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马克思以其伟大的共产主义学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马克思对人类的卓越贡献,是与他从青年时代便初步锻炼造就的卓越人格分不开的。青年马克思的人格是一个具有超群的智慧、高尚的品质、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创造力和意志力等诸要素协调发展的完整人格,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不少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马克思的形象和学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批作家自觉不自觉地从马克思那里汲取精神资源,写下了堪称社会先声的作品。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进程。新时期作家从马克思的文风、思想中汲取灵感与智慧的例子,足以证明马克思的文风、学说与人格,仍然是新时期人文建构的重要资源,这对囿于精神泥淖的今日作家们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3.
陈曙光 《传承》2012,(5):46-49
西方"马克思现象"的出现,确实部分地源于马克思的个性特质和精神品质。因为西方很多人并没有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并不懂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但是他们相信马克思人格。马克思的人格力量关键在于不为世俗利益放弃信仰。"马克思现象"的产生,最关键、最有说服力的原因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在于马克思提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袁杰 《长江论坛》2012,(4):9-13
学生时代的马克思曾做过许多荒诞不经的事情,即便用今天的标准衡量,他无疑也是不折不扣的"问题青年";但是,另一方面,在青年马克思的身上也有志存高远的理想追求、通宵达旦的勤奋努力和品质高尚的道德人格;马克思的成长之路启示我们:家庭育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育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纽带,社会育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星蕾 《重庆行政》2010,12(2):109-111
师道尊严乃大学精神之关键内涵,其与大学精神共相始终。细究师道尊严之形成非基于身份,而成于德能,即作为教师应需具备修身、弘道、授业之三大条件。师道尊严不唯代表了大学人文底蕴与精神风范,更昭示着学术内群体之基本价值诉求与学术人格取向,最终沉积为师门传承、学术流派之潜在内核与外显规范。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7,(1)
延安红色文化景观中蕴含着无比巨大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品格,是塑造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重要素材,也是对青年理想人格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教育者运用延安红色文化景观载体的自觉性,提升景观本身的教育能力,创新景观培育青年理想人格的手段,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是提升青年理想人格教育时效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财产权批判理论既内生于近代西方思想史传统,又不同于主流财产权理论。与主流财产权理论不同,马克思不是"证成"而是"证否"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关系。在区分"作为劳动的私有财产关系"和"作为资本的私有财产关系"的基础上,他不是要证成私有财产与人格的内在"同一",而是相互"分离"。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产权本身就是反人格的",资本家对私有财产的掌控和垄断对无产阶级而言"是摧毁而不是培育了人格"。对私有财产的认知和批判,马克思总体上经历了青年时期的思辨哲学或形而上学视角,到过渡时期的社会哲学视角,再到成熟时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不断深入的进程。马克思财产权批判理论的思想特质,在当今资本全球化时代依然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王蓉 《传承》2012,(2):30-31
青年马克思通过对以往法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其法哲学思想逐步形成。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早期法哲学观的唯物主义转变以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法与经济基础的论述和《共产党宣言》中对法的本质的剖析上。尤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法的本质作出批判和分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吻主义法学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的人生道路为当代中国青年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提供了光辉的典范。文章从理想、求知、意志、人格、实践等方面探寻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足迹 ,当代中国青年也应该沿着青年毛泽东的道路 ,以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意志、广博的知识、完美的人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为依托 ,走一条坚实的人生之路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先辈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道德人格培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当代青年的道德困惑和道德失范现象及原因,提出培育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精神,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是使青年走出道德冲突与困惑的关键所在,并对如何培育青年的道德人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无论世风如何变迁,教育都要恒久坚守唯学是求、唯理是尊的超越性精神。在社会已经多元开放的价值体系中,教育要拒斥各种"利益"的诱惑,秉持不唯上、不唯利、只唯理的理念,用理想之火点燃生命之灯。  相似文献   

1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一切意识形态学家将精神交往神圣化、功利化的理论和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现实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主要表现为对青年黑格尔派肆意放大精神交往社会历史功能的唯心主义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意识形态化的批判、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精神交往动机功利化的批判。研究马克思的精神交往批判思想,对于回应西方交往理论和扬弃异化的精神交往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青年心态和人文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是至关重要的。面对21世纪,中国能否真正做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当代青年的人格、精神、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等心态特征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公安院校的青年心态,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文精神,当是我们这些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职责。所谓“青年心态”是指青年对于现实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之总和。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青年人格和精神的特征;二是青年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所反映的社会心理。而“人文精神”就是构筑青年对于社会存在的心理反映的文化内涵。中国在八十年代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8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济南举行集体学习研讨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传达中央纪委对鲁炜严重违纪问题立案审查有关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于晓明主持会议并讲话。与会同志踊跃发言,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情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深刻阐释了马克思的  相似文献   

15.
不少人都说当代青年对政治报告有一种“逆反心理”,可李燕杰、刘吉、张海迪、曲啸、“两山英雄报告团”的报告却风靡全国。可见,当代青年并不“逆反”一切大报告,只“逆反”徒具报告形式的空、大、假套话。八十年代为青年生产的精神产品是否有“市场”,唯在质量。前一时期,上海市  相似文献   

16.
高尚的人格是力量美的象征,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和铮铮铁骨。只有那些具备着高尚人格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只有具备着高尚人格的青年,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成功青年。  相似文献   

17.
牟成文 《长江论坛》2022,(5):5-12+2
在研究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方面,学界至今存在着两种典型观点值得关注:一种认为青年马克思与后来的马克思之间是“断裂的”,另一种认为青年马克思与后来的马克思之间是“无差别的一致”。在笔者看来,青年马克思所关注的政治解放主要是一种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更或结构性调整,青年马克思希望通过实行“政治革命”来实现政治解放,青年马克思视域中的政治解放具有把国家变成政治国家、消除市民社会的封建性质和把人变成世俗的人或者说把利己的人或者独立的人同公民或者法人进行有机结合等意义。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与探询社会存在的锁匙在政治经济学中被寻获,马克思后来不再仅局限于青年时的那种视域来探讨政治解放,而是聚焦无产阶级如何成为统治阶级并争得民主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由此来实现政治解放。这就意味着,青年马克思视域中的政治解放同马克思后来所思索的政治解放必然存在区别。二者之间的关联可表述:青年马克思视域中的政治解放构成马克思后来所思索的政治解放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马克思后来所思索的政治解放构成青年马克思视域中的政治解放的必然升华和合理延展。这就注定上述两种观点均值得商榷,需要我们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马克思的政治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是深受黑格尔影响的代表之作,所以理所当然地容易将其中属于马克思自己理论的独创性给湮没。尤其是再加上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更难以显现出马克思思想的超越性。但细读之后,这篇博士论文却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简单。一方面,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双重的,这其中既有来自黑格尔本人的影响,也有经由青年黑格尔派解读后的那个"黑格尔"的影响;另一方面,《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也是双重的,既有马克思对黑格尔直接的批判,也包含着对青年黑格尔派的间接批判。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学"者提出的"两个马克思的对立"的命题,从事实的层面上说是正确的,这不仅无损于马克思的光辉形象,而且有利于摧毁"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合法性"基础.从价值选择的层面上看,我们与"马克思学"者和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同,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不赞成回到"青年马克思"和让"青年马克思"走入当代,主张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让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走入当代.  相似文献   

20.
曲韵畅  赵曼宇 《传承》2014,(10):105-10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在已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第一卷在收录马克思青年时期的政论性文章外,还收录了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所创作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使人们能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了解马克思。第一卷体现了马克思重要的研究方法,同时也表现了马克思个人的坚毅品质。总结马克思研究问题的方法,学习马克思的坚毅品质,对青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