在此之前,何叔衡已经创造了两个纪录:年纪最大的师范学生、年纪最大的新民学会会员。此后他又创造了两个“纪录”:苏维埃红色政权首任“大法官”,一大代表中最早牺牲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创造的最后一个纪录,践行了他“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也正是他“只望活的人要真活,不要活着还不如死”的人生观的终极体现。何叔衡,一个永远保持年轻积极心态的人,一个永远年轻的“真活”的人。  相似文献   

2.
特别生日     
这一天,鞍钢冶炼设备制造厂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王德英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这一天,他接到了一张精美的“生日” 贺卡,贺卡上有党支部对他的祝福、政治评价和鼓励;这一天,他参加了“生日” 纪念大会,在会上满怀深情地发了言。 这一天是他的政治生日——“入党日”。 王德英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生日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事,可是党组织给我过生日,  相似文献   

3.
星星知我心     
2019年入冬后的一天,蒋胜在送妻子去医院检查的路上,接到一位工作队队员的电话:“队长,过几天咱们要做例行体检,你可别忘了。”“我就不参加了,检查得小半天,太耽误事儿!送完你嫂子,我就回村。”每天马不停蹄地奔走,对蒋胜来说已是常态。“家里是有困难,但跟群众的困难比起来,都不算啥。”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一个扶贫干部的境界与担当。用诚心换信心2017年5月,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的领导通知蒋胜:组织上安排他赴木兰县新民镇新华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面对新的挑战,蒋胜欣然赴命。  相似文献   

4.
近日,笔者有机会采访了一名刚入狱的罪犯,案发前,他是一位五十八岁的正处级领导干部,“一生谨小慎微、恪尽职守”。一天晚上,有位曾经得到过他特别“关照”的人登门拜访,走时把一个沉甸甸的信封“忘”在了他家的沙发上。他感觉“不妥”,让家人把信封送了回去,“忘”了信封的那个人又把信封送了回来,且说了很多非常“诚恳”的话。过后,他又几次打电话让把信封拿回去……东窗事发后,他非常后悔地说:“都怪我态度不坚决,导致晚节  相似文献   

5.
前些时在深圳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已参加工作二年的大学生,到深圳闯荡天下,二十多天未找到工作,钱已用光,他就在一个机关门前,摊开一张行乞的求援书,要求“叔叔、阿姨、先生、小姐们”,“行行好,救救我这个大学生,好让我回家吧。”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找个体力活或者沿街摆个气筒挣碗饭吃,他竟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我是大学生,做体力活多丢人,我又不是那些农村来的打工仔。”这番话使一个本想给他一点援助的人打消了念头。  相似文献   

6.
热爱生命     
濮存昕是位好演员,他的大量作品可以说明这一点。但是,如果仅仅是位好演员,他不可能有目前这么大的名气。关于此,看看各大网站“濮存昕”条目下的文章就明白了,在那里,有关他参加各种公益事业的新闻远远多于他参加演艺活动的新闻。也因此,他不仅仅是一位名人,还受到了许多人的尊重。一名濮存昕的影迷说:“我喜欢濮存昕是因为他是众多演员中第一个系上了红丝带,第一个拥抱艾滋病患者,第一个跟艾滋病人吃饭  相似文献   

7.
有一句话叫“身在福中不知福”。 一天,我带一位同事回家,刚走到家门口,丈夫就像往常一样打开了门,笑着迎接我,随着一声“回来了”,就把我手里的自行车接了过去。这时,同事就满脸羡慕地惊叹:“呵,你真幸福!他还给你开门?!”我却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难道你那位不这样吗?”“不,从不”。她有些失落地说:“有时我进了家门他连头都不抬一下。”同事的几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好好反思了一番,才发现自己真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  相似文献   

8.
一位友人对我说,他们企业决心在今年内开发出一个名牌产品来,并说,其他条件都已基本具备,就是差点儿技术。我当即给他泼了一盆冷水:“技术不领先,休想创名牌!”这位朋友立志创名牌的决心应该给予支持。但是笔者认为,创造名牌,决不能忽视的条件就是技术。日本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技术领先是企业创造名牌的核心要素。”谁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名牌产品则更是技术的结晶,创造名牌产品,必须以高新技术作保  相似文献   

9.
知足者常乐     
有位天使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因为她喜欢感受幸福的味道。一天,天使遇到一个农夫,农夫的样子非常困恼,他向天使诉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作业呢?”于是,天使赐他一只健壮的水牛,农夫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又一天,天使遇到一个旅人,旅人非常沮丧,他向天使诉说:“我的钱被骗光了,没路费回乡。”于是,天使给他足够的路费,旅人很高兴,天使在他身上也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过了几天,天使又遇到一个作家。作家年青英俊,有才华且富有,他的妻子貌美而温柔,但他却对天使说他不快乐,要天使给他幸  相似文献   

10.
主人与仆人     
2009年人代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参加了一个代表团的审议会。一位农民代表在发表意见时对他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温总理认真地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在此次人代会前,温总理曾专门邀请各方面的代表到中南海座谈,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他对那些工农群众的代表说,你们是这里的主人。从这些简短的话语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时时刻刻把自己当成人民公仆的总理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储皖中 《求贤》2008,(2):44-45
翻一翻2007年的贪官档案,有一位叫胡星的人非常引人注意。其实,论官位,他只是云南省交通厅原副厅长。然而,他的贪污数额查实的部分就超过4000万元,而且他创造了一次受贿人民币2200万元,港币1000万元的国内最高纪录。仔细分析胡星案件我们发现,在胡星身上不仅反映了中国官场腐败现象的“通病”;同时也代表着当今腐败的“风向标”。胡星案给我们许多启示,值得世人警醒。  相似文献   

12.
寓言寓理     
在一个建筑工地,有位社会学专家对正在砌墙的3个工人进行了随机调查。专家问第一个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他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我不是在砌墙吗?”专家又问第二个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他抬起头,笑了笑说:“我在盖一幢高楼。”  相似文献   

13.
美国哲人约翰逊有句格言,说是“成大事不在力量大小,而在于坚持多久。”本文的主人公,就是一个虽无大权大钱,但却因持之以恒扶贫帮困而成就大事的人。他,就是共产党员、衡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案件侦察大队副大队长李新凯。2005年4月4日上午,一名40多岁的警察搀扶着一个50多岁的农民走进了衡阳市169医院。候诊处,病号有气无力地拍打着胸口。一位护士走过来安慰病号:“你不用着急,你当警察的老弟给你交钱办住院手续去了。”病号摆了摆手,说:“他不是我老弟。我叫申健庭,是邵东县流光岭镇杨新村的农民。他叫李新凯,是衡阳的交警。他帮我不是一天…  相似文献   

14.
温情     
张治波 《新湘评论》2008,(11):43-44
我是一个去年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任教高一两个班的政治课。有天下午,我在166班上课,该班的向同学,老讲小话,做小动作,甚至打瞌睡,多次提醒他仍十分“放肆”,这下惹怒了我,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我一口气说了很多批评责骂他的话。向同学愤怒地盯着我,眼睛里溢出了泪水。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在讲台前。停顿了十几秒钟,  相似文献   

15.
蒋光宇 《当代党员》2011,(11):77-77
一天,一位客户不满意产品的性能,退货了,老板大为光火,怒不可遏地冲进车间去训斥员工,一位员工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刚一张嘴,老板就打断了他:“你别想找什么借口,我也没有心情听你要说什么……”  相似文献   

16.
在临洮县新添镇,有一个因秦长城遗迹而闻名于世的地方——三十墩。经历了战争的洗劫和自然的变迁,秦长城的起首地三十墩周围几乎全部是荒山秃岭。满目的荒山让住在山脚下的一位老人寝食难安。 12年前,他放弃了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独居荒山,整地造林,造就了一个“青龙蟠山杨敬天,桃李杏果垂地弯”的绿色乐园,把“余热”默默地奉献给了荒山,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人生乐章。他,是一位老退伍军人,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充满了绿色——马芳槐。 “知命”之年立壮志 敢叫荒山换新颜   今年 70岁的马芳槐,是一位已有 48年党…  相似文献   

17.
温情     
张治波 《学习导报》2008,(11):43-44
我是一个去年才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任教高一两个班的政治课。有天下午,我在166班上课,该班的向同学,老讲小话,做小动作,甚至打瞌睡,多次提醒他仍十分“放肆”,这下惹怒了我,当着众多学生的面,我一口气说了很多批评责骂他的话。向同学愤怒地盯着我,眼睛里溢出了泪水。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我在讲台前。停顿了十几秒钟,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与一位熟人闲聊,顺便问及他单位里我的一位老同事近来命运如何。这位熟人毫无思索地回答说:“他,人太老实,没有开拓性,吃不开。”听了这话,我脑际里蓦然升起一个疑问:老实人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9.
1947年深秋的一天下午,我接到地下党支部通知:“今晚你和另一个同志到一个地方去参加学习,大概要三、五天时间,你作好准备,在寝室里等我。”五点左右,支部书记谭庆逢带我来到福建省图书馆。她叫我先在阅览室看书,几分钟后,城工部的一位同志在大门外和谭庆逢接上了头。  相似文献   

20.
厚爹     
3年前,我应聘到一家报社当记者,租住在一个叫做“桔园”的居民小区。住了一周后,我发现“桔园”除了名字很煽情外,其它一点也不美丽。小区没人打扫,脏兮兮的。当时我正愁手头没有新闻线索,于是便“就地取材”,就桔园小区的脏乱差现象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了报纸“市民投诉”栏目上。报道出来后的当晚我从报社回到出租屋,正要开门时,突然从旁边窜出一个人来,将我吓了一大跳。定眼一看,原来是一位50岁左右的瘦老头,他穿着朴素得近乎褴褛。他有些惴惴不安地靠了过来,嗫嚅道:“你的报道我也看到了,我想向你解释一下。小区卫生是我负责的,这几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