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借力媒体维权,已成为消费者维权的重要途径之一。每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从中央到地方,各主流媒体也都会大张旗鼓地开展维权宣传活动,曝光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并加以评论。媒体维权。在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如何把握名誉权之“度”?  相似文献   

2.
201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曹鹏程的文章,文中指出以拙劣的江湖骗术,竟能让一干官员、名流趋附不疑。近期王林等具有“神异功能”的“大师”被媒体曝光,引来公众惊诧。让人们想不通的是,这些骗术并不高明,凭靠一定的识别与判断能力就能洞烛其奸,为何这些官员、名流不能辨明而甘受其蒙骗?  相似文献   

3.
近日出台的《菏泽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暂行办法》规定,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省纪委通报批评或省级主要媒体(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电视台)曝光的,每起事件扣5分;被国务院、中纪委或国家级媒体通报批评或国家级主要媒体(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电视台)曝光的,每起事件扣10分。(6月13日《齐鲁晚报》)  相似文献   

4.
交管部门通过媒体曝光醉驾司机的个人信息,在他们看来这是政务公开的需要。而对于被曝光者来说,这或已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青岛交通管理部门近日通过媒体曝光了600余名醉酒驾驶司机的相关信息。与青岛类似,最近一段时间,长沙、广州、宁波、杭州等地交管部门纷纷通过当地媒体曝光了一批违法司机的信息。各地曝光的信息内容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公布了违法者的身份证号,有的地方则公布了违法者的图像信息。被曝光者对此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5.
蔡继明 《新东方》2009,(10):63-64
最近,媒体频繁曝光经济适用房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用于出租,这无疑为停建经济适用房、大力发展廉租房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6.
《新疆人大》2013,(1):42-43
安徽省:“为什么统计数字说食品安全水平提高了,但是媒体还在不断曝光新的食品安全事件,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还与日俱增呢?”近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围绕全省食品安全开展专题询问。两个多小时内,问询人向该省食安办、卫生厅、农委、商务厅、工商局、药监局、质监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八部门抛出了17个问题。其中,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成了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7.
近期,媒体曝光了两起公职人员官僚主义的丑闻。其一是河北省武邑县公安局工作人员态度粗暴、刁难办证民众;其二是一位大学毕业生在江苏省丰县有关部门申,力、营业执照时,遭遇相互推诿和扯皮。  相似文献   

8.
20I1年12月中旬,德国总统武尔夫利用私人关系获得低息贷款一事被媒体曝光。随后,有关其私人贷款细节、干涉媒体报道自由、亲信涉嫌腐败等事件逐一被媒体揭露。受此影响,武尔夫的信任度和支持率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9.
各地频繁发生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将行业长期存在的份钱问题再次曝光于公众面前。早几年就有媒体指称,高昂的份钱使出租车司机遭受盘剥,各地罢运事件中,司机也异口同声提出降低份钱。笔者赞同出租司机通过规范的方式解决劳资矛盾,但另一个问题同样重要:份钱到底是什么?它又到底该不该存在?有人建议彻底取消特许经营制度,将出租车行业变成可以自由进出的市场。但出租车司机的收入真的就会提高吗?  相似文献   

10.
视点扫描     
李毅中:媒体网络曝光事故须查清“从现在开始,凡是媒体、互联网曝光的安全事故,安监系统都有责任查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4月18日在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许可及整顿关闭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凡是被曝光的事故,安监系统都必须立即  相似文献   

11.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21):21-22
近日来,浙江张氏叔侄冤案、萧山五青年冤案、福清纪委爆炸冤案的相继曝光,弓I发媒体和学界对错案以及司法公信力话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协商论坛》2012,(6):63-63
南京一市民登录南京市白下区住建局的网站查询一些信息,结果网站几乎“一片空白”。此事经媒体曝光一天后,记者登录该网站,发现很多栏目都已有内容。  相似文献   

13.
袁浩 《人大论坛》2012,(7):40-40
记者6月17日从哈尔滨市法制办获悉,哈尔滨市行政机关干预、阻挠媒体监督,或对媒体曝光的事件不及时调查追责,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负责人将被问责。(6月18日新华网)作为舆论监督的主要载体,大众传媒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4.
使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毒胶囊"被媒体曝光后,再次扯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这根神经。监管失职,谁来"监管"监管?监督"一府两院"是人大的法定职责。就在"毒胶囊"事件爆发不久前的3月20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了以"关注群众健康,保障药品安全"为主题的2012年食品药品安全赣鄱行活动。  相似文献   

15.
“吃什么好?”是近期中国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随着一桩桩食品丑闻的曝光,人们对吃进肚里的东西越来越没底。这时我们不妨学学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相似文献   

16.
袁卫 《今日浙江》2011,(16):20-21
今年以来,媒体上有关食品安全的曝光新闻屡见不鲜。“毒豆芽”、西瓜“膨大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舆论关注,让消费者无所适从,甚至于有些消费者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市场上出售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17.
林榕 《政协天地》2014,(4):46-47
廉洁自律,规范医疗行为 省政协委员吴萍,福州市政协委员施红、赵广健等认为: 媒体曝光的少数医务人员医疗腐败行为虽是个别行为,但是对医务人员整体形象造成影响,甚至造成群众对整个医疗行业失去信任。  相似文献   

18.
“到底考的是金融风暴还是郑板桥?天天换说法,新闻上说的到底算不算数?”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报道,一个网友帖子引发了新闻媒体上三个版本的“作文题”混战,广大市民莫衷一是。如此争夺市场引起的新闻乱象,如今已成媒体一景。在网络时代,一些媒体为“抢新闻”,将网友爆料帖直接拿来报道.而不核实真实性,事后再更正澄清。人们不禁质问:在抢新闻、抢销量面前,媒体的责任哪去了?  相似文献   

19.
赖锦宏 《台声》2011,(4):45-45
日本东北大地震,至少震出台湾两大问题:核电厂是否安全?媒体环境是否健康?不少媒体人都认为日本NHK电视台对震灾的报道,充分显示媒体应该展现的专、抄与节制,因而反衬出台湾媒体环境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最佳雇主”的各类评选活动在业界倍受关注,其热度节节攀升。雇主品牌排行,是权威发布,是媒体炒作,还是商业运作?作为经营者,是热心追捧,是作壁上观,还是嗤之以鼻?参评企业在追求什么?获奖企业又真正获得了什么?面对雇主品牌评选热,理性的HR经理人应如何冷静分析和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