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帆 《现代法学》2005,27(5):118-122
目前一些关于经济法理念、价值以及基本原则的讨论,除了语言表述上的差异外,内涵上也有很大不同。笔者认为,经济法的价值并不能脱离法律价值之公平、秩序、自由的范畴,但必须具有其独特的解释;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则应当回应和体现其对法律价值解释的意义。本文试图梳理经济法价值理念与基本原则的关系,并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表述为:适度干预原则、公共利益原则、合理竞争原则、弱者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公共利益和经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共利益是比较重要但又很难定义的概念,实践中不乏有借用"社会公共利益"之名侵犯其他利益的事例.经济法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是经济法理论最为基本的问题之一.试从利益的定义及分类、法律与利益的关系、实体法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等方面来探讨社会公共利益与经济法的关系问题,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含义、经济法与公益诉讼的关系也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许石慧 《政法学刊》2006,23(4):42-45
公共利益一直以来都是法学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宪政、公共管理等领域所关注的重点。当公共利益作为现代国家干预市场主体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与理由时,公共利益原则便构成了经济法的逻辑起点。经济法视野下公共利益原则的内涵、特征、边界及其与他法中的价值区分等问题都值得探讨,尤其在构建有限有效的法治政府目标更为迫切的中国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法的时空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法作为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 ,在现实中表现为兼具独特的民族性和共同的时代性的存在形态。为了深入地确证和认知这样一个有着历史的地理的特性的法律事象 ,我们可以借助于时空性的哲学之维来揭示其本己性品格。在本文中 ,作者以对时空性这一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阐释为逻辑起点 ,界定了经济法时空性的基本内涵 ,论述了经济法时空性的现实表现即经济法发展的国际差别和趋同走势 ,并阐发了时空观在经济法发展中的运用。通过这样的考察 ,本文展现了一种解读经济法的存在、经济法的认知和经济法的发展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作为以社会为本位的部门法,其首要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本文从社会公共性的内涵、社会公共性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以及社会公共性在经济法价值属性中的体现等几方面阐述了社会公共性对于实现经济法宗旨和发挥经济法作用的重要性,并以反垄断法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在经济法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深入研究经济法律关系则使我们更具体地把握经济法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认识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更能廓清经济法与民法和行政法的区别,以便更好的完善经济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法是为满足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总是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现实需要。中国现代经济法,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而产生、发展的,与经济建设步伐息息相关。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也出现了明朗化的趋势。宏观经济管理关系、市场经济运行关系和国有企业内部特定的经济管理关系,既不属于行政法的调整范畴,又超出了传统民商法的界限,但是三者紧密联结为一个统一体,构成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并由此决定了内涵于中国现代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玄武 《现代法学》2001,23(4):96-99
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经济发展新的模式 ,已引起愈来愈广泛的关注。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和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本文通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法的本质、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探讨了经济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界定经济法中的社会公共利益的特殊内涵,通过与相关利益的比较,以论证社会公共利益的独立性,并对保护和实现这种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可能性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实质正义及其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法律形式正义的困境是经济法得以产生的前提或契机。经济法实质正义的基本内涵契合了罗尔斯"差别原则"的精髓,其价值构成承载了经济法特有的理论意义和制度目标。不仅如此,经济法渐进形成和完善的规范形式、责任机制及救济措施将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实质正义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1.
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读与界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公共利益是一个使用频繁而意义重大的法律概念,其作用和意义在不同的法律中不完全相同,其内涵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其范围带来了困难。国内外学者对如何界定公共利益的讨论,揭示了公共利益是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这一基本含义和内容的不确定性这一基本特征,并为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指明了方向。在现代法治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中的形成和界定,更多地应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法律程序确定。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学界在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混乱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对中国经济法现象缺乏独立的思考,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法的基本任务认识模糊,理论建构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中国经济法不是成熟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是伴随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在建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部门法律.中国经济法的主要任务或功能不是调整"市场失灵",而是为了推动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是为了强化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而是要用法律手段规范和制约政府行为;不是以公共利益否定私人利益或以私人利益否定公共利益,而是要与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一起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和市场法治秩序,最终切实保障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不受非法侵害.  相似文献   

13.
刘拥 《法学杂志》2012,33(1):156-160
经济法责任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以及责任承担方式,经济法责任的实现机制主要是行政执法机制和诉讼机制,公益诉讼符合经济法责任社会性的要求,与经济法责任的实现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传统公诉权在我国长期被认为专指"刑事公诉权",客观上阻却了现代公诉权的拓展。随着现代法律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加强,传统公诉权制度日显单薄和不足。因此,建构现代公诉制度不仅是公诉权在具体制度中的应用和拓展,而且更加有利于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进而更好地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效实现经济法责任。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经济法中以“新型责任”弥补“行政责任”缺陷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经济法中使用行政责任范畴 ,限制了法院实施经济法的职能 ,不利于经济法实现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标 ;而使用“新型责任”(暂称为“经济责任”)范畴 ,既有利于确立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 ,也有利于经济法实现其调整机制的创新。它较之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颁布实施,其立法目的定位于保护竞争,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最终维护消费者和社会公共利益。反垄断法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由宪章",是经济法的灵魂。经济法是对人们追求法律的社会本位的回应,而社会本位的重要体现便是法律要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使得整个社会能够正常、稳妥、和谐的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16.
论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英 《法律科学》2004,22(4):47-52
经济法的价值具有多元性 ,但当其多元价值发生冲突时 ,经济法应当以效益作为其基本价值。以效益作为经济法的基本价值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而且体现在经济法的具体制度中。经济法效益价值可以通过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经济司法等途径得以实现 ,并与经济法其他价值存在连动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干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干预原则吴忆萍现代经济立法的一般目标是保证经济稳定发展,强化现代经济文明.围绕这一目标,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立法体系.它包括经济法的概念及特征、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等.其中经济法的干预原则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经济法的...  相似文献   

18.
社团协理:经济法第二特征●杨心明中国经济法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其立法宗旨之一,并通过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来实现。然而,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当国家干预暂不到位或者偶有失误时,谁来捍卫社会公共利益?现行经济法理论语焉不详。笔者试提出“合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郑慧 《广东法学》2005,(6):47-50
公共利益是不同于个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第三种有独立意义的利益。经济法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根本目标,政府经济管理行为与公共利益的实现休戚相关。经济法应当从实体到程序上设计出全面,合理的规范政府经济管理行为,以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好实现。  相似文献   

20.
所谓经济法,就是在现代经济社会化条件下,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兴起不过百来年,但却改变了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法体系格局,亦改变了数百年来形成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对于这样一个新生事物,人们的认识还很不够,尤其是对经济法价值理论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