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边的中国>写的是"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也是现代中国转型时的一个面相.作者通过土地承包制下的中国小农如何走向现代化,以及地方政府如何处理与农民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进而对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但是,作者所持方法论立场与实际分析似乎存在脱节.  相似文献   

2.
近来,海内外学者在讨论这么一个问题:是否有一个中国发展模式?作者基本同意有一个中国的发展模式。但"中国模式"又应如何概括呢?它的特点是什么?与"美国模式"、"东亚模式"等有什么不同?"中国模式"的国际影响力如何?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模式应有什么调整和发展?本文旨在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新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贤娇 《求实》2007,3(11):77-79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奉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的失效,说明"西方模式"不具有完全的普适性。与此同时,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却蓬勃发展并创造经济增长奇迹。这说明中国在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已经找到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说明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经过近3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和社会模式。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或留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二是合理地利用资本主义;三是社会主义中国模式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偶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安平  姚传明 《新视野》2007,27(5):63-67
随着一批西方"协商民主"的论文和著作的译介,最近中国出现了"协商民主"的讨论热潮,不少人把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出现看作是民主理论的转向,看作是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印证而产生"知音之感"。本文认为,有些人对西方的"协商民主"存在着严重的误读。文章分析了误读的产生及其原因,指出西方的"协商民主"与中国已经存在着的政治协商是基于不同的原则和理念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一种规范理论的启示下认真研究基于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资源的民主理论和模式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5.
在确认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要辩证理解"成熟定型"问题,多维视角理解"模式"内涵,客观对待外国探讨中国模式的意图。界定中国模式既要廓清其基本内涵又要明确其边界限定,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和体制以及实践纲领和发展战略,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和经验,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模式。看待中国模式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中国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近来,有论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同前苏联模式混为一谈,并提出"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这种概念是"可疑的",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是一个"假命题"。那么,究竟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中国模式的认知可分为肯定派、否定派和折中派三派。本文应用管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原理,把中国模式概括为"三群制衡、三以突显、一党领国"。中国模式既有优势,也有问题。与美国模式相比,中国模式的利大于弊、优势大于问题。中国的核心问题不是通常所说的贫富分化、腐败、教育、科技、转型升级、国际关系、民主、法治等,而是价值迷失。  相似文献   

8.
书架     
《当代贵州》2013,(21):63
《反思"中国模式"》作者:何迪鲁利玲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干部人生哲理枕边书》作者:石国亮出版:研究出版社《中国文化的命运》作者:梁漱溟出版:中信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2003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在邓小平的研究中,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是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等发展过程的一般概述性研究;邓小平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论述、关于"中国模式"的概念之争、从"中国模式"到"中国道路"概念演变的研究;中国道路内涵、特征及与传统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比较的研究;邓小平与民族复兴理想、中国道路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的研究;中国道路中有关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文化价值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及邓小平晚年对中国道路思考的研究。中国道路的研究拓展了邓小平研究的领域,是邓小平研究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了中国社会由内而外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即当代"中华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包含内在的文化精神和外在的文化形态,它是由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决定的。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国革命建设中的优良传统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的文化基因。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需要不断激活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的文化基因,抑制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文化基因,把当代"中华文化"模式熔铸为世界上的一种新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不差钱"的GDP快速增长描绘了令世人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迸发出的巨大财富能量。然而,"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向型模式,其在发展和前进中因经济和社会结构发展的片面性,出现了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地区差距、生态危机、腐败现象、群体性事件等系列"不高兴"的负面后果。"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在于基本摆脱了过去"大跃进"和"文革"等国家运动式治理的经验教训,采取了走向"不折腾"的制度化治理方式,这成为维持和推动"中国模式"不断趋于完善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围绕"中国模式"的争论由来已久,持续不断,但莫衷一是。中国人自己对"中国模式"的解读最被期待,但方式必须正确。唯有按照中国自身的特殊发展逻辑进行理路分析,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中国模式"就是"中国道路"的理论升华,是中国的特殊发展制度和机制,实践证明,它是成功的。当然,"中国模式"尚需经受进一步的挑战和考验,并从中得以优化升级,方可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     
中信出版社2012-10《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政坛常青树"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  相似文献   

14.
书海导航     
该书是作者继《中国触动》和《中国震撼》之后探讨中国模式的又一部力作,作者从“文明型国家”的视角,探讨了中国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和西方模式的超越,解释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制度安排及其背后的理念,论证了中国许多做法的深层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近期有关“中国模式”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受到了海内外舆论界和学术界的格外关注。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界围绕"中国模式"的历史背景、主要内涵以及发展趋势和未来影响等话题进一步发表意见。现将有关观点整理如下。(一)关于"中国模式"近年来特别受到关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本文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中国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的对比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模式"的概念,最后总结出了把握"中国模式"需注意的三点.  相似文献   

17.
张早林 《探索》2011,(1):189-193
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视角探讨"中国模式"的普遍性意义,是深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性的理论需要。"中国模式"的普遍性表现为中国人民开创民族发展历史所秉持的主体自觉性和自主性,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创新性,将人民利益作为根本依归的政治上的人民性以及把人类解放作为终极目的的国际交往的和平性。这些普遍性的意义在于其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由此中国模式将开创出社会主义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发挥的重大影响使之成为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国外学者从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力量、中国奇迹等研究视角和价值取向对中国特色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特色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模式,为世界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文化钥匙".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国模式",现在主要有三派观点:一种是认为已经形成了模式;一种认为根本没这个模式;还有一种认为这种模式在成长。我认为有模式,但目前而言,我认为不必急于拿出一个结论说"中国模式"是什么。问题在于,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世界意义尚未清晰地提炼出来,远未达到自觉。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双重的:从内在的原因来看,我们的理论研究还存在着局限性,有时在强调"中国特色"时忽略了  相似文献   

20.
邢和明 《理论学刊》2003,7(3):96-99
1961年10月,苏共召开二十二大.中国对苏共二十二大的过激反应,成为中苏公开论战的起点.这场论战,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走向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过渡"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史方位的错误认识.全力维护苏联模式,就是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确信社会主义只能有一种模式,把对这一模式的改革当作复辟资本主义.将矛头指向党内"走资派",则是对执政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的不清醒认识,从而确立了"夺权斗争"的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