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崩地裂,举国救灾。在四川遭受大难之际,重庆侠肝义胆、竭尽全力。撑起抗震救灾的——大后方  相似文献   

2.
资讯     
《红岩春秋》2014,(1):7-7
<正>●2013年,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获准国家社科基金"抗战大后方金融网络的构建与变迁研究"等多个国家和省级项目;出版《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抗战时期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等一批学术专著;编辑发行《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第二辑;主办和承办了"城市发展与中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城市史研究会首届年会"和"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五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资讯     
《红岩春秋》2014,(7):7-7
<正>●近日,由重庆市人大民宗侨外委、市档案局(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中心共同主编的《渝台合作: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以渝台合作建设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档案中心为主线,真实记录了该中心建立的历程、渝台合作的具体实践、有关台湾档案的挖掘整理成果,再现了重庆档案界人士在渝台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思考与探索,对于研究抗战史、民国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纪录片《大后方》,这是一个酝酿了8年的纪录片项目。在实施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的时候,我们就有了这样的梦想;这是一部策划了5年的《大后方》,片名源于5年前的一次碰撞。当时国内许多朋友都希望拍摄这部影片,但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最后决定把机会交给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这是一部拍摄了3年的献礼力作。在2013年那个中秋的夜晚,当时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第五次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来自全球的顶尖学者共同为它开机揭幕,鼎力相助。因此,这是一次党委政  相似文献   

5.
己亥冬,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国。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湖北告急。及至庚子开年,正月初一,中央开会。随之各省市区一级响应,全国进入非常时期。举国援助武汉、湖北。遥想1938年,日军进攻武汉,举国保卫大武汉,武汉是抗日前线。彼时,重庆是战时首都,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是对日抗战的大后方。川军出川抗战,英雄辈出;川人出粮出钱,倾其所有,大后方人民诠释了“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黄河 《红岩春秋》2015,(1):14-16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公开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战时首都。随着国民政府迁抵重庆,大批外地同胞也涌入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地区。战时的重庆,除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外,其生活方式也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变迁。"下江人"影响下的饮食习俗的变化战时重庆,"下江人"是对  相似文献   

7.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写入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决定;市委宣传部与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就渝台两地抗战历史文化研究的交流合作签署会谈备忘录;在重庆召开高级别国际性学术会议,共同研究抗战历史文化;《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获得通过;特别是今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重庆签署……自2008年5月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说起中国的抗战文化,说起战时首都重庆和大后方抗战,话题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实业家响应号召,将大批工厂迁到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复建投产,支援抗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重庆猫儿石内迁工厂区是全国迁厂运动的典范。选址猫儿石猫儿石位于嘉陵江北岸,与重庆主城隔江相望,因江边有两块形状如猫的巨石而得名。据《巴县志》记载,清朝末年猫儿石设有木船过河义渡,渡口半坡有茶馆、小货店,四周是河滩荒地。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大批机关、团体、学校、工厂迁来重庆,在城区、江北、南岸、  相似文献   

9.
2015年11月28日,在中国纪录片年度盛会——第九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中,由重庆广电纪实传媒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选送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后方》从8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抗战(文献)类作品一等奖。为此,该片总策划、总撰稿之一,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接受本刊特约记者专访,讲述《大后方》背后的故事,以及该片给重庆乃至中国纪录片拍摄带来的启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10年8月14—16日,“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北碚召开。这次会议是以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为主题,由两岸学界共同发起的第一次高层学术研讨会,也是重庆实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以来,海峡两岸学者第一次有关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南山建传统手工食品市集8月25日,《发现重庆手工美食》活动暨壹华里市集发布会传出消息,重庆首个传统手工食品市集——南山壹华里,预计明年4月开街。该市集位于南山福寿路段,有公园、浅塘、小湾、深巷,商铺200余间,是集手工食品、体验经济、传统匠人、火锅美食于一体的食品市集。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9月1日,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办的《众志成城御外侮——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  相似文献   

12.
郝明工 《红岩春秋》2012,(5):157-160
1937年后,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政治、文化中心均由东向西转移,在大后方形成了陪都重庆这一文学中心。在重庆,文学期刊如百花绽放,不仅数量在50种以上,而且涌现了一批包括《抗战文艺》在内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为抗战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它们的出现,标示着陪都重庆大后方文学中心地位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选定重庆作为战时首都,重庆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的中心。随之,一大批的文化机构、文化名人、文化青年纷纷奔赴重庆,或创办期刊,或迁渝出版,或在渝复刊,重庆成为战时中国出版期刊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较为出名的有《抗战文艺》《文艺阵地》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为抗战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这一时期,一些重庆本地出  相似文献   

14.
正白沙抗战遗址群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所形成的诸多抗战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白沙镇以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经济文化,担当起拱卫重庆的重任,成为大后方区域性行政、经济、文化、抗战中心,是中国大后方抗战文化第一镇。  相似文献   

15.
守望历史     
2010年8月14—16日,“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是两岸学者60年来第一次共同探讨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问题,寻找共同历史认知,促进两岸文化共识。章开沅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知名教授。  相似文献   

16.
<正>7月23日,作为重庆参加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剧目之一,重庆市三峡川剧团的原创川剧《鸣凤》在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上演。这是《鸣凤》继2012年进京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后,再度在首都观众面前亮相。该剧不仅保留了川剧的鲜艳、靓丽和率真,同时融入了四川清音、小调等元素,丰富了川剧音乐,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
备受瞩目的《八人漫画联展》 在跌宕起伏的大后方抗战漫画运动中,1945年3、4月在重庆举行的《八人漫画联展》,是一次备受社会关注,民众欢迎,以及在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影响深远的展览。  相似文献   

18.
地处重庆歌乐山下、嘉陵江畔的沙坪坝,是有名的文化区,也是抗战时期大后方著名的"文化四坝"(即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陕西城固坝、江津白沙坝)之首。  相似文献   

19.
该文提出四川总体形象是战略大后方形象、大省形象、科技文化中心形象、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形象和民族区域形象。以“兴川”精神作为四川理念核心;从政府形象、企业形象和人口与文化形象三方面探讨了四川行为识别系统的设计;从城市形象、基础设施形象、环境与生态形象、旅游形象和市场形象等方面探讨了四川视觉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木刻工作者汇聚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把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和艺术的向往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满腔热忱地投身风起云涌的抗日斗争。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木刻运动在大后方兴起、壮大,绵延数年直至战争结束。这段进步艺术运动的历史不仅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华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斗争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