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意思是说,使用这个人就不要怀疑他,怀疑了就不要重用他。干百年来,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视之为用人的法宝。然而,笔者根据长期的实践、调查与思考,认为这一原则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着一些误: “用”之误区。有人认为,“用人不疑”就是要绝对相信所用之人的德和才,用与被用两放心,否则他就不可能放胆实干。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片面、错误的认识,结果只能是用人单位对所用之人缺少必要的“疑”,即考察、监督,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同时,所用之人也会以此作为借口,对必要的监…  相似文献   

2.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他的《方法论》中指出,研究问题要有自己的判断,任何权威的结论甚至常识,都可以进行怀疑。这便是著名的“怀疑一切”论。显然,这种怀疑精神是科学创造的前提,是思想创新的前提。其实,质疑是人们的一种权利,谁都无权剥夺。况且质疑意识的萌生和漫延,往往与某些公权机关曾经有过的政务不够公开、不够透明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蔡永飞 《人民论坛》2012,(18):18-20
是社会焦虑、不公平感,还是思维惯性、情绪发泄,抑或从众心理、逆反心理,老百姓不信任、不相信政府说明了什么,有何特点,怎样应对应当说,"老不信"这个词,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因为并非所有老百姓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每时每刻都不信任、不相信政府,也并非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在任何事情上、对所有官员都不信任、不相信。当然,以笔者的观察,不信任、不相信政府的人绝不在少数,而不被信任和相信的官员也不在少数。这一问题确实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耳闻目睹.每逢上级发通知号召深入学习什么,各地各部门就掀起一轮“学习新高潮”,纷纷定措施谈体会讲收获,绝无例外。但是,倘若有人真的以为现在学习已蔚然成风,那可以说是太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了。已有人提出忠告:当前的学习形式主义严重。曾看到一则杂谈.讲作者从几个参加“十五大学习班”的同志那里得知:学习的关键是要积极表态,表态的关键是高唱赞歌。有人本想就十五大文件暂未涉及、需要发展的地方提点建议.但一看大家都只表态,也就不敢言语了。真让人怀疑,如果今日重新发文“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否有人不管三七二十…  相似文献   

5.
<正>"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这是梁漱溟的座右铭;"勉仁斋",是梁漱溟的斋名。由此两端,可见梁漱溟的品格与操行之一斑。梁漱溟的百年人生,由于他独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结交了一大批中外社会名流和贤达,甚而是其他杂色人士。无论对谁,他都通体透明,表里如一。他说:"在人格上不轻于怀疑人家,在见识上不过于相信自  相似文献   

6.
劳骥 《前进》2005,(7):56-56
有些事情如果不是从正规的媒体上看到,我绝对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实在是太出格、太离奇了,就好象有人告诉你“猫和老鼠成了一家子”、“恶狼当上羊群的头”一样不可能、不可信。然而,不可能、不可信  相似文献   

7.
人这一辈子,手经常处于两种状态,一是伸手,二是松手。伸手,这是人人都会的动作,几乎出自“本能”,教都不用教,那婴儿生下来就会伸手乱抓,抓住什么是什么。松手,本是一个更简单的动作,许多人都能“无师自通”,但也有些人却一辈子也没有学会,抓钱抓权抓官帽抓房子抓美色,只知伸手,从来不会松手,只有大限到时,才会手一松,脚一蹬,两眼一闭,万事俱休。   《菜根谭》说:“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松手;一条竹杖挑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应当既会伸手又会松手,该你得到的东西,尽可以努力争取,不…  相似文献   

8.
最近,全国法院系统都在集中解决案件的执行问题。的确,案件判了不执行,等于没判。老百姓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空对空导弹”。判而不执,决而不行,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狼来了”效应。公民对司法机关失去信任,这还是小事儿,几年换一届,还有挽回的余地。严重的是,由此而造成公民对国家法律、法制和法治的怀疑。如果公民对治国之本失去了信任和信心,那就麻烦了;你总不能三年五年地把法全换一次吧?法院系统之所以存在着大量的判而未执。决而不行的问题,据说是因为“执行难”。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或者说…  相似文献   

9.
2011年9月13日《大众日报》刊登王琦的文章,接二连三发生的“郭美美事件”“高铁事件”“古董鉴定事件”,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和承受能力。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显示,目前社会公信力下降导致的信任危机,以政府、专家及媒体最为严重。不相信政府,不相信专家,更不相信媒体,已构成了当前社会上一堵亟待翻越的“信任墙”。  相似文献   

10.
晴云 《今日广西》2008,(6):74-75
初次见面,男人编了一个谎言,之后类似的谎言接连不断。起初晴云还有些怀疑,可是当爱占了上风后,她也越来越相信对方。“我只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正在遭遇同样欺骗的女孩,千万要睁大眼睛,不要再上当了。”她说。  相似文献   

11.
受最高人民检察院监察局曹东文章的指引,阅读了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惠特曼的著作《合理怀疑的起源:刑事审判的神学基础》。惠氏的著作让“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另外一片天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疑人”可用“用人”要“疑”陈亚,周克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意思是说,怀疑这个人就不要用,任用了就不要怀疑他。千百年来、在这方面的用人佳话不胜枚举。然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笔者根据长期的实践、调查与思考,认为这一原则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成功来说.战略规划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强烈的愿景驱动并指导它们,战略规划将什么都不是。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Kepner Tregoe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有49%的美国工人不相信他们的公司有计划,而有51%的管理者对其上层管理者的决策不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不自信,改革难有新动力。为什么这样说?谁都知道现在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进入了深水区,需要突破。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想突变,因为突变是一个民族的灾难。但唯有突破才能避免突变。如果在有些问题上不突破,代价将不可估计。  相似文献   

15.
信心     
1你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还能相信什么呢?然而相信自己很难。或者说,自信心是一种很大的力量。当自信的力量还没有大到与恶习对抗,以及与命运对抗的程度时,只好自卑。2自卑常常是自我保护的很好的方式,它会使心平静下来,也能免去许多麻烦。但自卑总有一天会惹恼你自己。因为内心深处的尊严从一开始就不与自卑妥协。当自卑与自尊在潜意识里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人会突然变得无所适从,原来由自卑收拾的一小片田地变得十分狼籍。3不如用自信来爱护自己。自信是预先在心里塑造一个新我,然后观察新我的成长。而新我的每一点点成长,又会…  相似文献   

16.
1看到一张纳粹集中营大门的照片,在那铁门的拱形门楣上,赫然是一行德文标语:“劳动创造自由“(ARBEIT MACHT FREI)!这使我大吃一惊。以前也在电影上看到过这个场景,但那镜头是一闪而过,我还怀疑自己没有看清楚;现在有照片为证,不能不相信了。纳粹集中营也标榜“自由“!本来可以从这里做一番文章,大大讽刺一番;可是再一想,这是多余,谁都会有这种感觉,不用我说。倒是另一个问题值得思索:纳粹党人为甚么要用这样一条标语?难道他们会以为,集中营的囚徒会相信这个?肯定不是。集中营修好了,总得装饰一下门面。关在集中营的人不是要劳动吗?于是就想到这句话。这句话冠冕堂皇,有哲学深度,作标语正合适。至于囚徒相信不相信,那无所谓。  相似文献   

17.
葛洪的《西京杂记》记录了这样一则轶事:汉武帝时的公孙弘当上了宰相,这时他原先的朋友高贺来投奔他,总想有个特殊的照顾吧!不料公孙弘却按自己下属的待遇接待了高贺,给他吃糙米饭、盖麻布被。于是高贺埋怨不已,对他说:“你今天阔起来了,我要你这个老朋友有什么用?我自己有糙米饭和麻布被,用不着你给!”更可恶的是,他还到处宣扬:“公孙弘内服貂蝉,外衣巢麻;内服五鼎,外膳一肴,岂可以示天下?”弄得朝廷怀疑起公孙弘表里不一。公孙弘叹道:“宁逢恶宾,不逢故人”  相似文献   

18.
朱铁志 《今日浙江》2008,(20):59-59
干革命、搞建设,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死抱“普遍真理”不放,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切从教条出发,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那叫死板的本本主义;只见“具体实际”纷繁复杂,淹没在“具体实际”的汪洋大海,只相信主观经验,不相信革命理论,只摸石头,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期,有个“管鲍之交”的故事,说的是的鲍叔牙与管仲一起做买卖,得了利,管仲自己多拿了一些。有人告诉鲍叔牙,鲍叔牙说,因为管仲家贫需要钱,并非人贪。管仲曾数次为人出谋划策都不成功,有人背后议论时,鲍叔牙说,是时机不利,并非管仲不智。管仲曾几处做事被人赶走,有人因此怀疑管仲的品行。鲍叔牙说,是因为那些人不识才,而不是管仲不贤。管仲听说后感激不已,仰天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相似文献   

20.
由“高处头不晕”看“为官”徐开君有记者问曾经过做泥瓦匠的前联邦德国总理舒尔茨:“总理先生,做国家元首与做泥瓦匠有什么不同?”他回答说:“二者都必须站在高处头不晕”。一句实实在在的话道出了为官的真谛:为官者当廉。勤、刚、正,居高位而头不晕,爱憎分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