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构主义视角下重新思考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的教学,可以从四个途径入手.首先,在建构主义知识观下对经侦教材进行超文本化思考;其次,在建构主义学习观下探索经侦专业的实践教学;再次,通过建构主义师生观重新认识经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寻求经侦案例教学法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其观点已在教育理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论。当前建构主义理论体系庞杂,流派众多,很难对之进行准确界定。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主要包括六种,即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costructivism)、社会建构主义(socialconstructivism)、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socialculturalcognition)、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information-processingconstructivism)、社会性建构论(socialconstructivism)和控制论系统(cybemeticsystem)。[1]然而,尽管不同倾向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中美关系是国与国之间关系最复杂的一种,双边关系自冷战结束以来一直处于非敌非友的状态,存在着一时难以摆脱的结构性外交困境。但中美之间的这种外交困境是可以缓解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双方身份认同的结果,建构主义外交战略强调合作与沟通,力争使双边关系不断得到加强,在双边交往中取得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国际关系理论界自从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出现理论趋同之后,建构主义兴起。语言学作为建构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之一,对其有重要的意义。政治话语作为国际关系中一个研究方面,与语言学中的话语分析密不可分,建构主义认为语言具有建构社会事实的功能。本文用建构主义观点及语言学中修辞分析、语境分析、文化分析等非批判性分析融合起来,凸显了语言学对国际关系的贡献。同时可以看到在国际关系中,话语的威力是无穷的。奥巴马总统把自己的意志输入给普通民众乃至伊朗和全世界人民,这也是话语霸权的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出国际风云变换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陈群 《前沿》2009,(3):39-42
科学哲学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逐渐显示出了其二元论矛盾的局限性,而当代科学论(后SSK)的实践科学现的转向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不谋而合。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在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存在论的基础上显示出了人的能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实践不仅是生活世界的本体论基础且是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后SSK从只关注知识的科学转向作为实践的科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实践存在方式的混合本体论,在方法论上从对作为知识的科学的表征性语言转向对处在当下实践的科学的操作性语言分析,在科学进步上强调真理的历史性与社会性,以及实践基础上的各种异质因素冲撞的偶然凸显性和动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化书写与对象建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立 《思想战线》2005,31(3):88-94
从文化书写与人类学对象建构的关系这一角度看,依据人类学者的研究建构取向及所建构对象的类型,人类学的文化书写大致可以分为志、论与新志3种。其中,“志”所建构的是单向度的浅层对象实在;“论”建构的是单向度的深层对象实在;而“新志”建构的是双向度的浅层对象实在,在建构向度上力图克服前二者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拥有漫长的边境线和海岸线。中国能否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周边安全环境息息相关。努力营造良好周边环境是中国当前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尝试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中国周边安全困境深层次原因,并在建构主义理论视阈下提出了解决中国周边安全困境的方法,强调文化,规范,认同,互动,制度在我国周边外交中的作用,为解决中国周边安全困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分支。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逻辑是由认同决定的,而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建构的,因而得名“建构主义”。近年来,该理论被运用到教育学、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均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将建构主义运用到城管执法工作中,从社会学视角重新解读城管执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围绕“身份/认同”和“规范”的再建构提出破解城管执法困境的新思路,希冀能为构建和谐城管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的生成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和社会整体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等领域多方面问题的存在,制约着道德发展及作用的发挥,进而产生道德困境,影响着个人利益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因此,通过从社会发展、社会制度、社会道德、社会风气角度去分析消解道德困境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洋 《求索》2007,(8):48-50
在转型社会中,老年人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社会排斥”的过程,出现边缘化倾向,尤其是新旧体系交替的现代化过程中,制度的结果往往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出现制度化困境,在制度化的困境中社会排斥反而加剧了,与家庭排斥形成合力,给老龄人群带来双重困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泛政治化倾向愈发明显、同其他思潮形成合流、线上线下形成联动,是当前网络民粹主义的显著特征。网络民粹主义折射出的是自我矮化、道德正义高于程序正义、网络旁观搅局等社会心态,容易放大社会矛盾并冲击主流意识形态。对此,我们应从加大正向内容输出、强化网民政治参与和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等方面着手,加强网络民粹主义的防范与治理。  相似文献   

12.
"双向保护原则"在实践中表现出重视涉罪未成年人的权利维护,弱化社会利益保护的倾向。现代社会的法律个人导向使得刑事司法实践日趋保护个体权利,而使得法律实践的社会效能在逐步弱化。以权利保护为导向的法律完善,造成法律"内卷化"的困境,也使得法律个人原则在实践中遭遇多重瓶颈。回归法律的双重原则,通过不断平衡权利保护和惩戒教育、恢复性司法实践的关系修复以及社会监护体系建设的完善,以期实现对未成年人"双向保护原则"实践困境的超越。刑事司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仍需置于具体情境中深入地分析,实现权利保护和秩序维护的双重目标,优化法律实践的效能。  相似文献   

13.
侦查欲实现和谐化应该首先探求自己的学科语言.侦查学科语言指的是具有侦查专业特色的、体现特定法律规范和普适性法理并且合乎侦查实践所需的语言.侦查学科语言的功能在于侦查学的形成及发展需要成熟的学科语言,侦查公信力、侦查目的的实现和警民关系的和谐需要成熟的学科语言.侦查学科语言在学科应然和实然、侦查欲求和法治欲求以及侦查目的和主体素质方面存在困境.侦查学科语言的出路在于坚持应然原则,体现理论特色,完善构建要素和实践考量.  相似文献   

14.
社会企业是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合法性是关涉社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要件,对其合法性的论证有助于推动社会企业的规范性发展。本研究在社会企业的外部合法性和内部合法性分类框架下,从政策、行政、法律和社会认知的层面考察其外部合法性困境,从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组织权威、运作机制的层面考察其内部合法性困境,在此基础上析出社会企业合法性机制获得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研究意识形态,是一个崭新且很重要的维度.意识形态,应从语言中寻找.意义领域是意识形态的考察地.意义的形成是多种社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意义能够引发人们的社会行为,并可物化为具体的社会制度.意义服务于特定的权力一利益关系,这是意识形态的基本运作机理.而从语言维度来诠释意识形态,可以视为是对马克思等人意识形态理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陈爱民 《人民论坛》2010,(10):156-157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由主体、内容和载体等内容所构成的活动过程。因此,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根源和提出的对策需要从主体、内容和载体三个方面展开。要从加强主体间沟通机制的建设、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实践载体体系和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来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两岸政治定位的困境在于“一个中国原则”与“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之间无法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对于两岸关系研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两岸同胞共同缔造的统一的中国不同于现阶段两岸各自认同的政治主体,可以称之为“第三主体”.两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两岸同胞共同建构“第三主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定位与创新:中国法制史教学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制史的学科困境体现在法律专业办学资格的硬性要求下法制史教学实践的边缘化、教材的僵化和教学体例的单一化、教学方法上的技术化倾向等方面.谋求中国法制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以创新的姿态和思维对学科意义进行深入探讨,给予其理性定位,并从教学体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法制史的教学改革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过程中,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国际政治的新视野,"认同决定利益"的大前提为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由于"认同"概念本身存在的主观性与变动性,建构主义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障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曲折经历正是"认同错位"的真实写照,唯有从互利共赢的大局出发,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才能克服目前中日双边关系的困境,减缓东北亚紧张局势,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组织在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时存在诸多困境,已有研究多从政府主导角度进行分析,这并不能真正解读相关困境。本研究以B市C区为个案,运用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收集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第一手资料,并提出社会组织运行的制度场域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服务供给中存在的服务目标、服务过程和服务能力等困境已经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实践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这些困境的产生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制度场域中权力、规则和信息等资源的扩散机制综合影响的结果,涉及到政府、第三方评估机构和社会组织等三类代表主体。因此,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困境应当通过制度场域中各代表主体协商共治加以优化。通过解决社会组织运行的制度场域中存在的系统性困境,可以有效激发社会组织的理想功能,显著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健康发展,进而对探索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