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于建嵘教授等人发起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活动.从一开始就引发了媒体、网络问的巨大争议。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影响的不断扩大,争议的话题也越来越多,争议的重点也在不断转移。今年全国“两会”在即,于建嵘等人已经联络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网民人数的快速增长以及网络在我国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普及,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传播时代。网络传播在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扩散带来契机的同时,也给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接受带来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少年儿童网络素养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儿童触网的年龄越来越小,超过2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使用网络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已达到31.9%. 对这些“小小网络原住民”来说,互联网既是奇异世界的入口,还存在着一些危险区域.根据统计,七成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因网络而起,网络欺凌、网络犯罪、网络不良信息等,严重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毓 《前沿》2012,(18):105-107
作为新兴的媒体,手机已经成为社会交往中的重要载体和沟通手段,而随着互联网络从实验室向手机终端的延伸,手机网络开始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而在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中,大学生是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他们因此而产生的网络道德以及个人道德行为的改变,都将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本文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的视角,对时下手机网络道德问题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重塑手机网络道德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与安全同行     
徐娜 《中国减灾》2006,(4):6-13
少儿安危,心系万家。 我国每年至少有约1000万少年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约占少年儿童总数的10%,其中10万少年儿童因此死亡,40万少年儿童残疾。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国1—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这项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研究数据显示,溺水和交通意外是导致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两大罪魁祸首,而造成婴儿意外伤害死亡的其它主要原因有意外窒息,跌落、  相似文献   

6.
《公安研究》2010,(9):69-69
欧阳友权在《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技术和市场的双重力量已经使互联网成长为“宏媒体”和“元媒体”。时至今日,中国上网人数已逼近4亿,文学网站的签约写手超过百万,而通过网络、手机等数码终端阅读网络作品的读者已接近5000万。这样的传媒语境已经使网络文学超越文学本身的影响力而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徐彦 《青年论坛》2011,(2):52-56
中国已经步入第六媒介时代。这个时代,手机不仅仅是方便快捷的上网工具,同时也是时尚潮流和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手机上网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了准确掌握当前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实际情况,预测大学生手机上网将会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人际关系,笔者在2010年7-8月,对杭州、宁波、厦门、重庆、西安、沈阳等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访问情况,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此次调查得出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二是现有的手机上网条件决定了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喜好;三是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认知处在理性实用的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8.
网络作为继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种传媒.已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好网络这一最便捷、最迅速、最时尚的媒体工具.将上网作为领导干部继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这些习惯之后的“第五习惯”.已经是时代的必然。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做客人民网,回答网友提问时说:“虽然我平时工作比较忙.不可能每天都上网.但我还是抽时间尽量上网。”总书记都“抽时间尽量上网”,  相似文献   

9.
“网络改变生活”是句跨世纪的流行语,并依旧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球网民达到24.06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民数量达到5.64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  相似文献   

10.
沈彬 《民主与法制》2011,(34):27-29
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11年微博的风生水起,让网络民意异常活跃。从微博打拐解救乞讨儿童、郭美美炫富的人肉搜索、温州动车脱轨事件的“黄金一小时”微博直播到官员微博开房门、艳照门、调情门,一起起社会事件在曝光、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12,(8):21-21
英国((卫报》网络版推出“使用微博9种负责任的方式”:1.除非你确实看到事情发生,否则不要发微博;2.记住,有些微博只是开玩笑;3.记住,害怕某些事情发生,并不等于某些事情真的会发生;4.如果看到谣言,直接质疑而不是转发,因为即便以求辟谣的方式转发,也可能吓坏不了解情况的人;5.设法求证;6.如果看到你知道并非真实的微博,设法纠正;7.如果发微博说你看到的情况,请具体说明你在哪里,看到什么,不要夸张,也不要想当然;8.“粉”你相信准确可信的人;9.如果你出门打劫,请发微博,那样可以让警察工作更容易。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3,(1):49-49
1.教会父母上网。 2.和父母一起“织围脖”,通过微博了解彼此的动态。  相似文献   

13.
人物/语录     
《创造》2012,(8):15-15
“不回应。别理他。”——蒋方舟淡定回复“方舟子打假”。从7月31日开始,方舟子一直发微博质疑青年作家、《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曾经的文章是其母代笔,这一消息一出,就闹得网络上一片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互联网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微博客、即时通信等社交网络迅速兴起,成为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休闲娱乐、展示创造的新平台。仅新浪、腾讯两家微博客网站的注册账号即达8亿。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手机上网用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已超越个人电脑达到4.2亿。一切都在昭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汹涌而来。  相似文献   

15.
微博传播对涉警舆情控制、网络监管、网络维稳等影响巨大。对此,公安机关应及时、全面地掌握微博的传播内容和传播面.尽可能培育并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作用,积极打造公安机关自身的微博影响力,加大对微博行业的指导和管理,努力推进微博相关制度建设,大力培育微博用户的自律意识,探索建立以微博为平台的警民联手共同打击违法犯罪机制。  相似文献   

16.
《辽宁人大》2007,(10):11-11
日本:采取措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危害。政府有关部门、民间团体、学术机构和有关企业已经联合起来,探讨如何让青少年远离网络危害,并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为了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保护儿童远离网络危害,日本有关组织经常举行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的网上安全冲浪讲座,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上网。  相似文献   

17.
备课卡片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的五大优势与四大问题“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组,通过对抽样选取的10个省市范围内的45个区、县的四千多名6岁-14岁的少年儿童进行的问卷调查后认为,当代少年儿童发展具有五大优势和四大问题。 一、当代少年儿童发展中的五大优势 1.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完善。2.平等意识增强,富有宽容精神。3.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4.喜欢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学习方式。5.乐于参加少先队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了综合素质。 二、当代少年儿童发展中的四大问题 1 .部分城市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35)
正玩手机和儿童肥胖一样,都是当世富裕社会的通病,不分国家。今日美国一家媒体统计的美国青少年用手机的平均年龄是10岁,我觉得这个年龄绝对不准,至少东部大城市和周边地区,起码要低两岁。到我们家来玩的八九岁的小姑娘,人手一台平板或者爱疯。  相似文献   

19.
网络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的调查统计,截止2001年底,我国上网计算机数约1254万台,上网用户人数约3370万人,用户年龄为18-30岁的占67.8%。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9,(22)
<正>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手机和网络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标配,甚至成为我们的一个"器官"。我们的生活似乎已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离不开电脑。如果哪天出门忘记带手机,一定会赶忙回家取;如果哪天一时找不到手机,就会像丢了魂一样;如果哪天不刷微信、不上网,好像日子过得不正常一样。许多人早上还没起床,就开始收发问候早安的图片;上班或下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