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从立法、司法上严格地保护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行为人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构成破坏军婚罪.此种案件属于.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公诉案件.对军婚予以特殊的保护,有利于严格依法维护现役军人的婚姻权益,解除了广大官兵的后顾之忧,必将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从而既有利于加强国防建设,又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婚姻家庭秩序.  相似文献   

2.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犯罪的对象是信息。刑法设立该罪所保护对象是包括硬件、软件及其相关文件资料、系统相关配套设备在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系统服务和系统操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从刑法的规定上看,仅就刑讯逼供罪来说,犯罪对象的主体范围似已规定得很明确。但在司法实践中尚有一些“形”、“质”与刑讯逼供罪相同的特殊情况,因而出现了对该罪打击不力的现象。本文从刑讯逼供行为尚未造成伤残、死亡后果这一区间内的犯罪对象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刑讯逼供犯罪对象主体的范围,我国刑法已做了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尚有一些特殊情况被排斥在此罪之外,进而出现了对刑讯逼供罪打击不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6.
破坏矿产资源罪,是指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无证采矿、越界采矿或者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或者严重破坏行为。本文根据1997年《刑法》和《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就破坏矿产资源罪的概念、认定、构成特征及其处罚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罪,对打击传销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实践中,如何理解和界定本罪的主体范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理解“组织”的含义、界定本罪的主体范围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呼吁尽快明确废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8.
新刑法将毁林犯罪规定为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增加了毁林犯罪内容 ,不仅保留原刑法的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 ,新增了保护珍贵树木有关条款。加大了对毁林犯罪的打击力度 ,在加重法定刑的同时 ,将附加刑改为强制性规定 ,增加了管制刑 ;犯罪主体扩大到了单位 ,不再局限于自然人。毁林犯罪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滥伐林木罪的法定刑问题 ,明知持有违法发放的采伐许可证而进行采伐的罪与非罪问题 ,毁林开垦、采石、采砂等行为的刑事处罚问题  相似文献   

9.
破坏监管秩序,是罪犯在监狱及其他监管场所服刑期间时有发生的行为,破坏监管秩序,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我国《刑法》第315条规定了破坏监管秩序罪的构成及其刑事责任。破坏监管秩序罪,是指被依法关押在监管场所服刑的罪犯,殴打监管人员,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的监管秩序,殴打、体罚或指使其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情节严重的行为。破坏监管秩序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0.
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现行刑法修改后新增的罪名。刑法将其犯罪主体规定为纯正的单位犯罪值得商榷。私分国有资产罪不符合单位犯罪的特征。其立法理由不充分。私分国有资产罪应修改为自然人犯罪。  相似文献   

11.
王新平 《前沿》2003,(9):145-148
私分有国资产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一种侵害国有财产的犯罪 ,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疑难问题 ,本文就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以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外国刑法、《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关于受贿罪犯罪主体的考查,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我国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犯罪主体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3.
认定非法集资单位犯罪要从具体罪名的构成要件、单位主体资格、单位意志、单位行为、单位利益五个方面要件进行判断,“以单位名义”不是单位犯罪的要件之一.利益归属单位是认定非法集资单位犯罪的关键.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交织时,要分别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4.
单位犯罪主体界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会生  张玉华 《前沿》2004,(6):135-137
单位犯罪的主体如何界定 ,本文对单位内部的组织机构、分支机构、企业关停、改制、解散、承包后能否成为犯罪主体进行了探讨 ,并对单位犯罪主体的立法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朝春 《公安研究》2006,143(9):47-52
针对司法实践中关于单位犯罪主体资格中的疑难问题,即国家机关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私营企业能否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特殊情况下的单位犯罪主体、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等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单位犯罪实际是一个犯罪、两个犯罪主体、两个受刑主体。  相似文献   

16.
孙向阳 《求索》2012,(12):47-50
与现代刑法通常以犯罪对象的价值作为盗罪定罪量刑的主要根据不同,古代法律对于所盗对象,则根据体现的社会关系、自然属性、控制方式、保管状态、可流通性以及所有权的主体等方面进行明确区分,并历史地体现出这些划分的立法规律。对于判断犯罪性质,区分不同罪名,认定计赃数额,确定刑罚适用具有相当复杂而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网络犯罪罪因系统进行系统机制分析,有助于探明网络犯罪产生的原理,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对网络犯罪社会原因、个体原因及犯罪场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涉及机制性的问题。事实上,犯罪心理尤其是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的作为方式和心理过程就构成了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在网络犯罪的犯罪场分析中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的分析也是机制论的一种体现。可以说机制论是通过对犯罪原因的研究来进行犯罪本体范畴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8.
夏俊 《理论月刊》2003,(6):84-85
贪污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必须加强对贪污罪犯罪主体的研究,只有在弄清楚贪污罪的犯罪主体的前提下,才能对贪污罪的定罪量刑有一个质的把握,更有效地打击和遏制犯罪,以使犯罪分子难逃法网。  相似文献   

19.
志愿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以其固有的价值追求,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着优质服务。在公安机关的犯罪控制活动领域中,也可以利用志愿者的一些优势,如经济成本低、社会形象好等,吸收他们参与犯罪控制工作,这样公安机关不仅可以较好的完成犯罪控制工作,而且可以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在使用志愿者之前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警务培训,并注意执法等敏感问题,这样,志愿者是可以作为犯罪控制的主体来使用的。  相似文献   

20.
金融传销犯罪独立成罪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传销犯罪的迅猛蔓延已严重危害我国金融环境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在司法实践中,打击金融传销犯罪缺少明确的法律依据,造成各地公、检、法等部门对金融传销犯罪的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规格等意见难以统一,常归于普通传销、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罪名下,造成定性不准确、责刑不一致、打击不力等司法困难。金融传销犯罪独立成罪应成为立法的重点之一,从罪名、情节、刑期等全方位进行法律规制,以使这类严重刑事犯罪不再游离于刑法体系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