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面所刊照片,是沪剧《芦荡火种》的剧照。沪剧《芦荡火种》于1960年由上海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并由该团演出,在舞台上最早塑造了阿庆嫂形象。剧照中的阿庆嫂扮演者是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丁是娥于1923年出生在浙江省吴兴县(现为湖州市吴兴区)一个缫丝工人家庭,9岁时在沪从师丁婉娥学戏,工花旦、正旦,兼演老旦。在儿童申曲班以小小婉娥艺名登台。18岁满师后,相继在鸣英、文滨、上艺等沪剧团参加演出。1947年在沪剧《铁骨红梅》和《何处觅返魂香》中扮演主要角色,受到观众和著名戏剧家田汉等人的称赞。新中国成立后,丁是娥致力于沪剧改革,特…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现代沪剧《敦煌女儿》是沪剧院倾力打造的一部原创剧,以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为原型,写了一个知识分子50年坚守敦煌的故事。当初选择这个题材是不是遇到过困难?  相似文献   

3.
华芳 《今日上海》2008,(6):24-24
上海梅陇文化馆一直以建设社区文化发展为己任,建馆十数年来硕果累累。暖春五月,为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与艺术欣赏水平,同时满足他们对参加传统文化艺术的渴求,在全国人民喜迎北京奥运会的“倒计时”之际,文化馆结合凌云街道群文特色品牌活动,传承沪语、沪剧艺术,邀请了沪剧名家王盘声及沪上多位著名沪剧演员来到社区,在梅文影剧院拉开了“梨园芬芳迎奥运”沪剧艺术讲座暨公益演出活动的帷幕,为众多凌云社区的沪剧爱好者送上了一台有关沪剧艺术的辅导讲座和专业演出。  相似文献   

4.
入行只是因为爱 生在崇明长在崇明的钱思剑是一个来自海岛的农家子弟。天生一副好嗓子的他,从小爱好唱歌、唱戏,初中毕业后进入乡文化站工作,19岁时考取了崇明沪剧团。第一次演出便随着沪剧团的大卡车到了奉贤的星火农场,从此踏上了他真正的沪剧之路。  相似文献   

5.
她12岁考入沪剧团学馆,近40载没有离开过舞台。上世纪80年代,她是上海家喻户晓的“金鹰奖”、“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2002年,她成为了上海沪剧院院长。  相似文献   

6.
上海的传统戏剧是沪剧。婆婆妈妈们哪个张口都可以给你来一段。然而沪剧对于新生代的70、80、90后来说,已经相当陌生,其受关注的程度甚至连京剧、昆曲都不如。  相似文献   

7.
肖巩 《今日上海》2008,(7):46-47
戴敦邦先生,沪上丹青大家,其《水浒》、《三国》、《红楼梦》等系列人物画为无数人倾倒折服。在中国人物画领域,戴敦邦先生犹如一颗熠熠星斗,有人以保守眼光估计,今后二百年,他仍将散发其耀眼光辉。  相似文献   

8.
刘映 《今日广西》2007,(17):36-37
出生予台湾,内地当红明星。代表作品为:《欢喜游龙》、《绝色双矫》、《壮志雄心》、《穿越时空的恋爱》、《戏说乾隆》、《花月佳期》、《聊斋系列》等。明星的一举一动总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来.明星也热衷于投资,而新的投资渠道往往也非常大众化。房地产业是他们大揽钱财的方向。在两岸三地颇有名气的台湾美女张庭.就是这其中的一员。大红大紫的张庭蕾代言过众多知名的品脾,收入陋之水涨船高,但演艺事业的成功丝.这位看起来温婉的酒窝美女在北京、上海等地投资住宅都赚了双倍的回报,其后.张雇更是以房为业。创办了拥有50家分店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将房产投资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看到这个标题,我是摇头的——《沪上女记者采访被殴,昨日大连输球又输人》。  相似文献   

10.
戴嘉枋 《乡音》2012,(12):42-45
与20世纪60年代由沪剧改编创作的《红灯记》《沙家浜》不同,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的雏形,早在"大跃进"的年代就问世了。如果说在《红灯记》《沙家浜》的编演、修改过程中,江青"不请自来"地蛮横插手,那么对《智取威虎山》来说,却是经张春桥"迎请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上海》2008,(1):40-40
2007年12月2日,在“苏浙沪工商行政管理促进长江三角洲联动发展合作会议”上,三地的工商部门一举推出了两项新举措:《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和《苏浙沪三省市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合作交流六项措施》。这两项被称为“长三角工商一号、二号”的文件,标志着三地工商部门率先拆除行政区划篱笆,在营造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市场准入环境、统一的市场执法环境和统一的市场法治环境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2.
肖巩 《今日上海》2011,(3):52-53
在上海画坛,有一对父子画家以相似的艺术经历和成就引人关注。父亲周成,著名山水画家,作为沪上走进怀仁堂的画家而蜚声画界;儿子周良,亦是山水画家,其作品《锦绣河山》随父亲周成之后,也被中南海收藏而成为画坛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13.
昔日读书人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当下教授们则乐于在电视屏幕上传道授业。2006年,央视《百家讲坛》造就的一批教授明星令人瞩目,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于丹……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上海市政府发布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的通知,符合条件的来沪创业、就业人员均可通过申请以获得上海户籍。这无疑给了上百万持居住证者以正式入籍上海的一线希望之光。而早在年初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完善居住证制度,逐步建立与户籍相衔接的机制”,并向媒体宣布今年2月上海将出台人才居住证转户籍办法。现在,上海兑现了承诺。  相似文献   

15.
殊死较量     
导演、编剧和原小说作者张平,都没想到故事片《生死抉择》会在全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8月中旬以后,随便打开报纸或上一个网站,就可以看到这样的题目: 反腐力作《生死抉择》热映不衰 影片《生死抉择》在各地激起共鸣 《生死抉择》在沪票房收入已超过 1200万元,创近年  相似文献   

16.
《上海支部生活》2014,(9):44-45
李代沫、张耀扬、张元、宁财神、何盛东、张默、高虎、柯震东、房祖名……一段时间以来,被抓的吸毒明星一个接一个有网友调侃,《监狱风云》阵容进一步扩大,已汇集两岸三地的众多明星。明星吸毒前赴后继,为何毫无敬畏之意?殷鉴不远,这警钟敲了次又一次,为何仍有明星当作耳旁风?  相似文献   

17.
重磅台资投向上海不久前,上海市政府专门颁发了一个关于密切沪台两地经贸合作的文本,明确了一些新的投资项目和领域里,对台商采取“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政策,对沪台在经济科技层面上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作了若干积极的规定。按照《台胞投资保护法》,上海先后制定了...  相似文献   

18.
沪上知名新闻评论家和杂文家凌河的新著《“下错”的“红头文件”》日前已由上海三联书店新鲜出炉。此书作为畅销杂文评论集《司马心说》的续集,汇拢了作者新世纪10年来发表在Ⅸ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众多主流媒体上的近600篇文章。这些作品大多引起过较强社会反响,受到读者欢迎,具有犀利的思想性和脍炙人口的可读性,其中颇多既针砭时弊又解剖深层的名篇。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人大月刊》2011,(10):46-46
从郭美美事件遭到网络热炒,到一些明星捐赠开“空头支票”,暴露出我国在慈善事业立法方面存在着不足。近日,宁夏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慈善事业促进条例》,《条例》不仅对当前慈善事业在立法上的盲点进行了规定,而且在全国率先将慈善企业纳入地方立法。  相似文献   

20.
《人大建设》2006,(9):55-55
《南方周末》近日报道:2006年5月,江苏高校和政府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以全国的10个“明星”村和10个普通对照村为典型样本,形成了近50万字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