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为民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在经济社会建设与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需要全社会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促其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浦东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研究切入口,阐析浦东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和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做法、成效,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供给方式,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健全浦东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与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基本公共服务在贫困村精准扶贫中具有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作用。但目前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并存,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持续保障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主体服务供给能力有待强化。因此,我们要优化政府扶贫体制,突出联动效益;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合理高效利用扶贫资源;畅通社会参与渠道,发挥社会扶贫力量的比较优势;关注贫困村发展变化,确保服务供给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社会治理不单纯是一个管理过程,也是一个服务供给过程。只有建立完善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社会发展才能充满活力。因此,要着力打造适应扁平化公共服务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社会动员资源的作用,积极培育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大力发展社会创新孵化器,鼓励社会创新和培育社会企业家,加大力度培育优秀社会组织,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入手配置基层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5.
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新视角: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公共服务供给的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是解决日趋严重的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路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但面临着许多障碍。通过政府承担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实现公共服务决策与生产的真正分离、建立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非营利组织发展和构建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可以创建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6.
当前,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是提高我国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基本途径。作为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组织形态,社会企业致力于以商业性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它在组织、观念、模式、内容和方式方面建构起"五位一体"的公共服务创新体系。社会企业是兼具非营利属性与营利属性的组织形式,它把企业家精神注入到组织运转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建立起与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以及传统企业的合作网络,致力于弥补公共服务领域的空白,寻求构造特色化的组织运营工具,最终实现公共服务的目标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逐渐增强。引入社会组织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以多元治理应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带来的缺陷,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公共需求。公共服务的供给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应该以平等的身份进行沟通对话、合作互补、相互制约。政府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掌舵者,要承担起元治理角色,开发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潜力,创造条件保障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而社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参与公共服务,借助各种与政府合作的平台,不断提升自身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8.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规模、降低公共服务供给成本、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目前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存在规制、机制等缺陷,社会组织自身也存在服务能力和水平缺陷。要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等途径,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社会服务向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其重点和难点在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随着时代变迁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出鲜明的“国家单方供给”模式的路径依赖特征。这种模式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市场力量参与不够、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农村自组织和农民自身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缺陷。而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为主导,市场运作为基础,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农民自组织等多方合作治理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则是未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选择: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组织的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大量社会组织,尽管社会组织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总体上说还存在着规模实力偏小、资金缺乏、能力不强、效率不高、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现实制度环境中也存在着大量阻碍社会组织发展的因素,社会组织难以有效回应社会需求。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发生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契机。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项目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志愿组织配合党政实施公共服务并协助社会人群,从社会资源调配、社会管理创新、社会融合和谐等角度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文章在社会组织放开注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共青团枢纽型组织逐步建立、社工与志愿者加强合作等社会建设背景下,从社会化与专业化发展方向、与枢纽型组织的关系、社工与志愿者联动协调和自身组织能力建设等四个维度,提出了民间志愿组织角色定位以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妇联组织在当前的创新社会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妇联组织要加大对妇女干部的培养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妇女干部在社会管理中的优势;妇联组织要加强对社区妇女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体现社区妇女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作用;妇联组织要深入农村妇女群众中,发挥妇联组织和农村妇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ree years’telephone interview data during 2014-2016, this paper made 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ublic in Zhejia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social security from perspectives of family income, health care and elderly care, and found that during the period the public’s evaluation on the basic social security continues to rise, the gap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is narrowed obviously, and the government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become the preferred channel of social assistance of vulnerable groups. But it also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gaps among structures of basic social security and amo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still required atten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welfare governance, this paper argued that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uniqu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non-government, market, and informal organizations, and collaborate with those organization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qual shar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ults among various social groups.  相似文献   

14.
The rapid increase of migrant population provides sufficient labor resources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brings the social management with a new topic. Zhejiang Yuyao city conducted an analysis on the path of service management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formed some basic experience. These experiences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construction of system security system, improve public services,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publicity, and establish the multiple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experience of Yuyao and som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not only has the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to the service management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also produce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on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ake the specific work,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concept,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multiple governance subjects cooperation. It is the way to construct active governments.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由政府的本质特性决定的。从组织特性来看,政府具有公共性,政府职能的本质在于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来看,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塑造服务型政府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公共治理的碎片化和分散化是导致城乡及区域之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根本原因。借鉴整体性治理理论,构建以"服务三角"为宏观旨趣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操作策略是:按照农民需求强弱分类提供公共服务,实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协同的服务政策,建立"市、县、乡(镇)、村"一体化服务网络,营造"跨界合作"的公共服务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不仅发挥着提供一定社会公共服务、维护一定群体的利益、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分担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社会组织体系的发育还不成熟,其外部环境与自身素质都需要完善。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引导,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伦理与政治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国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历了由"低水平的平均"到"非均等",再到"均等"的变迁过程,其所呈现出的倒U型变迁轨迹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逻辑。这一历史演进逻辑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导向,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转变传统的社会观念,以确保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组织的发育状况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自由发达程度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和公民权利的客观需要.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只有大量的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务中,才能有效弥补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的"市场失灵"和政府"缺位",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的结构,从而推动传统政府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