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中的自制规章及其与国家法的关系问题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广大农村,表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与国家法律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对两者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村民自制规章与国家法产生矛盾的原因,提出了融合与冲突是村民自治制度中的自制规章与国家法的关系的表现方式,并提出了协调好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构建中国法制现代化与乡村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权力的内在要求、全体村民的权利让渡以及村民自治的应然逻辑,村规民约规定经济处罚是农村治理之所需。村规民约中的经济处罚,由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因地制宜约定并授权村委会执行,它既不同于国家处罚的强制性,也不同于民事惩罚赔偿的自愿性,而是具有社会自治的合意性。通过有机契合国家法、合理确定处罚事由与标准,自治性经济处罚具有制度治理等价值。当然,需进一步规范村委会的经济处罚执行行为。  相似文献   

3.
实施宪政对现代国家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宪政为国家权力提供合法性基础,通过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达到国家与社会、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最终建造一个强大国家。在当代中国以民主和法治为基本走向的现代化政治发展中,加强宪政建设应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同时是政治权力重构的过程。具体而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有一个从城市国家到国家城市的身份转变。当城市进入国家政治之后,国家与城市不可避免地把自身的权力结构嵌入了对方政治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了复杂的政治关系。这种关系既体现在国家的形成中,也体现在城市的转型过程中。现代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国家与城市权力关系调整的过程,国家无法吞噬城市,城市也无法侵蚀国家,城市与国家在双向的政治吸纳中实现城市主体的独立性,也维护着国家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5.
历史发展的轨迹告诉人类:失去了监督与制约,任何权力都会走向专制、黑暗与腐败,行政权力更是如此。这是因为,综观整个国家机器的功能与活动,行政权所及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繁杂、责任之直接,都是其它诸种国家权力所无与伦比的。因此,在国家管理活动中,任何现代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与制约这一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政企分开、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一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亦即行政监督,是确保行政机关正常运转、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发…  相似文献   

6.
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应当在于权力文明,在于不断提升权力的社会性与公共性,其揭示了权力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主线功能。然而,政治生活的内在机制,尤其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张力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意识,往往导致权力运行背离应有的功能与属性,严重阻碍国家治理能力之提升,权力也因此在国家与社会的此消彼长中受到日益普遍的监督。为此,权力监督应当重视体制内外两种主体的优势互补,追求依法监督与以德监督的合体,实现从功利性监督到道义性监督的跃升,进而以规范的监督实践提升公民素质,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国家构建应纳入到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中去考察.从国家——社会的向度看,国家应当具备有效控制社会的能力,以维持秩序并提供和平与安全;从社会——国家的向度看,为了保障社会中公民和各社会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国家权力应当受到规范.所以,强化国家能力与规范国家权力是现代国家构建的双重使命.强化国家能力就是强化国家的强制能力、监管能力、合法化能力、汲取能力与供给能力;规范国家权力一要使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即实行民主政治,二要使国家权力受到限制,使其在划定的权力边界内依 法行使.  相似文献   

8.
行政权力在我国权力结构体系中处于主导性的特定位置,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意志的实现程度。对权力实施有效制约以保证行政效率是现代国家权力运行的一条基本准则。因此,探讨权力制约与行政权力高效化之间的关系,构想适合我国政治现实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便成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权力主体的权力结构状态为:权力单位最大的组织是"国家";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大小不同的权力单位。这种状态是权力主体从自然主体发展为结构主体的结果,最初,氏族、家庭是权力的自然主体;后来,人类自己产生了社会组织及国家,就出现了权力的结构主体,而当个人权力让渡给国家以后,国家就成为个人权利规定的主体。权力的结构主体是以其中的一些自然主体转化成不平等权力结构的被动服从的权力客体为标志的。权力生态学设计的未来人类社会是权力结构主体消失,个人权力被还原,没有外在的约束,只有内在的自觉性控制,权力主体将以自觉主体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10.
村规民约需要通过国家建构,在一定的条件和机制下才能转换为乡村社会的实质运转秩序。以全国18个省份的36个村规民约建构的整体性考察入手,在分析国家建构村规民约的行动逻辑及其效果的基础上,探究转化的条件机制。文本层面建构的村规民约,仍处于“嵌入”而未达到“融入”乡村社会的效果,国家建构的规则要转化为运转的乡村秩序,就必须实现国家主导性政治势能与社会主体性社会动能的良性互动,直接运用的政治势能与间接激活的社会动能需要有机结合。强化教育濡化机制、健全多主体协商机制、探索“以小博大”的奖惩机制,应当成为村规民约“深度建构”阶段的重点行动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宏观上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中伴生的政治现象余金成社会主义社会率先在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的建立,客观上促成了利用国家权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面。然而,事实表明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远比教科书所概括的更为复杂,也更不易准确把握。而在这个问题上的...  相似文献   

12.
徐县中 《学理论》2010,(14):14-15
福柯《规训与惩罚》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微观权力技术在现代西方社会中强大的规训作用。本文重点通过对全景敞视模式这个福柯创造的新术语的分析,突出了它在现代西方社会权力运行机制中这个关键的环节。而通过对它的分析,从而揭示出人的危机这个《规训与惩罚》一书的主旨,这也为我国建构和谐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反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制衡资本权力——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是政治的首要原则,社会基本结构的正义性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表征。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缺乏制衡的国家权力和资本权力往往成为现代社会中根本的压迫性力量。在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定情势下,制衡资本权力逐渐成为转型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命题,是转型中国确保制度正义的关键。当然,有效规训资本权力的过程不单纯是一个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更是一个涉及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平等博弈、公共协商和理性妥协的政治过程。在集中讨论转型中国制衡资本权力的现实必要性和基本途径的基础上,提出:在转型中国,制衡资本权力与构建正义的社会制度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而国家自主、社会自治与价值均衡则共同成为有效制衡资本权力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个重要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现象就是对权力的崇拜.权力崇拜是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产生种种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权力崇拜加以研究,探讨克服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权力崇拜。本文试图就此发表一些初浅的着法。权力,从概念上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权力是指一种处于统治、指挥、决策地位上的力量,指社会关系中那种支配和服从、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受管理的纵向关系。狭义上的权力仅指统治、压迫、管理社会的能力或力量,即国家权力,也叫政治权力.国家权力是国家出现后才产生的,它具有两重性,“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  相似文献   

15.
行政不得干预司法、国家机关履行公共职责的领域不能允许私权利的介入等是现代法治下的权力运行规律,而我国铁路司法机关行使的司法权力来源于铁路运输企业,其合法性值得商榷。我国铁路司法机关权力的配置与国家权力分配原则存在冲突,铁路公安司法体制与现代法治理念也存在矛盾。应该改革现行的铁路司法体制,建立独立的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角下实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既是历史的传承,又是现实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国家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推动党的领导与国家之间、党的领导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为基础,实现国家权力向社会转移;构建"中国公民社会",实现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共赢.  相似文献   

17.
执政党是执政国家政权的政党。执政党执政,就是按照党的意愿控制国家权力的产生和对权力进行科学配置。执政党执政的实质,就是执政党如何控制国家权力的产生和权力的配置以及权力的监督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六十多年的执政实践中,实现了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执政特色,在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上有重大突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水平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制约是不可违背的历史规律。资产阶级对权力制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益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也要接受制约。为此 ,必须突破长期形成的观念上的障碍 ,吸取历史上权力制约的有益经验 ,努力寻找权力制约与社会主义的结合点 ,按照权力制约的内在机理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权力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意味着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由社会国家化逐渐向国家与社会竞合阶段过渡,意味着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力的合理定位。然而在社会转型的实际过程中,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力的关系定位还不甚明晰,边界模糊。因此,厘清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对传统的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力加以调适,乃是转型期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精神即正义具有普适性,它不因民族和国度而异。现代法治要素所包含的价值理念离不开自然法精神,这是现代法治国家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在现代国家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借鉴传统自然法精神可使我们获得很多教益,从中引出的人权保障、法律至上、权力制约等一系列宪政装置对于现代法治的确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