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的能力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反映,是衡量能否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组织怎样评价政绩,使用什么样的干部,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此,建立完善与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相适应的政绩考核评价制度,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做好政绩考核评价工作,对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湖南长沙市委书3己阳宝华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了一番很耐人寻味的心里话:“为官一任,应造福一方,做不到,也千万不要造孽一方。”他又说:“为官一任,留下政绩不易,但也要留下痕迹,无论如何不要留下劣迹。”这番话,值得每个地方官员认认真真地思考思考。从古至今,造福一方的人真是数不胜数、李冰修都江堰是造福一方,李春修赵州桥是造福一方,苏东坡在杭州筑“苏公堤”,左宗棠在新疆栽“左公柳”,也都是造福一方。作为一个河北人,我常以生长在名牌产品“小站稻”的产地而自豪。但直到最近读书才发现,在宋代以前,…  相似文献   

3.
凡欲有所作为的领导干部,大都希望在有限的任期内干几极采样的大事作为政绩。因此,“为官一位,造福一方”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许多干部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座右铭。然而由于‘“偏视症”的影响,导致某些领导的‘”为民造福”行为并未带来福音。当前的“偏视症”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目光挟窄,即造福的出发点仅局限于自己的“领地”。只要本地区的经济能发展,本单位、本部门的经济效益上去了,便不管国家和其他地区、单位和部门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如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打折扣,搞‘“对策”,致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不能落到实处;对…  相似文献   

4.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我国传统的清官思想。说的是某一任期内的官员,在其所辖区做出一些政绩,恩泽当地的百姓,以图流芳百世。在新的历中时期,提倡这一思想,固然可以给领导干部一种责任,一种压力,促其在任期内,不致碌碌无为,而有所成就。但是,它的负面效应,也不可忽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种思想往往导致有的领导干部,只顾“一方”好处,忽视“四方”利益。这种领导,只把他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上,不管整个国家、其他地区的利益。更有甚者,以邻为壑,相互封锁。在全国要形成统一开放…  相似文献   

5.
李元卿(山东省东营市中国石油大学离退处):人生要干一番事业,要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确实很需要琢磨,也很应该琢磨,关键是琢磨什么,怎么去琢磨,不要偏离了琢磨的主题和方向,更不要忽视了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培养,只去考虑自己的利益,专打个人升官发财的小算盘。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诚然,担当精神是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和党性修养的试金石,也是领导干部最大的政德。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作为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核心,是领导干部从政之基、处世之道、做人之本,是领导干部对党的“忠诚度”和对党的事业“执著度”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早在1941年就颁布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在以后的历次整党、整风及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中,都把加强党性修养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言及选人用才,人们曾经“一边倒”式地赞成“拿政绩来”!理由是,千优秀,万能耐,归根结底要体现在政绩上;拿不出政绩,“天桥的把式”,服不了人。事实胜于雄辩,人家“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同那些“年复一年,面貌依旧”的从政者比起来,当然就显得倍儿香。所以,“只认政绩,其余一概不问”,虽然不能这么说,却尽可以这么去做的。究其心理渊源,或许是人们在饱尝了“假大空”之苦后对务实之举的绝对认同,坚信“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政绩成了人才竞争的唯一一张“王牌”。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而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创造政绩,造福民众的前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应该也必须干出成绩。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为党和人民做出突出贡献、建立突出政绩,这是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内  相似文献   

10.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新班子要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就必须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幸福作为最大的执政责任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作风建设的新内涵、新要求,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政为官的基本准则、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个人修养的毕生追求,同时为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组织部门要切实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于干部工作各环节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近来,屡屡看到一些刚提拨不久的年轻领导干部因钱、色等失足落马的案例,这些原本备受组织信任和重用、前途无量的年轻领导干部,缘何在风华正茂之时,自甘堕落,草草断送锦绣前程?通过分析他们违法犯罪的轨迹,不难发现根源所在──他们都缺乏良好的“官德”。“官德”在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道德,它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为政之基,直接决定其从政目的、追求与价值取向。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就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第一追求,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为从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就能自觉为人民掌好权…  相似文献   

13.
只升华  毛元生 《求知》2001,(5):25-27
智政,是领导学中一个新的概念,目前已引起了广大理论工作者和领导干部的关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要求我们的干部不仅要廉政、勤政,而且还要智政,这样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成为合格的领导干部;才能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才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针对智政问题,中共天津市大港区委书记只升华同志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主任毛元生教授分别从地方领导和学者的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相信会给广大领导干部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近 读评书《穆桂英挂帅》 ,书中写道 :“穆帅出征前 ,独自闭目瞑思 ,自我告诫 :帅印在握 ,应一马当先 ,行军须策马在前 ,临敌当挥戈上阵……方能不辱使命。”读后颇为感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主战场上 ,许多工作犹如一场场战役 ,无不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挂帅出征”。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有些领导对自己挂帅的工作知之甚少 ,甚至全然不知 ,对此 ,基层干部、群众颇有微词。细细想来 ,一些基层领导存在“只挂帅不出征”的现象 ,绝非仅是领导方法、工作作风的问题 ,而是思想作风存在问题。个别基层领导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 ,不愿做具…  相似文献   

15.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动机和目的的综合反映,体现了领导干部的理想追求、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人格修养,突出表现在对待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相互关系的态度上。有感于多年的实践体验,本文就领导干部的权力观与群众利益观的相互关系问题作一些理论探讨。 一、认清权力的两重性,切实坚持领导权力观与群众利益观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 权力作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范围内起控制作用的支配力量,从它形成之日起,就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权力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造福一方,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权力也可以当作…  相似文献   

16.
<正>珍惜在位时(二○○四年一月十五日)一个领导干部,在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更有限。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常思常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视事业如泰山,把岗位看做是为党的事业奉献的机会,当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倍加珍惜在位时,尽职尽责,有所建树,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相似文献   

17.
说“政绩”     
何谓政绩?简单地说,就是指领导干部在其任期内所做出的成绩。因此,人们常常会根据某位领导在任职期间的工作实绩,对他作出种种评价:或曰“政绩显著”,或曰“政绩平平”,直至毫无“政绩”可言。所以,在考察任用干部时,要遵循着这么一个原则:看政绩用人。 其实,“看政绩用人”并非今天才有。在古代,大凡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均讲究考绩知贤,论功应用。汉武帝说,识别人才的捷径就在于考察功效,只要明察其功效,真才就不会被埋没,而那些巧言善辩者也  相似文献   

18.
政绩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有形政绩,如兴土木、上项目、搞开发等均属此类;另一类是无形政绩,比如发展后劲的积蓄,环境生态的保护,道德素质的培养等等。为官一任就得竭尽全力创造政绩,为民有所作为。但政绩的创造,又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从大局的利益出发,决不能凭私欲、论嗜好、看风势,要考虑有形政绩与无形政绩互动共生,同举并立,切不可急功近利,以牺牲无形政绩去换得有形政绩的一时轰轰烈烈、卓著赫然。这是人民的长远利益所要求的,是社会的协调发展所要求的,也是国家的长治久安所要求的。“以政绩论…  相似文献   

19.
破除假政绩     
施平 《瞭望》2001,(13)
“两会”之后,各地正在传达贯彻并组织实施《“十五”计划纲要》。在新的世纪、新的任务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大都摩拳擦掌,准备一展才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成就一番事业——用通俗的说法就是要创造出色的政绩。这种愿望无疑是很好的。如果当着人民的公仆而无所事事,沉迷于游游荡荡,吃吃喝喝,为“官”几年,江山依旧,民穷如故,这样的“公仆”要之何用? 追求政绩,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目的。一种人,立志报效人民,不计个人利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埋头苦干,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指归,凡是人民高兴、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20.
某地新领导上任之初,就立下誓言:从自己做起,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三不搞”,即“不搞一个师公一道法”、“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搞新官上任三把火”。“三不搞”话虽简短,寓意却很深广,共产党人强烈的事业心和接力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鲜明地提出了党的领导干部在任新职时,对待工作、对待部属、对待自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不搞一个师公一道法”,就是不管是前任留下的工作,还是新任需要决策的事情,只要符合实际,符合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利益需要的,就要坚持干下去。“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