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若论诗情将略才气超然,陈毅很有些像毛泽东。晚年毛泽东曾说:"董老的诗醇厚谨严,叶剑英的诗酣醇劲爽,形象亲切,律对稍严。陈毅的诗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陈毅有侠气,爽直。"也许正因为俩人有些地方相像,陈毅在毛泽东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份量。从诗的角度看,这特殊的份量不仅表现在毛泽东为陈毅改诗,更重要的表现在毛泽东致信陈毅阐发对  相似文献   

2.
<正>1954年4月2日,在华东局扩大会议上,主持华东局日常工作的谭震林赞誉陈毅对中国革命有"三次贡献"。其中一次,就是1929年陈毅奔赴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协助中共中央解决红4军内部争议问题。谭震林说:"七次大会到九次大会之间是中国革命很重要的关键……如果没有他到上海把中央的精神带了回去,中国今天究竟怎么样就很难说。"这"很重要的关键"中,陈毅向中央汇报红4军情况的"五万言报告书"当书一笔。1929年6月22日,红4军党的第七次代表  相似文献   

3.
革命前辈“诗教”趣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红 《党史纵览》2006,(6):22-26
革命前辈在严于律己、注重身教的同时,会不失时机地施以温和如春风、清醇似甘泉般的"诗教".这种教育方式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育效果远比那种声色俱厉的方式好,以下是三位老前辈徐特立、谢觉哉、陈毅的"诗教"故事,发人深省,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4.
红叶虽红不耐寒, 黄花傲雪可盘桓。 劝君莫醉秋深酒, 留作人间壁上看。 这是我国著名女革命家、政治家、画家和诗人何香凝在一幅《枫菊》的画作上题的诗,抒发了不畏高压、不惧屈辱、矢志报国的勇气和决心。她在漫长的革命征  相似文献   

5.
陈毅元帅生前有诗咏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以此诗意境言项英、陈毅及南方各游击区同志的斗争精神,那是再贴切不过。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后,他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实现了党的战略意图,保住了革命火种,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可传可诵的一章。  相似文献   

6.
陈毅是一位职业革命家,诗词乃其余事,然而正是从这"余事"中显示他的革命家本色.他终身与革命相呼吸,也终身与诗歌相呼吸,无论在顺境、困境、或是逆境,莫不如此.他的病中诗可以为证.  相似文献   

7.
陈毅同志革命的一生,功勋卓著,但他从不言功,也不要别人当面说好话。解放后,有一次开大会,一位领导同志向大家称颂道:“陈毅同志是一贯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陈毅同志立刻拍拍他的肩膀说:“同志哥,我陈毅曾几次反对过毛主席,你老兄不要给我戴高帽子啊!”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80年代,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信中"诗要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的看法,对文艺界的思想解放、艺术创新起到了颇有效的作用.信中所引的为陈毅改定的<西行>一诗,也叫人们感受到陈毅诗作明快流畅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1972年1月6日,陈毅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正在解放军301医院治疗的朱德得知这一噩耗,立即到陈毅的灵堂,向陈毅遗体告别。几天后,朱德从医院回到了家中。他很少言语,时常在思念着陈毅。他在悼念陈毅的诗中写道:一生为革命,盖棺方论定。重道又亲师,路线根端正。46年前,朱德在  相似文献   

10.
一我见陈毅,是抗日战争刚胜利、解放战争正展开,在山东战场。我所在的鲁南老八师,戏说是"陈毅袖筒里的小老虎"。山东人爱用老虎形容强壮有力,我所听到关于"陈毅袖筒的小老虎"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这个部队和陈毅亲近,它每时每刻不离这位华东战场统帅的身;二是说关键时刻,陈毅把袖子一抖擞,就把这只"小老虎"放出去了。谁都说不准,最先发明这个说法的是哪位。不是我"本位主义"偏爱母军,总觉得这说法恰当得很。它点化了陈毅善于用兵,勾画出了这  相似文献   

11.
<正>陈毅与彭雪枫的战斗情谊,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开始了。两人初次结识是在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之际,当时彭雪枫在红3军团2师任政委,陈毅在赣南做地方工作。陈毅初见彭雪枫即留下“少年英气扑人眉宇”的印象。皖南事变后,陈毅任新四军代军长,彭雪枫任第4师师长。  相似文献   

12.
陈毅元帅,在中国革命的疆场上,金戈铁马,号令千军,纵横捭阖,威名赫赫;在诗坛上,他倚马纵笔,挥洒自如,畅志抒怀,不拘一格,开别样境界."将军本色是诗人",陈毅当之无愧.全国解放后,陈毅在担任国家领导人期间,虽然工作繁忙,却从未放下诗笔,为新中国诗苑奉献了无数佳作.同时,他还关心诗歌的出版和发展,对当时最重要的诗歌刊物<诗刊>投注了很大心力.  相似文献   

13.
<正>兼之文武此全才,重向江东卷土来。我喜故乡消息好,前锋直指雨花台。这是"南社"著名创始人、闻名中外的诗人柳亚子的一首诗《寄陈毅将军》。陈毅上马杀敌,下马写诗,是一员咤叱风云、威名震世的元帅,也是一位博古通今、出类拔萃的诗人。他业余酷爱体育,写了许多关于体育及与体育有关的诗篇,在这方面同样显示出"兼之文武此全才"。从容对弈战火间陈毅在《冬夜杂咏·一闲》中抒发了这样的情怀:志士嗟日短,愁人知夜长。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听省委书记鹿心社在南昌大学给青年学子作报告,里头分别用"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三句"红诗",与学子谈省情、话发展、聊奋斗,强调江西"颜值高、底蕴深、基因红、禀赋好",强调"江西是革命老区、红色摇篮,不加快经济发展,我们对不起革命先  相似文献   

15.
尚雨 《党建》2015,(2):56
<正>初冬时节,我随一个培训班,来到革命老区沂蒙山进行实地学习,眼前不时浮现出一幅幅战火纷飞的画面,心灵经历了一次终身受益的崇高洗礼。沂蒙山有一个响彻中国的名字:孟良崮。孟良崮战役开创了我军围歼敌军精锐之师的辉煌战例。以陈毅、粟裕为首的华东野战军灵活运用毛泽东思想,巧妙运筹、果断决策,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全歼国民党"王牌军"第七十四师等部3万余人,击毙中将师长张  相似文献   

16.
范二水 《共产党人》2010,(15):55-55
在《抗日将士出征歌》中有这样一句歌词:"能文能武是陈毅",这话十分准确。陈毅同志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他不仅能征善战,而且诗文超众。尤其是他写下的"教子诗",堪称共产党人的家训。  相似文献   

17.
“一柱南天百战身 ,元帅本身是诗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元帅和豪情磅礴的诗人 ,在其戎马生涯中写下了大量壮丽的诗篇。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诗歌 ,参加中国早期的革命文艺运动 ,其后一手拿枪 ,一手握笔 ,既是伟大的战士 ,又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具有多方面的美 ,既有艰苦征战的壮歌 ,大雪压青松的豪情 ,也有花前月下的倾谈和慈亲至爱的叮咛。我们从陈毅元帅的家庭诗事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真性情。“青海设帐启幼蒙”最早把陈毅引入中国古典诗词殿堂的是他的父亲。陈毅的父亲陈昌礼在 5兄弟中读书最多 ,诗词歌赋、琴棋…  相似文献   

18.
陈毅1929年8月的上海之行,为纠正中共中央"二月来信"的错误认识,制定"九月来信",使革命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立下了卓越功勋。然而,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充满了艰难险阻,其付出的辛劳,鲜为人知。巧演"抓小偷"陈毅"被绑"入沪  相似文献   

19.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遂川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斗江战斗遗址位于遂川县城西北面70公里处的五斗江圩场四周。1928年5月初,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命令杨如轩第二十七师分别由永新、遂川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进剿"。根据敌情,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召开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会议,决定采取避敌主力、攻击侧翼、声东击西、集中兵力歼敌一路的作战方针,部署红三十一团到宁冈与永新交界的七溪岭  相似文献   

20.
作为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朱德是声名赫赫的元戎。“经纶外,诗词余事”,他也能诗。现在所能读到的他最早的诗作是早年在云南用杜甫《秋兴八首》韵吟成的咏菊篇,颇能显出戎马诗人的本色。陈毅说过,总司令的诗有总司令的本色。郭沫若是开一代诗风的文豪,也是有过投笔从戎的革命春秋的斗土,周恩来称赞他“是革命的诗人,同时,又是革命的战士”。郭沫若和朱德的诗交持续了40年,贯穿着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因此,这种诗交不但带有个人的情谊的色彩,更烙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郭沫若和朱德结识于1926年10月,时值北伐高潮。次年3月末,郭沫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