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公务行为的效力、公务行为的合法性和公务行为合法性的认定三个方面分析妨害公务罪的公务行为。公务行为的效力具体包括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公务行为的合法性应从法律实质和法律形式两方面进行认定,不可偏废其一,既要强调实体合法,又要重视程序合法;公务行为的合法性应由法院站在行为时的立场进行认定,并且在特定情形下赋予相对人认定公务行为合法性的权利。  相似文献   

2.
杨军 《求索》2010,(5):65-66,47
本文从合法性测量困境入手,梳理和分析了合法性维度的几种重要思想来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文化和制度两个维度,并且提出了绩效和行为两个维度,进一步拓展了合法性维度。  相似文献   

3.
具体行政行为模式标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否,是司法审查的对象,具体行政行为模式标准的分析与确立,有益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实践展现与司法审查的把握。文中对现实理论与实践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模式标准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从行政行为的法律功能上确立具体行政行为模式的具体理由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操作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的柔软灵活的行政手段,属于行政行为范畴,也为经济法所重视。行政指导是一种权力行为,不一定具有“非强制性”。行政指导是一类特殊的权力性行政法律行为,产生法律效果,现实中往往异化为具体行政行为,其特殊性是表现为一种阶段性、过程性的行政法律行为。行政法领域中研究行政指导,有利于完善立法约束、程序控制和救济制度,以期找到行政指导在中国的“合法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行政,公务行为合法至关重要。我国刑法第277条对于妨害公务罪的规定也强调了公务行为的合法性。笔者结合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的学说,探讨了我国刑法中公务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凤凰古城自收费以来饱受社会各界热议,凤凰县县政府收费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受到了多方质疑。然而对于凤凰古城收费行为的正当性却没有一个较为理性的定论。故应在明确凤凰古城收费行为的法律属性后,对该收费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客观之结论,并对此事件进行反思,望达到合理解决此次收费事件与公民权益得到合理救济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0,(3):94-95
万毅在《法商研究》2009年第3期撰文认为,同意搜查是侦查人员为发现应拘捕之人或者犯罪证据或者得没收之物,在获得搜查相对人同意的前提下,未经令状申请而直接进行的搜查。同意搜查的合法性源于搜查相对人舍弃其基本权利的承诺,同意搜查的性质属于任意性侦查行为。  相似文献   

8.
卓洁辉 《前沿》2010,(19):60-65
从法律行为的制度价值与本质出发,以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或评价标准背离了法律行为的制度价值与本质,使民事法律行为成为徒具工具功能而失却制度价值的"躯壳"。从民法调整方法角度观察,民法对法律行为的评价表现为效力性评价,而不是合法性评价;合乎法律行为的生效规则与一般法理意义上的合法并不等同,两者的作用机制、制度目的各异。最后,基于民法的自治法性质,法律行为为"法律允许的行为",具有一般法理意义上的"合法性"。故而,以"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并根据民事表意行为是否与民法规范的规定一致,采用一般法理意义上的合法性、违法性标准对该行为进行评价是无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李敏 《前沿》2005,(11):166-168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学者的政治行为概念,提出公民政治服从行为的概念。公民政治服从行为既是一种政治行为,又具有服从行为的特征,是两者的交集,具有自身的特点,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公民政治服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公民对国家和政府的认可,因而政府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合理的政治制度、符合公民利益的政治产品、良好的政绩等来获取公民的服从。  相似文献   

10.
合法收入是以收入主体的合法行为所取得的经济收入。以合法地投入广义的劳动要素或广义的资本要素的行为,是合法的劳动行为和投资行为,其所取得的收入也分别地为合法的劳动收入或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对于这两种收入及其取得行为的划分,只是理论上的抽象,在实践中是难以严格区分的。因此判别经济收入的性质的标准应当是其合法性。界定收入取得行为的合法性,应当从主体资格、行为过程及行为结果等三要件予以界定。  相似文献   

11.
“失范综合症”是指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过程中,传统规范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迅速瓦解和失效,而新的规范还未找到有力的支撑点和坚实的载体,难以有效运作,使社会失去了对人们行为的有效制衡而造成的一种普遍的行为失范状态。具体表现为一是失范行为无所不在的广泛性,二是失范行为日渐成为一种文化。失范行为经济成本低、风险成本小、机会成本低,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经济价值,这是“失范综合症”得以产生并广泛扩散的经济学原因。要遏制其蔓延和扩散,应加大失范行为的成本,使它成为一种无利可图的活动;中央要始终保持充沛的权威的合法性资源,形成对社会有效的调控能力;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步伐,为鼓励规范行为作出稳定的制度性安排。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在农村的实地研究发现,农民外出就业行为可以区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并且构成一个连续统。在前期,农民外出就业行为同效率机制密切相关,外出打工能够给农民增加经济上的收益,这一时期,农民追求的是自身行为的效益性。而在后期,农民外出就业同合法性机制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农民不得不采取外出就业这一行为以便使自己在村庄获得合法性,得到村民的认可和赞同,这一时期,农民追求的是自身行为的合法性。文章最后提出,农民外出就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城市进程中不可抗拒的趋势,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这一行为选择,并且为农民外出和农村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黄勇斌 《求索》2010,(4):49-51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环境规制的兴起开辟了规制活动方式研究的新边疆。面对"决策于未知"、具有预防与风险规制特征的环境规制,以合法性为中心的静态且缺乏弹性的行政行为理论与实践面临合理性危机的挑战。在规制革新的背景下,基于规制政策工具理论,将传统的环境规制行为与具有经济诱因、合作色彩的新型政策工具相结合,并注重环境规制工具的选择与组合,可以为实现环境规制的合法性与效能、效率目标提供规制行为层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瑕疵行政行为的补正主要针对有轻微瑕疵的行政违法情况,用修补的方法将瑕疵补充完整,而不采用撤销、宣告无效等形式,符合实质法治的要求。补正的适用条件为,不影响意思表示本身的合法性、公正性的行政瑕疵。补正的主体为,做出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和专门行使监督权的行政机关。补正的时间为,在法院开庭审理行政案件之前。补正的效力溯及既往,延及至原行政行为作出之时。  相似文献   

15.
刘泽玉 《青年论坛》2011,(2):128-131
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都存在合法与非法、善与恶的涵义,都有其思想根源。在大学生德育教学中,通过对具体行为的合法性、善恶、思想根源三个层次的分析,既能加深对思想、道德、法律三者联系的认识,又能加深对具体行为的立体认识,更有针对性地校正自身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4条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定位,给我国民事理论和实务带来混乱.基于对法律行为的内涵的正确认识,合法性不应是民事法律行为的必备要件,而只是评价已经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的考量要素.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行为干预措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国务院颁布实施的《艾滋病防治条例》确认了行为干预措施的合法性,但与现行打击卖淫嫖娼和吸毒的法律发生冲突,造成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困惑。公安机关坚持执法为民的理念、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为配合为行为干预措施奠定了实践的基础。公安机关应积极拓展渠道,配合、参与行为干预措施的开展。条件成熟时,应修改相关法律或终止相关法律的实施,彻底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8.
抽象行政行为违法的危害性较之具体行政行为更为严重。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救济机制在我国目前还不完善。鉴于我国当前对抽象行政行为监控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对引发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不同的行政行为因其性质不同,所依据的"法"也具有不同范围的含义。而抽象行政行为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又将成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以抽象行政行为为切入点,清楚地界定不同行政行为的依据,健全行政法律法规的审查体系是保证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20.
侦查行为是在侦查过程中实施的、是侦查程序的核心,是侦查机关履行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嫌疑人、行使侦查权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为了防止侦查机关在实施侦查行为时滥用侦查权力,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文章从侦查行为的特点入手,根据侦查行为监督的必要性,实施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从而达到对侦查行为的全面监督,确保侦查行为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