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一种社会劳动,都有其价值所在.那么,党史工作的劳动价值到底怎么估价?之所以提出这个课题,是因为党史工作的劳动价值从来没有定性和定量.我们从一个党史工作者的角度,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党史工作劳动性质的定义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劳动.在劳动具有私有性和社会性的经济条件下,只要劳动,就必然创造价值.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入手,发现了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并证明: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按照马克思的基本分析方法,人们通常把劳动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或称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因党史工作属党政机关范畴,人们一般地把党史工作的劳动性质理解为脑力劳动.而党史工作的性质是同级党委的党史工作机构和党史研究部门,即“党委系列,事业单位、科研性质”.从党史的具体业务来看,主要是党史资料征集,党史研究,党史编纂.就党史资料征集而言.不仅需要查阅档案,而且  相似文献   

2.
《新视野》1986,(1)
1、卖不出去的东西是不是商品?废品是不是商品?从商店买来的东西作为礼品赠送给别人时,还是不是商品?凡是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劳动产品所共有的自然属性;价值则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特征,即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根本标志.一个物品可以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但不可能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如果一个物品没有效用(使用价值),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就不可能交换别的东西,它就不是商品,也没有任何价值.由此可见,劳动产品只要用来交换的,不管交换成功与否,它作为商品的性质是  相似文献   

3.
李石新 《探索》2001,(6):7-9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要求.据此,本文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入手,分别阐述了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使用价值在交换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知识劳动和知识技术在劳动价值论中的运用和发展,并试图在这三个方面用理论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古典政治经济学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进行了区分,并且认为财富创造不仅存在于对外贸易和农业领域,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也同样创造财富,其对于劳动的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有启发意义的思想材料。但在马克思看来,古典政治经济学只从物的角度来看待劳动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之处在于它克服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人学空场,阐述了劳动在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从而揭示了劳动对于个体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视野》1993,(4)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及研究对象 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生产和消费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的分配的关系;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变动的关系;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6.
从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对于说明现实和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在深化认识“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成反比”原理的基础上 ,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单位商品价值、与同一劳动时间创造的新价值、与同一期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 ,以及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等 ,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7.
科技劳动是社会总体劳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级复杂劳动的科技劳动是高强度、高密度的脑力劳动的消耗,能够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科学价值库理论的提出,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科技劳动在当代价值创造中的巨大作用,深化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我们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姚挺 《学习论坛》2008,(10):77-80
把社会分工看成"总体工人"不能忽略生产关系这个条件.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不可能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服务劳动本身不是商品,也不创造价值.亚·斯密按"苏格兰方式"理解劳动的物化,有草率的缺点,也有合理的内核.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正面临着种种质疑、难题和挑战。这些难题主要有:是否只有劳动创造价值?如何解释自然资源的价值源泉和有偿使用?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如何解释价值生产中多要素投入与单要素产出的矛盾?如何解释古文物和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源泉?如何计算商品中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有这些问题得到合现解释,劳动价值论才能得以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谈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健 《发展论坛》2001,(9):55-57
一所谓“价值”,在经济学中指的是“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1页)。劳动价值论的“终极关怀”就是揭开这个“东西”的神秘面纱。因此,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首先要深化对价值源泉的认识。从现象上看,交换价值即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相互交换的比例。交换价值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和普遍现象。在商品经济中,不同质的物品或活动总是相互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经济理论认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问题在于,“价值并没有在额…  相似文献   

11.
穆延奎 《学习论坛》2002,(10):30-31
服务是人类劳动的产品。服务是商品 ,这是社会事实。因此 ,服务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然而 ,理论界仍有一部分同志坚持认为“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我认为 ,否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2.
商品价值具有关系性、过程性、生成性和人本性等多重意蕴,并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新生产方式变革背景下创造价值的劳动呈现出多样性、层级性和非对称性,需要立足于商品生产的主体主导层面,运用实践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加以把握和理解;需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商品价值创造中的活劳动与死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创造性智力因素与基础性智力因素、延伸态劳动与原生态劳动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商品价值具有关系性、过程性、生成性和人本性等多重意蕴,并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新生产方式变革背景下创造价值的劳动呈现出多样性、层级性和非对称性,需要立足于商品生产的主体主导层面,运用实践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加以把握和理解;需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商品价值创造中的活劳动与死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创造性智力因素与基础性智力因素、延伸态劳动与原生态劳动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劳动与劳动价值论 ,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学说。坚持什么 ?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学说的真理性、科学性。突破什么 ?就是克服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学说的局限性与“理论盲点”。就是在财富观、价值分析、价格谜、劳动力智力、人力资本、劳动方式多样化方面应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说明为什么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会“转移”到商品中去,却不能“创造”新价值,要先弄明白到底价值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些人停留在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一些形象化的比喻,把通俗的比喻径直当作科学的界说,认定价值就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凝结”(或“结晶”、“物化”)起来的劳动。劳动创造价值,就是把劳动“凝结”到商品里去。这种理解很不确切,不仅引出一些难以说清的问题,增加了学习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困难,而且给反对这个学  相似文献   

16.
一、认真分析,找准症结,提高对发展第三产业重大意义的认识 有的人认为,第三产业是消费产业,不创造社会财富,是生产部门的负担,甚至把其当做是属于生产企业的服务和福利事业去对待.这种思想意识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严重制约了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由于这种劳动以自己的物质规定性给自己的买者和消费者提供服务,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汉俊 《红旗文稿》2012,(13):22-25
当今世界,文化成为共同关注的话题。不同的语言在同一个讲坛上对话,不同的肤色在同一个舞台上翩跹。人类的交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人类的力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速地扩张与延展,生存与毁灭的轮番上演也从来没有如此频繁与惨烈。是谁,支配着这个世界的风云际会?是文化。一文化的本色是什么?文化是劳动的产物。劳动创造财富,也创造文化;人是经济的主体,也是文化的主体,创造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人类在适应自然中形成文化,在改造自然中建设文化。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歌谣,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先民在顺应自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高科技企业在我国迅速发展。高科技企业商品价值的来源包括 :科技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高科技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从其他部门转移过来的价值 ;创新劳动创造的价值 ;垄断价格转移过来的价值 ;风险劳动创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价值创造理论是价值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高科技劳动条件下,价值创造的最大源泉是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力的具有高效率的创造性的活劳动;价值分配是与价值创造相适应的公平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余杰 《唯实》2005,(5):46-47
“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作为我党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也是一种劳动,它不但创造价值,而且创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价值。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又是如何实现?怎样才能使其价值实现达到最大化呢?一思想政治工作参与价值创造过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知识培育人的工作,是提高各类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工作,是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劳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工作,概而言之,是做人的思想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