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东干部南下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工作步骤。山东南下干部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名词,是指所有从山东解放区(含冀鲁豫解放区山东部分)成长和出征的地方政权干部,代表着一个杰出的英雄群体,诞生于人民解放战争的烽烟战火之中。遗憾的是,作为山东地方史和全国解放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南下干部群体很少为社会所知。为此,我们与山东省档案局合作,挑选生动真实的回忆文章片段,以期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南下!一批真实的南下干部!  相似文献   

2.
“干部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作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山东干部南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战略步骤。各个批次的山东南下干部虽然具体任务不尽相同,但在党中央决议指导下,无论是在随军筹粮、城市接管、组建政权、支前土改,还是反敌袭扰、剿匪反霸、发展经济等工作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山东地方党组织的奉献意识和全局观念,展现了齐鲁儿女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彰显了山东人民在全国解放过程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3.
长期探索 太岳区党委、军区、行政公署欢送南下干部的照片,写有“于长治摄影1949.3.17”的字样。这是一张极为珍贵的历史照片,它真实地反映了太岳区南下干部在山西长治集中,  相似文献   

4.
"南下干部"纵队是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随着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历史语境,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而耀眼的历史革命群体。三大战役的胜利,为"南下干部"纵队的组建与接管工作扫清了军事障碍,"干部南下"提上日程。在政治形势与党中央决议的历史语境下,"华东南下干部纵队"迅速组建,并经党校短期集训后,浩浩荡荡地向祖国南方挺进,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接到山东南下干部历史研究会今年第五期《通讯》,得知林志群同志于8月13日逝世的消息,噩耗传来,非常震惊,深为悲痛!林志群同志是我的亲密战友,回忆当年,我们共同解放和接管永安地区那段峥嵘岁月,令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6.
<正>因为理想,他们告别父母,齐鲁出征;因为信念,他们离乡千里,来到福建;因为执着,他们默默耕耘,奉献八闽;因为大爱,他们把根留下,无怨无悔。这就是——山东南下干部(一)2014年元旦刚过,1月5日,在位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的风景秀丽的国家森林公园里,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山东南下干部纪念碑揭碑仪式,以纪念山东南下干部为福建的革命和建  相似文献   

7.
"南下干部"纵队是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随着政治军事形势发展的历史语境,而产生的一个特殊而耀眼的历史革命群体.三大战役的胜利,为"南下干部"纵队的组建与接管工作扫清了军事障碍,"干部南下"提上日程.在政治形势与党中央决议的历史语境下,"华东南下干部纵队"迅速组建,并经党校短期集训后,浩浩荡荡地向祖国南方挺进,在新的"战场"上为新中国政权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南下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南下干部特指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随军南下的北方老解放区干部。历史证明,南下迅速解决了江南新解放区的干部缺乏问题,推进了人民革命事业的顺利发展,对解放初期的广大江南地区恢复国民经济、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南下干部在发动群众、剿匪锄霸、土地改革、发展生产、筹粮支前、民主建政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南下是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的重要事件,对于当前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翻开中国近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画卷,成千上万名南下干部在三湘大地留下的辉煌业绩,彪炳史册。让我们追随南下干部几十年来奋斗不息的光辉足迹,看看他们在三湘大地谱写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0.
他是红军队伍中颇有名气的红小鬼.他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时的兵团政委.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担任过浙江、山东、青海、四川4个省省委第一书记(包括不设省委第一书记时的书记)的“封疆大吏”,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行干部新老交替的典范。他就是谭启龙。  相似文献   

11.
群众路线是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和思想武器,是党的力量源泉,它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提供了群众基础和思想资源。南下进程是群众路线的良好实践,在南下干部的选拔、集训、行军以及工作的开展等都得到普遍和自觉的运用,在把革命事业推向全国的同时,也传播了群众路线等革命经验,为随后的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南下干部纵队到亲身接管大上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初,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我军颁布了新的统一番号。其中我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我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这两支野战军并肩战斗,以排山倒海之势,从鲁、皖、苏等地,浩浩荡荡,向南进军。它们的目标是遵循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在这两支野战大军百万雄师中,有一支特殊的纵队,它的番号叫“南下干部纵队”。这支队伍,基本上是由干部组成的,大部分是南下前从山东等地调来的青年干部。在这支纵队中,我担任了第一支部6组组长。 南下干部纵队实际上是一所流动的…  相似文献   

13.
干部监督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要做好干部监督工作,需要我们在坚持现行监督制约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发挥干部监督工作的职能,加大干部监督工作的力度。一、干部监督工作要注重实效组织部门作为干部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干部监督工作的职能,把监督的关口前移,做到“三个为主”,即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监督制度,始终把监督工作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强化监督力度。(一)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网络是前提。党组织要加强党内监督,首要的是健全对领导干部自下而上、自上而…  相似文献   

14.
李魁彩 《湘潮》2010,(10):51-51
<正>在北京木樨地一座公寓里,住着一位年高98岁有着80年党龄的南下功臣,他叫武光。他曾带领南下干部胜利入湘,出任中共湖南省委首届委员、长沙地委首任书记,并胜利完成了  相似文献   

15.
卫平 《湘潮》2005,(12):34-35
近日,记者踩着满街的阳光,以一种期待的心情,走进了湖南电力公司,采访了南下干部、原湖南电力工业局局长杨子云。循着杨老清晰地讲述,一位南下干部在湖南电力工业战线30年的经历一一浮现在记者面前。学习中奠基1917年,杨子云出生于河北。1937年,师范毕业后在乡任教的杨子云弃笔  相似文献   

16.
许元 《广东党史》2010,(5):43-43
<正>焦裕禄1922年出生于山东博山,旧社会饱受苦难。1947年7月,为配合解放军挺进中原,华东局在山东解放区抽掉干部随军南下,崮山区武装部选送了焦裕禄。1948年元月,焦裕禄随南下大队到达豫皖苏区,分配到尉氏县,在彭  相似文献   

17.
八路军南下支队,又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是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后组建而成,在进入湖南后还一度改称“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这支部队系由八路军第359旅部队主力、需要护送南下的南方干部,以及中共中央组织部选调南下工作的干部组成;  相似文献   

18.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作为旧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是帝国主义长期侵略中国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统治中国的重要基地之一,被我们党看做是“半壁江山”。能否迅速地接收好、管理好上海,尽快地安定民心、恢复生产,这对于有着丰富农村武装斗争经验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既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作为新生政权的代表,参加接管的山东南下干部更是首当其冲,面临着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遵照这个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长江以南大片土地。为了适应新解放区的工作,党中央决定从华北等解放区抽调大批干部南下,参与新解放区的政权接管和恢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0.
徐云景 《世纪风采》2006,(10):21-24
“里”字写错了 1950年深秋,美帝国主义侵朝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朝鲜上空,即使在大连也能闻到硝烟弥漫的火药昧。根据组织决定,华东干部一律南下回华东。当时,我刚从大连市委考入大连工农中学学习,组织上把我调出跟俞铭璜同志一起南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