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据最近人民论坛杂志社“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62.7%的受访者表示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抽不同时间读书,33.4%的受访者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小时。看来,干部不读书,还真是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据人民论坛杂志“万名党员干部阅读状况调查”,62.7%的受访者表示因工作太忙、应酬太多抽不出时间读书,33.4%的受访者每周读书时间仅为0—3小时。其实时间无处不在,关键是有无挤劲。  相似文献   

3.
话题     
《民主与法制》2020,(15):56-57
[您喜欢哪种读书方式?]4月20日,第1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人均手机阅读时长每天超100分钟;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11.1%国民年均读了10本及以上纸书。这些数据较上年都在下降,仅有四分之一受访者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表示满意。同时,电子阅读的比例不断提升。每天,国民人均接触手机的时间是读纸质书的5倍,还有三成国民已经有了“听书”的习惯。您喜欢哪种读书方式呢?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10,(4):16-19
当前,全民阅读率连年下降,党政干部的阅读状况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阅读是否已不再是求知的重要渠道?本次调查消除了大家的疑虑。在“您是否喜欢读书”的选项中,75.5%的受访者选择“喜欢”或“非常喜欢”,选择“一般”的为18.3%,选择“不喜欢”或“非常不喜欢”的仅占总调查人数的2.8%。可见,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尽管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但绝大多数党政干部从主观意图来说都比较喜欢读书。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2,(9):63-63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3.0%的受访者认为叶诗文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给国人带来了“惊喜”,70.1%的受访者在持续关注叶诗文遭受无端质疑这一事件。80.3%的受访者相信,叶诗文在经过这些无端质疑后会变得更加成熟,今后她会游出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徐娟 《人民政坛》2012,(3):38-39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027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9.1%的受访者直言我国当前公务接待问题严重,其中93.8%的人认为“非常严重”。受访者中,64.5%的人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  相似文献   

7.
日前发布的“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报告(2016)”显示,本市市民阅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人均读纸质书6.61本,阅读消费稳定上升,深度阅读人群有所上升,“每天半小时”阅读渐成主流。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3,(4):46-47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364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觉得陌生人间的信任度降低了吗?”的调查显示,82.6%的受访者认同“超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这一说法。69.2%的受访者表示,“欺骗造假,使社会整体诚信度降低”是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67.2%的受访者表示,在当下增加陌生人之间的互信、提倡学雷锋更有现实意义。受访者中,90后占12.0%,80后占51.3%,70后占25.4%。  相似文献   

9.
乔印伟 《八桂侨刊》2017,(4):24-32,6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创新是推动市场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留学归国人员是知识创新的劲旅。本文在知识创新的视角下调查分析了海归在阅读方面的情况。受访者从小即有阅读习惯,基本上每天都进行阅读;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0—1 000字。累计阅读500本到1 000本书以上,阅读量很大。阅读质量方面,涉及到了各种复杂的阅读技巧,水平也相对很高。在海外的学习经历和双语阅读的优势,使得他们在知识创新方面更具有优势。留学归国后,他们发挥了海外留学的优势,在知识创新和传播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联系我们     
《人民公安》2013,(17):4-4
关于纸媒与阅读的回声 翻开《人民公安》第15期的卷首语,徐翼主编的《纸质出版物的生命力》一文意味深长。再往后.看完一篇筛关于文化、阅读和书心的文章.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昧瓶,各种滋味一起涌了上来。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郭文婧的文章,文中提及一项对5163人进行的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调查显示,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6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这样的官员“非常多”;71.3%的人认为官话泛滥会降低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76.7%的人期待官员说话能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闪躲;84.1%的人期待不说官话能成官场新风气。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调查所3月25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67.4%的受访者认为医生的声望在下降。至于声望下降的原因,30.2%的受访者认为现在的医生过分追求经济利益。(3月26日《京华时报》)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5,(3):102-103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去年年底公布了“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五年来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我国国民2003年图书阅读率为51.7%,其中城镇居民为69.6%.农村居民为45.3%,以识字者总体样本计算,分别比1998年下降了8.7%、7.8%和9.6%。我国国民有阅读习惯的仅占5%左右。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2,(8):18-18
2011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825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0.8%的受访者曾遭遇网上人身攻击,其中6.6%的人“经常”遭遇。受访者中,“80后”占46.3%,“70后”占36.3%。宣泄情绪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如今一些网友通过在互联网上羞辱、谩骂甚至报复他人的方式,过度宣泄着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金飒 《人民公安》2013,(22):51-51
“办证难”问题频现。根源在哪?是机关人员‘态度问题?还是权力部门作风问题?抑或足制度问题?《新京报》“京报调查”的结果显示,8(1.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遭遇过新闻报道中类似的事情,只有19.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遇到过。“不说明具体流程,多次要材料”、“互相推诿”及“脸难看”占据前三位。此外,“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难找  相似文献   

16.
运动会抒怀     
据不久前某大报发表的题为《近半干部一年不读书》的文章称“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虽然高达80%的被访干部认为,在当今社会,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仍有高达46%,即近一半的干部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在不读书的原因一栏中,称没有时间读书的占了63%,没有读书习惯的占了35.31%,不知道读什么书的占了13.44%,而认为读书没有用和没有可读的书的分别占了2.81%和9.06%。  相似文献   

17.
祁彪 《民主与法制》2014,(18):33-35
不经意问,人们仿佛习惯了电子阅读,甚至记不起捧起纸质书刊是什么感觉……  相似文献   

18.
《上海支部生活》2011,(1):50-50
当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国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腰板越来越硬了,可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据《人民论坛》杂志随机抽样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党政干部教育特点,这里有针对性地介绍几种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的检索方法。一、纸质文献的检索途径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正在形成,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文献载体从传统纸质文献向现代数字化无纸文献转变时期。由于人们的阅读习惯和一些客观条件所限,纸质文献仍是党政干部教育的主要信息源。人们阅读的纸质文献资源除了自己订购的一部分外,主要的来自图书馆。如今,图书馆一般已实现了纸质文献计算机管理,它不仅可通过联机网络检索到本地图书馆的馆藏情况,还可通过网络联机检索到其它图书馆的藏书情况。下面以检索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相似文献   

20.
颜茵 《人民论坛》2024,(4):97-99
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态,指尖阅读正成为青年阅读的普遍现象,它以各种数字化平台或移动终端为载体,以数字化形式获取信息或传递认知。指尖阅读开启了全新的阅读模式,它在为青年获取信息提供更多可能与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理性引导青年积极阅读,避免指尖阅读对青年的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利用指尖阅读的各种积极因素来实现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目标,使其从阅读中获得系统认知、提升自我,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