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作为市场主体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制度;各种商品和投入要素完整统一,运行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完善的市场机制;以间接调控为主的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包括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一个微观基础问题即市场经济的主体问题。所谓市场经济主体,是指市场活动或商品交换行为的参与者,它包括商品的生产者、经营和消费者。政府、企业和居民都是市场商品交换活动的当事人,因此,他们共同构成市场经济主体。关于政府和企业市场经济问题,理论界也有较多文章论及,本文只就居民市场主体的塑造作粗浅分析。 一、居民市场主体塑造的必要 居民即固定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作为市场主体的人,主要是指经受过经济锻炼,培育、塑造的人,是与市场经济内在本质要求相适应的人。因此,居民要能进入市场充当真正的市场主体,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的统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主要有:市场主体是经济实体,企业必须是经济实体;具有完整的市场体系,是包括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具有完备的市场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主要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国家、企业、劳动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党性原则同市场经济原则之间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者的价值定位根本不同。市场经济原则的价值观念定位于单个经济主体利益,党性原则价值观念定位于人民根本的、整体的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尽管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但仍然存在着多元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和冲突,存在着单个经济主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正是这种利益驱动和利益的差异矛盾构成了市场中各经济主体自主、积  相似文献   

5.
程恩富  王朝科 《前线》2020,(5):25-2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作了新概括,实现了基本经济制度由单一所有制制度向包括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内的体系化制度转变的突破。在构成基本经济制度的三项内容和层次中,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是整个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总体格局;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结构是所有制结构的利益实现,决定了共富共享的总体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决定了市场与政府双重调节的总体格局。这一新概括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原理的坚持和发展,也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治理的经济制度要求,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和积极贯彻。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符合实际的论断。我国既然存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会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的。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是统一的,不可能按不同所有制分割为各自独立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发生着密切的商品货币关系。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起资源配置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符合实际的论断。我国既然存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会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的。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是统一的,不可能按不同所有制分割为各自独立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发生着密切的商品货币关系。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起资源配置作用的经济。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的市场,对无论公有或私有经济都一样起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8.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建议提出的宪法修正草案,进一步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律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应该说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在法律上确定了平等的关系。但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经济性质,也就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能完全与理论、政策、实践统一的问题,往往在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上争论过激、顾虑过多、强调过分、宣传不大,从而影响到市场主体充分发…  相似文献   

9.
所谓现代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经营者必须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运用一系列手段,开展各种活动,通过一定的交易程序来满足消费者现实需要或者潜在需要的综合性经营销售活动过程。市场营销作为一种导向,已经为发达国家的企业所普遍重视,并被切实运用到经营实践中,既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要;既满足消费者商品性需要,又满足消费者劳务性需要;既满足消费者物质上的需要,又满足消费者心理上的需要,真正体现了用户至上、“消费者就是上帝”的观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尚在建设过程中,许多经营者还没有很好地掌握市场营销手段。其实市场营销应始于产品被生产之前,完毕于产品实现销售之后。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道德活动 ,没有道德支撑的经济活动就像没有灵魂和良心的生物的本能活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实现资源配置的交换过程同时也是人际关系的发生过程。作为市场经济细胞的商品的质量 ,折射着市场主体的道德素质 ,而市场主体的道德素质又直接反作用于体现着人际关系过程的市场交换 ,进而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总之 ,对市场运行进行道德调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也是市场本身健康运行的内在需要。文章最后就道德调控的实现机制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提出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个任务的实现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推进 ,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这个伟大任务 ,顺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要求 ,适合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的进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规则的维护 ,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 ,各方面利益群体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 ,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化解 ,都需要我…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总目标下,金融作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搞好金融配套改革,建立新金融体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此发表一些看法。一、金融改革要适应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需要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微观基础,即以盈利为目标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在利益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自主地按照市场需求和效益原则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为此,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而实现这种转换又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金融改革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江小涓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提法,比过去更进了一步,表明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了。按照全会的要求,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应该包含这样一些要素,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统一、竞争的商品和各种要素市场;自主决策、追求利润的市场主体;各种市场主体市场地位平等;进入与退出自由;…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把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出售给职工后,有人说,国有资产流失了,社会主义要私有化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恩格斯界定的私有制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余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外,后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占用权及分配权统统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工人阶级一无所有,实行按资分配为主,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就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分离是在以共同的最终所有者权益所体现的共同利益的总前提下相对地存在的.劳动者购买部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从而成为股民,其实是一种由劳动群众创造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从我国现阶段最基本的社会现实出发,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和中心内容。当前,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结构,是最基本的社会存在。这就决定了集体主义应当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它在当今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中应占主导地位。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与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关联。这就要求社会成员在道德上要自觉地把社会整体利益放在各种利益关系的首位,自觉地维护和发展社会整体利益,而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在社会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维护和更充分的满足。另一方面,社会应十分珍视人的价值和个人利益,注意维护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及个人需要和个人利益,使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得到兼顾和完美结合。只有做到在必要的情况下个人暂时的局部的利益服从于国家整体的长远利益,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和维护个人利益。这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集体主义为社会道德的主导,在这个主体的引导下,不排斥或抹煞个人利益,它们从本质上是统一的。强调集体主义原则的主体引导性,不能忽视、抹煞现实道德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公有制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是并行不悖的,具有其相容性.首先,市场经济从属于公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同时又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而具有其独有的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然受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约而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所有制结构,这就决定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尽管市场经济可以从属于各种不同的非公有制,但更多的主要的则是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则是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参入者.离开了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生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公司法概论》的意义 公司法是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为规范对象,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司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既直接规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的公司,又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对社会公众利益有着重要影响。公司法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造了积极条件,是形成规范的市场主体的必要条件和法律保障,有利于增强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国有企业民主集中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作为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及如何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工作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正面临着深化改革的任务,应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民主、科学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附属于政府,不承担风险。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主体分散,利益矛盾突出,市场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要对企业生存方式、发展方  相似文献   

19.
谭京 《前线》1993,(22)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也称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所谓社会市场经济,就是说它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而是社会有意识加以指导的市场经济。在德国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所有制以私人占有为主,多种形式并存。参与市场供给的主体,除了私人所有制企业外,还包括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和工会所有制的企业。在私有制企业中,大企业的作用巨大,从80年代平均水平来看,各行业中头10家最大的企业提供  相似文献   

20.
邱伟 《求实》2006,(Z2):150-151
如果说市场经济需要引导,那么最佳的手段就是宏观调控了.而在市场经济中有一些企业主体因为其特有的功能和特性承担起政府宏观调控的传导作用和配合作用,这些主体被一些经济法学者称为经济调节性中间层主体或企业性中间层主体,具体定义为依法成立的运用其货币经营,资本经营等业务,配合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特殊企业.它不同于一般企业,其运用的资源对宏观经济具有重大意义,资源配置具有极大的外部性,在市场结构中往往具有支配地位,并因此受政府控制的程度较深,是故经常被政府利用来实现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它也不同于社团性中间层和事业性中间层主体,其属于市场主体,主要是通过市场行为、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政府的宏观经济意图和社会政策目标.在宏观调控中经济调节性中间层主体因其特有的功能和特性,有其较之其它中间层主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具体在于:该主体拥有货币和资本这种可交易性最强、可流通范围最广的经济资源,同时通过信贷和投资这种最具有普遍性和交融性的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调节.它一方面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货币、利率、汇率等等)和其作用点(宏观市场中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具有同一属性;另一方面它又处于市场机制内部,成为微观经济市场的一员,作为市场要素发挥其调节作用.因而它具有政府与市场交接点的地位和功能,既便于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有利结合,又便于同市场机制相容,很可能避免损害市场机制.可见,在宏观调控政策确定之后,经济调节主体及其调节行为构成了制约宏观调控效率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