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李克强强调,对于侵害公众食品安全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此次修法将建立最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并加重问责地方政府负责人,力求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安全"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及,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迅速建立监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只有"说"还不够,后续的行动才是关键。贯彻最严食品安全法,关键要突出三个最严。  相似文献   

2.
陈岗 《当代贵州》2013,(21):44-45
在清镇,活跃着一支生机勃勃的"红盾"队伍。他们把政府工作难点作为监管执法的侧重点,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监管执法的切入点,把促进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作为监管执法的着力点,有效实现了保障社会经济秩序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有机统一,为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就是清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5,(9)
<正>呼和浩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改革,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常态,认真落实"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为首府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作出重要贡献。完善执法机制,着力提高监管效能。严格执行执法检查  相似文献   

4.
解决好失地农民的"两难"政协委员鲍鹏飞指出,失地农民就业难,男54岁、女49岁以下还没有养老保险保障。鲍鹏飞建议,出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引导失地农民拿出部分土地补偿金参加养老保险或投资理财;开展技能培训,发展适合其就业的产业链。建立覆盖城乡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人大代表刘建美指出,城市郊区、广大农村、偏远山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刘建美建议,逐步充实和完善食品安全执法和监管队伍,建立省、市、县、乡、村食品安全执法和监管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城乡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相似文献   

5.
<正>全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更好地为全省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切实维护食品公共安全,为贵州同步小康提供强有力的食品安全保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堪称"史上最严"食品法典。全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依法  相似文献   

6.
安全管理     
《党课》2012,(13):8-8
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严”字当头、一以贯之。没有严,就不会有群众认同的安全。“五个最严”是工作理念,要有制度保障,切实予以落实。最严的准入,要从标准和制度入手;最严的执法,要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手段、方法和机制;最严的监管,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最严的处罚,要处罚到经济利益最相关的人,严格落实企业法人责任;最严的问责,要问责到关键责任人和掌握权力的人。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历时11天的"两会"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有关民生改革的热词,更是让全体人民看到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热词一三个"最严"保"舌尖上的安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代表委员和诸多网民都认为,这三个"最严",体现了中国政府治理食品安全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一时间,"史上最严党纪"的声音不绝于耳。人们常把纪律比作"底线",所谓"底线",顾名思义就是党纪国法不可逾越的最低界限。这是共产党员理当坚守的。但是仅仅守住"底线"就可以了吗?守住"底线"只能保证不出事,不能保证能干事。党的十八大后,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9,(12)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并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个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四个最严"要求条例将如何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孙梅君、司法部立法三局局长王振江对此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党员干部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从政用权的警世箴言、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职能部门,必须把"三严三实"作为一种自觉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越严越好、越实越好",努力走在前头,做出表率。树立"三严三实"常态化导向,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把"三严三实"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一是源头发力,知行合一。强化干部  相似文献   

11.
<正>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青岛市编办在原汁原味地领会贯彻中央、省改革精神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本轮改革没有涉及的农产品源头质量监管体制进行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探索,统筹农产品源头治理、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强化了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一、抓源头,提高职能部门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一)科学、规范制定"三定"规定,严格督导抓好实施。为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本着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指导思想和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制定好各单位三定方案。在制定"三定"过程中,要严把三关。一是严把政策关,即认真学习政府机构改革文件精神,研究政府机构改革政策规定,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二是严把沟通关,要采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04,(6)
当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生产经营方式分散,质量监管乏力。在我国,作为食品主体的农产品无一不以个体生产为主。对这一极度分散的群体,不论其在履行食品安全方面义务如何,单就追究事故责任而论就说不清、查不明、管不住,这种生产模式带来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六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执法主体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执法对象是数目众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低下的个体户,他们对所承担的保障食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到位或没有能力完全履行,不仅增加了执法难度,而且不时发生责任和义务的错位,执法主体替责任主体代劳或受过;二是执法监督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职责分工不明,分段各自执法、各依一法、重复执法均有所见。公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政府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是维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被媒体曝光,反映出食品安全中政府监管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规范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责任缺失,实施监管执法的责任缺失,推进信息公开的责任缺失,进行诚信宣传教育的责任缺失。因此,强化我国食品安全中政府监管责任,必须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食品安全执法责任,构建透明公开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不断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食品安全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表现为监管体系基本建立,监测水平逐步提升,部门联动成效明显,监管机制不断创新;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综合监管力度不够,分段监管矛盾突出,地方立法亟待加强,食品标准程度不高,社会监督机制较弱等。为此,应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立法与执法的互动促进机制,形成食品安全检测资源的整合机制,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的保障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并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严"字,人们工作、生活都会经常涉及。涉及到是什么感觉呢?工作岗位的要求严,擅离一刻都不允许,被发现就按规定处理;考场上纪律严,抄袭会被驱逐出考场;交通执法严,闯红灯要被扣分甚至被吊销驾照。严,经常给人的感觉是较高的要求,不是随随便便就可达到;是刚性的约束,不管情不情愿,必须去做;是细致的事项,马马虎虎可能犯错。这还只是外界的约束,很多时候的严,来源于人们自己,自我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宗宗城管与小贩的冲突事件,为城市管理者特别是"城管"这一执法群体的形象,蒙上一层阴影。据了解,如美国纽约等大城市,虽无"城管"部门,但城市从来不是不管,而是管得更严、管得更细。明文规定,规范执法,严格监管……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也许能够从其他国家和地区那里汲取些许养分,从而走出如今的怪圈。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6,(5)
正2015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建设食品药品安全呼和浩特"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坚持标本兼治,加强统筹协调,狠抓普法执法,探索监管模式,强化监管措施,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创建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建立党政同责机制。将食品安全作为一把手工程,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重大食品安全事项主要领导亲自  相似文献   

19.
王国才 《奋斗》2014,(3):27-28
正"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13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食品安全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对农产品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回应了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切,更彰显了党和政府勇于担当、为民纾困的坚强决心。最近,省政府颁布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我们将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加快构建种植养殖、加工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6)
食品安全监管法的宗旨是维护公共健康和安全,是社会本位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淡化了其追求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法益目标,将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视为一种"经济人"角色,未能将其视为一种"社会人"而挖掘其主体性价值,致使食品安全监管法治呈现出软弱性的特征。面对当前政府监管不堪重负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变革,倡导社会性规制尤其是社会组织的行业监管功能的发挥。从法理学角度省察食品安全监管法治,有利于厘清食品安全监管法的本质属性,并重塑食品安全监管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