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滴虫病的治疗药物筛选何维春,贾文发张岚峰于春惠(吉林省农业学校吉林市132107)(九站兽医站)(吉林师范学院)组织滴虫病也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由于诊断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  相似文献   

2.
火鸡组织滴虫最早由Smith(1895)命名为火鸡阿米巴原虫,后来Tyzzer(1920)重新命名为火鸡组织滴虫,主要感染幼龄鸡和火鸡,而且死亡率较高;成年鸡和火鸡以及其它禽类也可感染。本病在国内,多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称作黑头病,或基于剖检所见的特殊性病变定名为盲肠肝炎。前几年有人对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诊断及一般防治措施作了叙述,但尚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于本病引起的除盲肠和肝脏以外的其它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均未提及。1983年,我们就火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和病理作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组织滴虫病临床发病鸡的肝和盲肠进行了虫体的分离及体外培养,通过形态学和基于18S rR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鉴定,并采用连续稀释法进行了克隆和建株。结果表明,采用含有马血清和米粉以及抗生素的M 199培养基,从病鸡盲肠中能分离到芽囊原虫、鸡四毛滴虫和火鸡组织滴虫,盲肠中混合感染且难以分离纯化单一虫种;从病鸡肝中能成功分离到火鸡组织滴虫单一虫种;通过有限稀释法成功获得了火鸡组织滴虫的单个克隆虫株,命名为JSYZ-A株。将分离的虫株通过泄殖腔回归接种14日龄黄羽肉鸡,成功复制出了组织滴虫病。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虫体致病机制、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组织滴虫病是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 ,以肝坏死、盲肠溃疡、出血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鸡异刺线虫是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者 ,是多种禽类盲肠的寄生线虫。该病多发生于火鸡和其他雉鸡的幼雏。 2 0 0 0年 8月笔者所在单位孵化场的雏禽曾发生一起异刺线虫并发组织滴虫病。1 发病情况该孵化场将 2~ 3月龄不同品种的雏禽 5 6只混养在同一禽舍内。禽舍面积为 3.0m× 2 .0m ,地面为砖地 ;运动场面积为 3.0m× 2 .5m ,地面为混合土。此禽舍夹在其他房舍中间 ,采光、通风条件较差。 2 0 0 0年 8月 17日该禽舍有 32只雏禽先后发病 ,品种涉及…  相似文献   

5.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张全成(江苏省洪泽县畜牧兽医站223100)鸡组织滴虫病又称鸡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寄生于鸡肝、盲肠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以盲肠出血、溃疡,肝表面坏死为主要特征。笔者在门诊上...  相似文献   

6.
某孔雀养殖场曾发生一起典型的异刺线虫并发组织滴虫感染病例,死亡孔雀20余只。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的一种原虫病,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鸡异刺线虫是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者,它是多种禽盲肠寄生的线虫。当其他禽类食入含有组织滴虫的虫卵时,即同时感染异刺线虫和火鸡组织滴虫。临床症状 笔者1999年7月15日应邀前往某孔雀养殖场,去时见1只2月龄孔雀放于舍外,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闭眼嗜睡,旁边有水样呈淡红色粪便,粪中有1条约15mm的白色线虫,尾细长。主诉:每年6~8月常有类似情况出现,使用抗菌药物治…  相似文献   

7.
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寄生于禽的盲肠和肝引起的,对火鸡的危害尤为严重。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组织滴虫病在一些养殖场暴发流行,用常用药物已难以控制。为此,我们选用迪美唑进行了预防和治疗试...  相似文献   

8.
鸡的组织滴虫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本病对各种品系的鸡均有易感性,但对2~4月龄的火鸡易感性最强。本文报道了一起火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酒泉地区农科所1986年5月13日白兰州黄河养殖场购进1月龄美国尼古拉火鸡70只,在运输途中发病死亡5只,至6月21日共死亡49只,死亡率为70%,病鸡均表现食欲不振,喜睡怕冷,羽毛松乱无光,双翅下垂,头上皮肤暗兰紫色,拉黄白色水样粪便。病初体温41.5℃左右,中后期则下降到39.5℃~38℃,体温在39.5℃以下的多数死亡。  相似文献   

9.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可使禽类盲肠和肝机能紊乱的一种原虫病 ,其传播媒介主要是异刺线虫和蚯蚓。鸡、火鸡、乌骨鸡、孔雀、鹧鸪、珍珠鸡、环颈雉等均有被感染而发病的报道或文献记载 ,而丹顶鹤的组织滴虫病还很少见。江苏省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的 1对丹顶鹤发生以排黄色粪便为特征的疾病 ,经诊断为组织滴虫病 ,经治疗 1只痊愈 ,只死亡。1 发病经过及临诊症状盐城自然保护区珍禽驯养场饲养于 0 1笼舍内的 1对丹顶鹤先后发病 ,先是 1只雄鹤发病 ,初期症状为食量减少 ,精神不振 ,排黄色粪便 ,6d后另 1只雌丹顶鹤也表…  相似文献   

10.
火鸡组织滴虫病 (黑头病 )是严重威胁火鸡养殖业的一种寄生虫病。 1994年 ,仅对河北省、天津市两地区的 2 3个火鸡养殖场 5 0余万只火鸡组织滴虫病进行调查 ,平均死亡率达 1.5 2 %。在我国随着火鸡养殖业迅速发展 ,由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容低估 ,多数火鸡养殖场对火鸡整个饲养周期的火鸡组织滴虫病都缺乏应有的重视 ,致使该病在不同饲养条件的火鸡养殖场暴发流行 ,给火鸡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1 临床特征调查发现 ,火鸡组织滴虫病在河北省、天津市两地的火鸡养殖场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但多发生于阴雨潮湿的季节 ;3 16周龄火鸡易感 ,711周龄…  相似文献   

11.
火鸡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的诊治津南区某火鸡场饲养的7150只商品育成火鸡在9周龄时大群出现以腿部运动失调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检查,诊断为疑似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发病情况1994年10月31日进火鸡雏7150只,8周龄前的饲料配方按加拿大海布...  相似文献   

12.
组织滴虫病(Histomoniasis)是由鞭毛变形科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禽类的一种原虫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是盲肠发生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和肝脏出现坏死性炎症。本病主要侵害火鸡,其次是鸡,特别是8周至4月龄的雏鸡较易感染,成年鸡也可感染但多为带虫者。近年来,安徽的淮南、淮北、皖东等地相继发生过此病。凤阳县某个体养鸡场有10周龄星杂579商品代蛋母鸡2000羽,最近鸡群中发生了组织滴虫病,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10%。(一)材料与方法1.现场取病死鸡、病鸡、无临床症状鸡各30羽,依次分为A、B、C三组,逐一剖检,详细记录…  相似文献   

13.
鸡和火鸡的组织滴虫病在许多兽医专业书(包括教科书)和杂志上都被称为鸡黑头病。据《家畜寄生虫学》称此病末期,有的鸡因血液循环障碍,鸡冠呈暗黑色,因而有黑头病之称。而《禽病学》中已指出:黑头病一词,即不说明特殊病征,含义也不明确,因为许多其他的疾病也可产生如此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畜禽吃进生长在发霉饲料中的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肝损害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该病最初于1960年开始报道,当时在英国有十万只火鸡雏发生死亡,由于病因不明称之为“火鸡X病”。后经多方面的研究证明,它是由于饲喂霉变花生饼粉所致,并从霉变花生饼粉中检出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 ex Fries),及其有毒代谢产物——黄曲  相似文献   

15.
实验感染组织滴虫病的方法研究邓治邦,傅童生,陈可毅,蔡瑾,曾元根(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长沙410128)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meleagridis)引起鸡、火鸡的常见寄生性原虫病,以火鸡最为敏感。由于该病原对外界环境抵...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英国从花生粉中发现的一种致癌物质,由于它具有强力的致癌性,而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现将国外对黄曲霉毒素的研究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黄曲霉毒素的发现 1960年春夏的几个月内,英国南部及东部的农场有10万只以上的火鸡雏,患不明真相的病症相继死亡,当时称做火鸡“X病”。患这种病的火鸡,呈食欲减退,翼力下降,无力等症状,一周内陷入昏睡状态而死亡。死后特征,颈部弯曲呈弓形,头、嘴倒向后方几乎靠向后背,脚向后直伸,解剖后,可见肝脏出血,肾脏肥大。当时患这种病死亡的不仅有火鸡,在  相似文献   

17.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治鸡组织滴虫病(也称鸡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雏鸡和育成鸡较常见的寄生虫病,3~12周龄的雏鸡最易感染,病程1~3周,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30%,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996年6月,我市某万只鸡场发生组织滴虫病,经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火鸡组织滴虫引起成年鸡发病已有报道。本文介绍一次组织滴虫病引起的成年来航鸡的严重特殊病变,供参考。 1983年5月本县一养鸡户的鸡群(80只,均在10月龄以上)大部分鸡食欲减退,精神沉郁,鸡冠后部紫黑色,排出硫磺色糊状粪便,诊断为组织滴虫病,经治疗后好转。一个月后,有3只鸡突然发病,表现为绝食、沉郁、腹部极度膨胀,助消化药治疗无效。发病后第3天死亡1只,解剖2只,病变基本一致。表现为两侧盲肠膨胀如球状,肠壁非薄,肠内充满气体(图1);剪开肠壁,内有少量硫磺色糊状内容物,回盲口各有一个直径约2.5厘米的栓塞,其盲肠端呈喇叭口状(图2);栓塞剥离后,其纵切面可见由纤维素性渗出物构成  相似文献   

19.
我校养鸡场,1983年5月及7月3633只鸡雏群中,暴发鸡盲肠肝炎,发病359只,死亡199只,发病率为9.8%,致死率55.4%。该鸡舍去年养鸡中发现鸡异刺线虫的感染率为80%。(一)临床病状 病初食欲减少或废绝,病鸡不爱运动,经常缩颈呆立,频闭双眼,两翅下垂,呈嗜眠状。羽毛无光,尖端呈锯齿状。排黄色或深褐色稀粪,病鸡迅速消瘦,龙骨隆起,病初冠色迅速变淡,很快呈黄白色,病期稍长冠的基部常呈暗红色,同时冠尖明显皱缩(公鸡尤明显),无光泽,严重病鸡冠尖呈灼焦状。  相似文献   

20.
1985年以来,我省先后在6个火鸡场、8个专业户发现疑似火鸡组织滴虫病的病例,引起大批死亡,成为危害当地火鸡饲养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保证火鸡饲养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对发病较严重的T、Y两个场的火鸡进行了较系统的诊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流行病学 1985年7月T场从广西购入6月龄青铜火鸡36只,由于管理不善,无青绿饲料,加之阴雨连绵,相继发病16只,病重的5只,死亡2只。同年12月3日Y场首次从河北香河购入61只4月龄的青年火鸡(其中贝蒂纳火鸡10只、尼古拉火鸡51只),回场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