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出大雪山——记全国政协委员十世班禅的画师尼玛泽仁尼玛泽仁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见到班禅大师是在1982年。那一年,尼玛泽仁在全国书画大奖赛上获得金奖。班禅听说有一位藏族年轻人获得书画金奖,非常高兴,亲自来给尼玛泽仁颁奖,并把他请来家中作客。初出茅庐的尼...  相似文献   

2.
让世界折服的﹃班禅画师﹄记全国政协委员班禅大师的画师尼玛泽仁杨征实尼玛泽仁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见到班禅大师是在1982年。那一年,尼玛泽仁在全国书画大奖赛上获得金奖。班禅听说有一位藏族年轻人获书画金奖,非常高兴,亲自来给尼玛泽仁颁奖,并把他请来家中作...  相似文献   

3.
尼玛泽仁:男,一九四四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巴塘县,一九六二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民族班,现为已故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亲赐的班禅画师,中国一级美术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协理事,甘孜州美协副主席,甘孜藏画研究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协委员、甘孜州政协常委。 尼玛泽仁先生长期研究藏族历史和社会文化结构。他继承了藏族传统绘画艺术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藏画艺术的特点,给古藏画赋予新的精神境界,把藏画从单纯为宗教服务的工具发展到一种新的成熟的艺术形式,且独秀于世界艺术之林,国外评论界认为他的作品溶合东西方艺术的精髓,终能发展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他的艺术作品深沉朴实地表现了生活  相似文献   

4.
十世班禅画师、四川甘孜州藏族画家尼玛泽仁于去年9月至12月在印度、奥地利、瑞士、西班牙举办个人藏画展.历时近三个月的画展期间,尼玛泽仁以其精湛的绘画艺术,向世界展示了藏画艺术的传统和发展,展现了西藏古今面貌,受到各国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圆满成功.这里本刊发表《藏画展览在新德里》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路中汉在画中保持着笔墨的趣味以夸张的手法造型几乎到了抽象的边缘你能感觉他在画什么如果再差一点就不是这个形象了他这种度掌握的很好由于他画的抽象才赋予了画的联想他很有才气很有未来的前景因为已经看到了他作品中所赋予的这种艺术的财富从他的作品中你能看到他敢于画他生活中感受到的东西因为他掌握了一种艺术技巧无所不能在画上能够表现出这个艺术家的感受及情趣看画其实就是看这个画家看他的性格看他和别人的不同之处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把这些东西反映出来就是一个好画家路中汉做到了路中汉的画一看就是路中汉的他好就好在这一点好得到了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地步——【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陈延  相似文献   

6.
美国、英国、西班牙、瑞士和印度等国连续展出了藏族画家尼玛泽仁的新藏画;尼玛泽仁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强烈反响(见本刊96年7期所作过的专文介绍)。联合国的一位文化官员说:“透过画展,领略到了西藏文化宝库的面貌。”曾追随达赖喇嘛3O多年的青麦泽仁对画家说:“我从您的作品中看出家乡有了很大变化,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展。”1995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第七届国际藏学研讨会上,国际藏学会议主席、意大利藏学家傅达克在发言中说:“中国藏学研究事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出版了大量的书刊,培养了不少有才华的年轻人,这些成就…  相似文献   

7.
生命     
鲁迅是从一个民族文学艺术的生命力看一个民族的生命力的。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是一个民族的心声、心画.是这个民族成员内在精神的表现。当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力的时候,也就是这个民族成员的精神生命力趋于枯槁的时候。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生命力趋于枯槁,也就说明这个民族已没有自己的前途和希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扫中华古国的沉闷,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生,也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生。中国的新文艺诞生了。但是,中国的新文艺不是在和风细雨中怒放的鲜花,不是在宽广的道路上奔驰的骏马,而是在古国传统重负压迫…  相似文献   

8.
《创造》2020,(5)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一个少数民族,有很多自己的特别之处,而且藏族的特点还非常明显和突出,任何民族都会有很多自己的特点。藏族是一个自己的特点相对更多、更明显的民族,其中对茶叶的情有独钟则是其最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藏族丰富的民族艺术中,唐卡是颇具特色的。唐卡系藏语译音,最初是一种写在布上的文告,后来衍变成宗教绘画,指的是一种布轴画。唐卡发展成为布轴画的年代尚待考证,西藏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在乃东县发现的一件  相似文献   

10.
民族问题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列宁去逝前,有一些很担忧的问题。从他的最后几篇文章看,民族问题就是他最担忧的问题。他觉得,苏联的成立,不等于民族问题的解决。很可能将来国家出问题,还是出在民族问题上。所以他很忧虑。现在看来,是被他不幸而言中了。苏联最后的瓦解,和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有很大的关系。像列宁那样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应当说是人类最有智慧的人之一,也觉得民族问题不好办,说明需要一些很有智慧,很有能力,很有事业心的人,来研究民族问题,来做民族工作。希望一…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族》2009,(1):33-34
云南省政协委员马泽(藏族),现任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2008年担任省政协委员后,长期奋斗在民族工作战线上的马泽又有了一个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新空间。一年来,他按照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要求,围绕民族工作大局,在本职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积极参与省政协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研讨等活动,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12.
在用汉语创作藏族诗歌时,由于语言的异质性,创作者往往会形成复杂的焦虑和矛盾意识,好像在民族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徘徊游荡,如语言疏离和民族拥抱并存,即便是他者眼光审视也是表达对民族的挂怀,继承传统并进行新的文学意义创造等,各种思想意识共同建构成为藏族汉语诗歌的精神世界。从藏族汉语诗歌的语言文化徘徊到对民族文化及其他文化的释然和坦然以对,需要创作者坚定民族文化之根,重构民族文学意义,并通过文学探索实践来坚定文学信念。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包括藏族在内的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4.
《今日民族》2010,(8):17-21
记者:迪庆州是各民族和谐共处的“香格里拉”,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迪庆州民族工作的情况。阿哇: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也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  相似文献   

15.
闲话杨彦     
初次接触杨彦先生的画是在文曲星校措店,因为与店东是旧识,经由介绍得以领赏杨先生画的风采。让我惊奇的是杨先生的画时而深细,时而豪阔,让人感到有一份用心在里面,似乎是想挖空心思,变化古今。后来,陆陆续续,拜读了他的画册,也看了中外评家的评述,这其中多赞美之辞,或有“墨的鬼才”等惊人的称誉。评家的讨论当然是深刻而有见地,不容我多加置喙,所有美丽言辞与赞誉,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其实我并不那么认同诸如“墨的鬼才”这类的定论,好像说杨先生已经走完了艺术的道路,可以放下了。其实我看他的画中充满了热情,充满了…  相似文献   

16.
姜志雄  姜青辰 《前进论坛》2012,(6):48-49,66
初识植绒壁画创始人倪继周先生,是在23年前,在继周先生的香山画馆里,看先生在黑色的植绒布上作画……倪继周先生不是“科班”出身,但他生于一个美术世家,从小就受到艺术熏陶。他爱画画写写,书画让他废寝忘食。有时,睡梦中也常常梦见画画,梦醒了半夜三更爬起来,开灯作画到天明。  相似文献   

17.
四川藏区的新生活丁末俞老伯是从内地重庆的的汉族人,几十年来,他目睹了道孚──这一藏族聚居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自己,以及他勤劳的藏族妻子,现在也过着幸福的生活。道孚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平均海拔3000多米,面积7546平方公里,人口...  相似文献   

18.
年永刚 《人权》2005,(6):47-48
阿努是西藏拉萨市郊区的一位藏族农民。他是最早在西藏尝试运用新技术种植大棚蔬菜的人。阿努勇于接受新事物的创新精神,不仅为他个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使他周围的藏族乡亲们得到了实惠,生活都富裕起来。阿努是一个地道的藏族汉子,高高瘦瘦的个子,黑红的脸膛,浓浓的剑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个头脑灵活的人。但他和记者在一起时,却总是憨厚地笑着,让人感受到藏族人质朴善良的性格。阿努的家位于拉萨市北部的堆龙德庆县,距离市区只有1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记者来到阿努的家,见到他的家是典型的藏式建筑,有一个用土坯垒起的围墙,墙上整齐地粘着一块块牦牛粪,这些牦牛粪晒干后,可是很好的燃  相似文献   

19.
藏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富有革命斗争传统,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光荣成员。考古学的材料证明:从远古时代开始,藏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今青藏和川西高原地带,并与祖国内地各民族的先民,结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研究藏区的古文化遗存,对于认识这个整体形成及其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的,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你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