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绿色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许多有益的思考 :保护生态基础是解决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 ;解决生态危机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之一 ;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经济系统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完善和发展的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变化对社会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我们也应关注自凯恩斯主义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对西方政治运动及其社会思潮的影响。本文选取当前西方较活跃的生态社会主义人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了解生态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及其本质区别,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3.
杨小军  周晓敏 《求索》2007,(3):136-137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绿色政治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社会思潮,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扩张主义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挑战的理论回应。其理论核心生态发展观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目标,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生态重建模式。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袁欢 《新东方》2024,(1):83-88
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均在生态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上作出了一定探索,推动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与绿色运动的发展。通过将二者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虽然二者均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为目标,但在指导思想、致力于解决的矛盾问题以及实现生态目标的方式途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生态社会主义以“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阐释了“资本主义两重矛盾”,并在具体实践中走上了改良折中的“第三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的指引下,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生态贡献,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路径。历史与现实证明,只有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才能彻底解决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5.
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观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在经济方面,从主张稳态经济到主张经济适度增长;从主张“混合型”经济到主张发展市场经济。在经济发展速度的选择、经济体制的改革、消费观念的更新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等方面,生态社会主义经济观对我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富广 《前沿》2009,(11):127-129
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坚持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以平等作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对当代资本主义弊端及其价值观的批判为基础,以"非暴力"作为实现价值观的方式,以建设基层民主、节制增长与平等分配的政治、经济模式作为实现该价值观的制度依托。  相似文献   

7.
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生态矛盾 ,生态危机已从资本主义社会扩展为全球化危机。生态矛盾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要解决生态矛盾 ,必须确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 ,遵循生态发展、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原则 ,构建生态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的生态社会。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人生活更好或更幸福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的内涵是人的解放、自我实现和精神的恒久满足。在生态社会主义者看来,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幸福的基本条件;节俭消费是永续幸福的保证;劳动是幸福的主要来源。从维护生态的视角和从人类的整体以及长远的利益出发看待幸福问题,可谓独树一职。但生态社会主义也往往忽视了贫穷给人类所造成的不幸,低估了科学技术对人的幸福产生的积极作用,把劳动看作幸福的理想目标难于改变现实中劳动的无奈。  相似文献   

9.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中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股思潮。它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诸多新问题的思考和希望,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观点。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女性主义都是在西方社会环境运动大背景下形成的重要思潮和派别.重视环境实践、直击现代主流文化以及拥有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是二者的共同点;但在生态危机的根源、解决途径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定位上,二者又有着不同的思想进路.如果双方能够互为借鉴,取长补短,则对它们各自的发展以及环境哲学的深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和政府是社区建设的主导力量,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主体,业主委员会是社区自治的重要组织形式,各类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机构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合力构建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民主监督制度属于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可以确保主权在民,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促进公共权力高效运转。我国现行监督制度体系中还存在着党内监督效果不佳、人大、政协监督功能发挥不够、群众同步监督缺失、法律监督难以独立、舆论监督缺乏相对自主权等问题。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监督制度,必须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确立执政党内部监督的核心地位,强化人大监督的主干作用,确保群众监督的主导地位,实现监督法制化,赋予舆论监督更多自主权。  相似文献   

13.
戴木才 《岭南学刊》2004,3(2):15-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之一。这是对人类社会文明规律的新认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论的新发展、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追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的多样化发展指各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各国的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开拓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及其结果。社会主义的多样化发展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性特征以及各国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化。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化,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有助于各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litical background to, the reasons behind, and the stages through which Mao Zedong reversed the position of the Resolution of the 8th Party Congress of 1956 on the issue of the major domestic contradiction in China. Relying on recently published Chinese sources,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the paper argues that Mao arrived at his position, in which the primacy of class struggle was once again asserted, principally as a result of his negative assessment of the criticism leveled against the CCP in the Party rectification of May 1957, but in an ambivalent and diffident frame of mind, and one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question of theoretical orthodoxy. Mao's reversal on this crucial issue both confused his colleagues in the CCP CC and aroused strong arguments within that body.  相似文献   

16.
民主作为政治范畴,通常在以下几种意义上使用。首先,它主要是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表明国家性质、各阶级在政权中的地位。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包括国体和政体;其次,民主是一种国家体制,表明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手段和管理方法;第三,民主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意识、民主精神,它表明一定国家形态的人民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内在意识和要求,是民主制度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反映和体现。本文取民主的第一层含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采取“边走边看”、“试”与“闯”等实践主导型的认识方法,形成了科学的政治认识论思想。研究其认识政治的方法,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是苏联在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推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种种弊端。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并付诸了实践。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列宁继承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原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进行了创造性运用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社会主义分配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确立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收入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确立了收入分配必须通过市场的途径;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肯定了非劳动生产要素获取报酬的地位;提出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出了不以是否劳动和财产多少作为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政治上先进性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